選單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從醫生跨界當歌手的,除了羅大佑,還有張洪量。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他們一樣,也不一樣。

羅大佑出生醫學世家,他的父親一直鼓勵他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而張洪量的從醫之路,始於他父親的嚴苛要求,終於內心的夢想之芽。

張洪量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很乖很聽話,他聽從父親的話,努力考上醫科,開了牙科診所。他的診所很成功,最高的時候,一個月能有二十多萬臺幣的收入。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但他不開心。心裡的音樂之夢在蠢蠢欲動。

他說,不快樂的成功,其實不算成功。

於是在1987年,他偷偷用自己的錢,製作了第一張專輯:《祭文》。他在《祭文》裡寫,年輕的醫生唱一首快樂的祭文。

可惜《祭文》這張專輯真的很小眾,又因為時局問題:新聞局戒嚴未能進行宣傳。所以第一次的嘗試慘淡收場:銷量僅有1000多張。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也許是慘淡的結局刺激了他,也許是不服輸,也許是年輕人對夢想執著,張洪量不顧父親的嚴辭勸阻,毅然決然地關掉了診所,一心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

他說,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工作,那就別幹了,找一份工作,別人給你二十倍的酬勞,你都不會想換的工作,並且努力專業快樂的去做一輩子。

他來到了滾石,成為了一名音樂製作人。

工資只有一千五百元。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儘管有一顆追求藝術的浪漫赤子心,醫生的經歷也同時塑造了張洪量嚴謹求實的性格。他並非空手而來,和他一起入職滾石音樂製作人的,還有一份對當前走紅歌曲的曲式研究報告。報告的成果並非是資料和結論,而是一首歌,歌名叫《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讓張洪量一曲成名,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年輕人走在路上都在輕輕哼唱著“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他成功了。

他獲得了更多關於音樂的機會,《霸王別姬》邀請他做配樂。但由於種種原因,他並沒有能參與到配樂工作中,而是在陳凱歌的監視器旁偷師拍電影。

藝術是共通的,他對音樂的熱愛沒有消退,電影倒是又一次燃起了他的興趣。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他說,在人生中有些改變你人生往更快樂方向的機會,只會來個一兩次,不要遲疑捉住它,免得成為一生的遺憾,最棒的人生,是一直有夢想等著你實現,而不是一直有遺憾讓你自怨自艾。

於是,憑藉著《心愛妹妹的眼睛》這張專輯如火如荼的他,突然成了一名在紐約大學電影院潛心學習如何拍電影的學生。儘管如此,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並沒有被埋沒。在美國求學時,張洪量隨手把自己的一段異國戀情的經歷寫成一首名為《廣島之戀》的歌。名字是隨意取的,這首歌的受歡迎度卻大出張洪量所料,成為他身上另一個知名的標籤。他和莫文蔚合唱的版本,至今仍是歌壇經典。

能拔牙會寫書,還從牙醫跨界當歌手,這樣有才華的人總讓人很服氣

​張洪量的經歷複雜而精彩,其實他只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堅持夢想。熱愛音樂,就關掉診所去唱歌,想拍電影,就去學習拍電影。他唱的了纏綿悱惻的愛情,寫的了前衛震撼的歌曲,能拔牙,會寫書。他身上的所有標籤,細細看來,都是追逐夢想這四個字罷了。

“我是牙醫,你要聽我唱首歌嗎?我想,你一定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