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瑪麗與馬克思》,孤獨症患者最治癒的一部片子

因為肖戰說過,看電影是個很好的放鬆,今天翻出來吃過安利的一部電影——《瑪麗與馬克思》。

這是一部關於兩個筆友間感人的友情的治癒系影片。馬克思因為精神上的缺陷異於常人,但是他還是保有一顆善良的心,他的簡單有限的認知,這種認死理的勁頭,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另一種諷刺。正如影片中所說:

世界上無窮的兩個東西,一個是宇宙,另一個就是人類的愚蠢。

馬克思像一道光,照亮了年幼的瑪麗略顯陰暗的世界,教會了瑪麗以善良和自信。瑪麗又以真摯得友誼和無比的信任甚至是為他的著想,走進了馬克思的世界。馬克思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容下很少的東西,小到無法委婉和迂迴,瑪麗作為朋友,是馬克思生活僅存的最大意義,所以他無法接受瑪麗的近乎背叛的行為。(因為相信所以分享,因為信賴所以毫無保留,瑪麗用馬克思的毫無保留的分享去換去了前程,對馬克思來說就是背叛,是對朋友的褻瀆),馬克思很生氣,瑪麗對此無比悔恨,她銷燬了所有的,而且患上抑鬱症。馬克思每天也過的很痛苦,終於,馬克思原諒了瑪麗,安詳地走了。瑪麗得到了救贖,最終去看望馬克思。

有網友說:

看完電影,我還是很喜歡馬克思,活出了自己,以真的態度去對待世界,或許他不理解快樂應當如何表達,但是他的快樂與幸福感無疑是很高的。他奇怪這個世界似乎規矩是用來打破而不是遵守,他奇怪人和人之間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就像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少年,沒忘記自己的那份初心和理想,笨拙執拗卻很善良。希望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一個這樣可愛的馬克思。

一直以來一個問題困惑著我——我們是怎麼從一個真誠認真的少年,變成複雜虛假的成年人的?難道像瑪麗和馬克思這樣高品質的友情它不香嗎?

我們生而孤獨,雖然可能父母俱在,兒女雙全,可能高朋滿座,是宴會的女王,我們都還是渴望著有一個人獨一無二隻喜歡你本人,願意和你拋開一切外在因素,只有最簡單的靈魂間的相互慰藉。

就像小時候,看到一個年紀相仿的小朋友就會去自然的和他玩,根本不懂他是貧富還是美醜,如果能玩到一起,那種快樂簡直讓人開心到飛起。

可是,成年以後,似乎很久都沒有體會到這樣單純美好的快樂了。

被一句評論觸動:

活的認真不是你的錯,而是這個世界錯了。/致馬克思

我不太推薦人看,因為它不完美卻又是那麼完美。

很多人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這麼好的筆友,可是,電影畢竟是藝術,現實生活中,你真得願意為陌生人懷有真誠和耐心嗎?你真得能遇到這麼好的朋友嗎?

或許,我們成年人已經錯過了交朋友最佳的時間。朋友圈不乏很多成年人在感慨:成年人沒有真正的友情;半生下來真正的朋友還是小學中學時期的那幾個;越長大越孤單。

年輕時我們總相信會有一個完全懂我們的,也懂得理解和包容我們的靈魂伴侶在未來等著我們,可正真能遇到的有多少人?事實往往是,當我們遇到那個人時還不懂的珍惜。而當我們足夠包容和理解的時候,早已經錯過了最該珍惜的那個人。

瑪麗結識馬克思的時候,她才八歲,懵懂天真渴望友情,而馬克思因為疾病,離群索居,也保留了認真和單純。這時候,才能有真正的友情發生。

《瑪麗與馬克思》,孤獨症患者最治癒的一部片子

結識馬科斯是瑪麗最大的幸運。也是馬科斯的幸運。

成年人的悲哀是:越長大越孤單,

可我們卻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去等待一個人,陪著他,看著他,傾聽他,理解他。沒精力,沒時間,不值當。

最重要的一點,

當我爬山涉水和你相遇時,你我的三觀都已定型。你不明白我沒什麼因為一朵花謝了就哭,我也不明白你對於前途的狂熱。

遇見你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個半成品。

那個真正讓你心靈平靜的人,不是我。

所以成年人習慣了孤獨,習慣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不再捧著一顆鮮活的心傻傻地等。慢慢地把精力花費在經營已有的感情上,權衡利弊猶如鑽研學問,待人接物的分寸和距離感把控得越來越精準,是為成年的智慧,但又何嘗不是一種遺憾。

所以有些人叫人看不懂,所以有些人帶著各種面具保護自身,所以我們的世界多了很多灰暗和冰冷,一顆單純而真誠的心碰的壁多了,便慢慢變冷,慢慢為了保護自己也學大人固步自封。

是這樣嗎?

可我多麼的希望,我們都能心甘情願地,不留一絲遺憾地,向那個真誠單純的自己告別,能夠充滿憧憬與信心地成為大人。

或者,一生,保有這一份真誠,像《芳華》裡的劉峰和何小萍,即便多不容易,卻最終泥沙淘盡,等到那個金子一樣的人。或者像《綠皮書》裡的Tony,因為自己的德行和優秀,一生都能遇到同樣高質量的友情。

這部影片真正讓我生出很多共鳴,也多了許多無畏。

我們都是平常不過的小人物,很多人心裡都有傷痕和陰影。比如孤獨症。接受本來的自己,才是愛自己的第一部。我們總會有一些時光,

總想成為別人,除了自己

。心理醫生說:如果你在一座荒島上,那你就得適應你僅有的陪伴,你將不得不接受自己,包括缺點以及一切。

《瑪麗與馬克思》,孤獨症患者最治癒的一部片子

我們無法選擇自身的缺點,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只能接納。很有借鑑意義。

《瑪麗與馬克思》,孤獨症患者最治癒的一部片子

再比如離婚,達米沒法忍受瑪麗的抑鬱,轉而愛上了他的筆友時,我第一次對婚姻的破滅充滿了理解。同時,當瑪麗握著死去的馬克思的手流淚的時候,我並未感到悲傷,她有一個小寶寶了,她還有一個教會她真正的愛,也真正愛著著她的好朋友。未來,她會活的踏實,過得穩穩地。

《瑪麗與馬克思》,孤獨症患者最治癒的一部片子

這才是真正的長大成人吧!找到了自己,明白了愛的真諦,餘生,才能無所畏懼。

最後,可不可以不要害怕別人,或許他的軀殼裡也裝著一個孤獨的靈魂,可不可以多一點真誠,不要假裝的那麼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