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論語》雍也篇第六(12)

子游為武城宰、子游我們之前有介紹過,孔夫子的弟子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是孔夫子唯一一個南方的學生,是今天的江蘇人。

孔夫子曾經講過一句話。吾門有偃,吾道其南,言偃,字子游。說的就是子游,就是因為有了子游這位學生。孔夫子的道才可以到南方去傳播、子游為武城宰,子游去武城這個地方為宰的時候。武城,魯國的地名,宰就是這個地方長官,用現在的話理解就是這個地方的縣長,子游當時在武城這個地方的治理得很好,他遵照孔夫子的道,以禮樂教化於民,有一次孔子來到武城這個地方,看到的都是處處非常和諧的狀態。絃歌之聲,處處可聞,禮樂是不分家的,到處都可以看到很和諧的狀態,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在鼓弦鼓樂,孔夫子就很讚歎,講了一句話。割雞焉用牛刀。老百姓經常聽到這句話,殺雞焉用宰牛刀就是出自於這裡。

孔夫子在說什麼?說武城這個地方用禮樂來治理,殺雞焉用牛刀,大材小用了。同時也在說子游的才華,在這個地方為宰屈才了。這本是孔子很幽默的話。我們來感受一下這樣一個畫面,一位老師看到了一位學生,政績非常出色,講了一句殺雞焉用牛刀,這個時候子游非常恭敬,嚴肅,認真地回答。因為老師有教導。長官如果學習了禮樂,會有仁愛之心,更加容易管理。百姓如果學習了禮樂,會更容易接受教化,孔夫子聽到這句話呀,對身邊的隨行弟子說,子游所得對呀,我剛才不過是一句玩笑話,所以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看出子游做事的風格和態度還是很嚴謹,很恭敬的,他是以文學所著稱的。

他非常認真的回答,因為老師有講到做領導的人如果學習了禮樂,會增加仁愛之心,更容易管理做下屬的,做下屬的如果學習了禮樂更容易接受教化看看這句話多麼的實用。在一個企業當中我們體會是不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一個領導學習禮樂,學習聖賢文化內在有仁愛之心,是不是更好管理他人?如果做員工的學習禮樂,學習了聖賢文化,是不是更容易接受教化?再講一個家庭當中,做父母的,如果學習聖賢文化。是不是有仁愛之心?更容易管理和教化孩子?同樣孩子如果學習了聖賢文化,是不是更容易被感化?更容易被感動,更容易被教化。

子游在治理武城這個地方之所以如此和諧,就是因為無論處上位的人,處下位的人,大家都在學習禮樂,所以一片和諧,孔夫子也不禁讚歎子游確實非常有才華。接下來孔夫子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子曰:女得人焉爾乎。說你在這個地方得沒得到什麼樣的人才啊?為什麼說這句話很重要呢?尚賢。崇尚賢德之人,我們在任何一個地方做事情,都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要看你到這個地方有沒有去覓得人才協助你一起做事情?所以孔夫子很關心這個問題,問以遊,你在這個地方有沒有找到什麼樣的人才啊?

你只有找到更好的人才,才可以讓你在這個地方做得更好。看看我們現在是不是一樣的道理?無論你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事情,你作為一個經理的崗位也好,作為一個公司的老闆也好,想要帶領好一個團隊也罷,如果你不尚賢,不懂得去尋找人才,靠你自己是做不成事情的。

那其實我們參加一個工作也是一樣的,如果身邊沒有賢德之人,我們也很難做好事情,沒有榜樣,不知道該向誰學習。我們交朋友不是一樣的嗎,同樣也要尚賢,近君子遠小人,我們只有接近有才華的人,接近賢德的人,才能讓我們自身變得更好。這個時候子游回答:有。曰:有澹臺滅明者,有這樣一個人叫作澹臺滅明,字子羽。為什麼說他是一個人才呢?說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行不由徑,

第二件事情: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我們先來講行不由徑,徑是小路,需要很小的步伐,往前走的這種小路。我們再來講那個時候的徑指的是什麼?在孔子那個時期都是井田制,就是田地呈井字狀,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方便管理,最早的時候,井田制始於商朝,到了西周時期已經成熟。他把所有的田地化成井字,田地之外是大路。田地中間的部分那個分界線就叫做徑。也叫做田埂!那個地方是不允許走人,因為他本來不是路。是由土建起來的,但是如果走的人多了,容易塌,所以那個不叫路叫徑,是不能走的。但是到了孔夫子這個時代不同了。因為很多人為了方便開始走近路,所以從這個小徑走,而不走大路。

但是有一個人不這樣做,這個人就是澹臺滅明。他走路都是走正道,走大道,不是路的路,他一定不去走的。所以這裡體現出來一個君子之風範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微小的事情,也不會因為別人都去做這樣的小路,而我也要去走。

那我們把它延伸出來,這個徑不是捷徑的意思,我們現在經常說,有的時候我們要走捷徑。這裡的徑指的本來不是路的路,我們延伸出來什麼意思呢?做人有君子風範的人一定走大道,一定走大路,不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走不是路的那些路。走那些斜徑,走那些偏門,內在有品質,有修養的君子,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我堂堂正正走大道。

第二件事情:非公事未嘗至於室也,這裡的室,家也好,他自己辦公的地方也好,指的是子游私人的地方,自己比較隱秘的地方,或者說自己辦公的地方,只要是沒有公事的時候。他從來沒有來過。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他是公私分明的,我們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就一目瞭然了,子游到武城這個地方為宰的時候,剛一上任,是不是很多人就會開始走動啊?為什麼呢?拉關係套近乎啊。所以,公事私事都會來到這個地方來找子游,為什麼?都有自己的私慾,有自己的想法!

而澹臺滅明這個人沒有的。除非有公事,有公事的時候就公辦事,沒有公事的時候,我是不會因私事去找你的,所以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為公為私,為什麼沒有那麼多私事,因為慾望少華。當慾望少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私事去勞煩他人。所以從這兩件事情我們來做一個總結!

首先這個人是走大道之人,公正。

第二點呢,這個人為公不為私,私慾很少。所以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到這個人內在的品德。內在的修養,故而子游說他是一個人才。我們再來看子游。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能看到澹臺滅明的君子之風範,因為子游本身就是一個有君子風範和品德的人,為什麼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你自己內在是有仁的,你才能看到他人的仁,你自己是有智慧的,你才能看到他人的智慧。

如果一個人是貪婪的慾望多的都是為私慾的,同樣你看到他人的也都是私慾,君子取人以德。所以子游看別人看的是他身上的品德和修養,當孔夫子問到子游這個地方有沒有什麼人才的時候?看看子游的回答,他沒有說哪個人的才藝更好,技能更好,能力更強,而是說的哪個人更有品德?更有修養,更有君子之風範,這個時候我們要思考,當我們自己具備什麼?我們就會以什麼取人。我們就會看到他人身上的什麼特點,我們就懂得著重培養他人什麼樣的品質。

舉個例子,我們學習了聖賢文化,我們學習了仁義禮智信,這個時候我們再去教育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就有側重了?我們開始讓孩子有仁,讓孩子有愛,讓他懂得包容,讓他從小培養自己的德行,而不僅僅是關注她的學習成績,不僅僅看它有沒有學寫字?有沒有學畫畫?有沒有學彈琴?不只是在看他外在的技能,而注重內在品德的修養。

我們再舉例子,如果我們還是單身的朋友,當你懂得修身之道,當你學習了聖賢文化,那你這個時候的擇偶標準就會發生變化。以前只是看他長得好不好?家庭如何?工作怎樣?多大年齡了,而現在要看什麼?看他的內在,這個人有沒有修養?是不是一個正直的人?有沒有包容能力是否善良?你的標準開始變得不同,為什麼呢,因為你內在有品德的時候,你才能看到他人的品德。

同樣我們學習了聖賢的文化,我們在選擇員工的時候,我們可能看的就不光是他的能力,他的技能還要看這個人品性是否純良,這個人是否溫和,這個人是否厚重,這個人是否誠懇,這個人是不是有願意幫助他人之心?當我們內在有什麼樣的品行?是有什麼樣的德行,我們的愛好也會不相同,原來喜歡飲酒,可能現在喜歡喝茶。原來喜歡出去應酬,可能現在喜歡讀書,原來喜歡追劇,可能現在喜歡聽一聽聖賢的文化。

所以一個人內在有什麼,我們就會去選擇什麼?就會去觀察什麼,就會去學習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內心是什麼樣子的?外在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由我們自己內心呈現和折射出的。

在孔夫子問完子游沒有人才的時候?子游說澹臺滅明,這個時候孔夫子有一句感嘆,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們曾經講過,孔夫子以言取人,對宰予是有所失的,有所偏頗,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就是澹臺滅明,因為曾經澹臺滅明去找過孔子,拜孔夫子為師。但是子羽長得像狄人,就是北狄,因為它長的不好,所以當時孔夫子會覺得這樣的人很難真正學好禮樂,學好文化,所以也教他一些,但是教完以後呢,並沒有把他留在身邊,讓他自己回去修行,這個時候子羽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直到子游來到這個地方做長官,發現了子羽本來是一個人才,內在是有君子之風範的,故而孔子才感嘆是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對她這件事情我是有失的,後來子羽也跟隨在孔夫子的身邊刻苦學習,加強自己內在的修養,學有所成,南下楚國廣收門徒300,在當時也是非常有威望的學者、是孔門72聖賢之一。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延伸,我們經常生活當中所講的兩句話,不要以言取人,不要以貌取人,也是發生在孔夫子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和學生之間生活當中的事情,所以延伸出來的,到了今天,我們同樣講不要以貌取人,我們不要看一個人長得很好,難道他的內心就一定善良嗎?也不一定。所以,孔夫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們不光聽一個人去講什麼,我們也不光看一個人長成什麼樣子。所以我們還要去了解對方。

比如說在生活當中,我們覺得這個人長得好醜啊。可是接觸下來的時候,他的內心可能也很善良,可能他的內心很正直,甚至很有才華。當你接觸下來的時候,你再來看,似乎覺得這個人好像也沒有那麼醜了,你會發現我們對一個人的評價會有所改觀,是因為我們深入的瞭解了這個人,我們對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好像我們再看到的也只是他的外貌,而是他內在的才華。所以連孔夫子都講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所以我們也不要去以貌取人,還是要更多的去了解,更多的去看這個人內在是否有品德?內在是否有修養?內在是否良善?內在是否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