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在新石器早期,製陶業、農業和磨製石器剛剛產生,古人的生活可用“刀耕火種”來形容。在三大製造業產生的同時,原始紡織業也逐步發展起來。除了使用獸皮來禦寒,古人已經知道一些植物、動物纖維可以抽絲用於紡織,這些紡織品也可以做成衣物來禦寒,如此一來簡單的紡織技術便逐步產生、發展。

雖然原始紡織技術與方式沒有文字記載,但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不斷有出土實物為證,透過這些出土實物,結合一些民族學材料,可以推知新石器時期的紡織技術,這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就是紡錘與紡輪。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新石器時期的紡輪

紡輪

紡輪又稱縛盤、紡專、紡錠、紡花等。從材質上來看,紡輪可分為陶製、石制和骨制三種。新石器時期的一大標誌即製陶業的產生,在江西萬年洞遺址已發現人工燒製陶片的存在,距今約一萬年。自此以後人類透過實踐與摸索,認識到黏土可以塑造成各種形狀,經火燒後形成需要的各種陶製工具,陶製紡輪便由此產生;石制紡輪則延續舊石器時期的石質工具傳統,但是新石器時期古人已掌握磨製石器技術,因此可以在石片中間穿孔,這樣石制紡輪便製造完成;骨質紡輪與石質紡輪製造方法相似,且因為獸骨較軟更易加工,使用更加普遍。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新石器早期的紡輪

據推測還有木質的紡輪,但因為木質易腐爛,在考古工作中並未見到實物留存下來。類似的紡輪在臨潼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中曾普遍發現,如新石器中晚期姜寨遺址、零口遺址、零口北牛遺址等,根據統計學結果看來,以陶質的最多,石質的次之,骨質的最少。

早期的紡輪形狀不太統一,有扁圓形、鼓形、算珠形、梯形等多種,直徑一般五六釐米,重量在50—150克之間。在考古工作中常見的多為泥質灰陶,扁平圓形,一面磨光,一面稍有殘缺,中穿一孔。直徑3cm,高1cm,中孔直徑0。4cm。有時候也將這些類似器物有的定名為網墜、有的定名為裝飾物、有的甚至定名為玩具,現在看來都不甚準確,這些器物都應該是紡織工具。因為新石器早期的紡織纖維來源不一,有植物纖維也有動物纖維,新石器早期的紡線原材料多為植物纖維,但也有發現使用動物纖維,如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絲織物,據浙江省紡織科學研究所鑑定,其原料就是家蠶絲。

稍晚一些時候,不同地區對紡織材料則有所不同,北方地區逐漸以毛、紡為主,而南方地區則以蠶絲、葛等為主,由於原材料來源廣泛,這些纖維的粗細接不相同,所以對工具的要求不甚嚴格,大體上來看只要橫截面呈圓形,即可以達到使用要求。後來隨著紡織技術不斷髮展,紡織原材料趨近於使用同一種纖維,且對纖維細度要求逐漸提高。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新石器晚期的紡輪

所以,此時紡輪且均呈扁圓形,逐漸向輕薄、側面呈偏平狀或梭子狀的方向發展,且大多為陶製,即用黏土專門燒製而成的,重量在15—60克之間。新石器晚期更有甚者還加以繁複的彩繪紋飾,顯然逐步脫離了實用功能,或具有“禮器”的性質,成為了部落首領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也說明紡織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了。

陶紡輪在全國各地的新石器遺址中都有發現,而且數量較大,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年)、河南鄭州青臺遺址(距今約5500年)也發現大量陶紡輪,根據製作方法推測其大部分由其它損毀陶器的陶片改制而來;此外在浙江吳興錢山漾、河南裴李崗、河北磁山、湖北屈家嶺等諸多遺址中都普遍存在,據統計新石器時期在全國三十幾個省份都有發現。

以上這些遺址相距很遠、文化面貌差異極大,幾乎不存在共性,從這一點可見紡輪的出現必然使“多地起源”——即由生活中國大地的不同區域的不同族群獨立發明、獨立使用。

紡輪的紋飾圖案與含義

新石器中晚期紡輪上彩繪有各種圖案,從其圖案構成來看大體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普通的線紋,僅僅具備點、線的特徵,沒有構圖形式;第二種是弦紋,即圓圈形狀,有的又由粗細不同的線圈組成;第三種是動物的圖案,但大多比較抽象,不能準確判斷是哪一種動物;第四種是模仿自然物體的各種形狀紋。紋飾有刻畫和塗抹兩種,以塗抹居多。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新石器時期的彩繪陶紡輪

今學術界經過研究與實踐,主流觀點是推定這些紋飾的有無對紡線的實際工作並無影響,因此當重點從古人的思想和原始宗教信仰方面進行解讀。

也有學者認為刻花紋具有“減輕重量”的目的,但刻畫僅能減輕幾毫克,根本不具有減重的作用;還有學者認為圖案、尤其是圓圈或對稱圖案可以有助於消除疲勞,這一點仍有待於研究。就四種圖案分別來看,點線組合或為最初的原始圖案,這是先民藝術探索階段繪製的簡單圖案。

後期弦紋表明古人已經認識到圓形的動態過程規律——從任意一點出發最終仍會回到原點,這些圖案的線條以各種方式透過軸心,來表達紡輪旋轉時的各種視覺形象;動物圖案屬於寫實風格,反應了古人對自然的崇拜。最重要的是模仿自然界的物體,如十字交叉形狀是模擬太陽,為紡輪這一種工具附加上神秘的色彩,這樣便將該紡輪上升為“聖物”,成為原始宗教的“法器”。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新石器時期的玉璧

總之,這些圖案使紡輪的美感逐漸凸顯出來,並發展出不同的功用,如玉壁、算珠、耳環、釦子等等,到春秋戰國時期流行於兩週地區的圜錢其最初形制也來源於紡輪。尤其是玉璧只具有祭祀的功能,《禮記》記載:“蒼璧禮天”,它便是古代國家形成以後最重要的禮器之一。

紡錘

紡輪加上錘杆便構成了紡錘,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縛、線砣,錘杆又稱縛杆、線杆等,錘杆一般有木質、竹質或者骨質。從紡輪出土近旁的遺物痕跡來看,紡輪均配套錘杆,但錘杆易腐爛所以儲存至今的較少。

紡錘有單面插杆和串心插杆兩種形式:串心插杆就是將錘杆插入紡輪的深度較深,基本上紡輪在錘杆中心;而單面插杆就是插入紡輪較淺,紡輪基本位於錘杆底部。紡輪的使用方法很簡單,用一根帶倒鉤的木棍或竹枝,將其無倒鉤的一端穿入紡輪中間的圓孔加以固定。

紡線時將所紡的麻及纖維品等捋好掛在倒鉤上,然後用手撥動紡輪,利用其自然垂力和圓心軸旋轉來帶動麻擰成線或繩,紡錘的使用相較於人手的撮攆,效率可謂是成倍的增加。

紡織業的萌芽:新石器時期的紡輪與紡錘

串心插杆和單面插杆紡錘

隨著擰成繩的粗度和製造量的逐漸增加,就可以積攢下來用作織布。隨著織布量的逐漸增大,原始織布機的發明逐漸成為歷史的必然。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年)發現了大量紡輪,並出土了與之配套的紡車和紡機零件,該遺址的先民主要用苘麻纖維來紡線。

紡織技術來源有二:一是來源於草蓆編制技術,從遺址中房屋基址地面遺留的草蓆痕跡來看,草蓆已經由經緯穿插交織而成,材料是常見於河流灘地蘆葦,為二經二緯,這種編織方法緊密結實;二是來源於“手搓麻繩”技術,在手工搓制階段古人已掌握繅絲、合股等方法,這樣就提高了單股紗線的質量,提高了織品的耐用性。

在這兩項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紡織品編織技術也是由經線和緯線交織而成,經線約10根/釐米,緯線約14根/釐米。

經緯線基本平均分佈的狀態表明該遺址的先民已經掌握了一些獨特的編織方法,並且有專門從事紡織生產的人,這為後期圖案編織打下了基礎。

結語

新石器時期的紡輪是重要的文物遺存,它是我國紡織業產生與發展的最初見證。從全國各地不同遺址幾乎同時發現紡輪文物的情況來看,新石器時期各地先民應該是獨立自主的發明出紡輪這種工具,中國紡輪是“多地起源”的。紡輪加上錘杆構成了紡錘,由此可以利用重力及慣性原理進行紡線,這一發明改變了原始手搓成線的製作方式,使紡線效率成倍提高,促使紡織機械的產生,由此奠定了古代中國紡織大國的重要地位。

隨著紡織業的興盛,古人在紡輪上開始繪製各種圖案以表達對紡織的崇拜、對相關神靈的崇拜,這也使得紡輪逐漸脫離了實用功能,逐漸發展為玉璧、耳環、吊墜等裝飾用品,進入歷史時期以後這些裝飾用品大行其道,迅速成為統治者和上流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徵,也可看作是新石器紡輪的又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