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論語別裁再小裁六十一·孔子教你如何選女婿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兒。古時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 所謂女子、男子、都用“子”。因此古代中國文化對自己女兒可以稱子; 而兄弟姊妹之間,妹妹可以稱女弟;到後世反不大習慣用,也可說在另 一方面看,中國過去是男女平等的。現在就孔子所講公冶長的資料,只 知道他坐過牢,為什麼坐牢不知道,在歷史上查不出來。在另外的雜書 上,有一則關於他的故事說,公冶長因為懂鳥說話,有一次對鳥失了信 用,鳥就害他,所以他坐了牢。為什麼呢?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 次鳥對他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頭羊,你吃肉,我吃腸。”結果 公冶長忘記了,把整隻羊連肚裡東西都吃掉了,鳥沒東西可吃,就想害 他。後來又對公冶長說南山有隻羊,公冶長跑去,羊沒看到,而看到一個被害死的人,有口難辯,結果坐了牢。這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這種小孩子神話的傳說,大概有幾千年了,也是根據雜家的學問而來, 當然這僅是傳說而已。究竟公冶長為什麼被關在牢裡?就不知道了。但 是孔子認為公冶長坐牢,不是罪有應得,因此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由這件事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的為人,絕對不是要選一個有財、 有勢或有學位的人,才把女兒嫁給他。而且最妙的是,他把女兒嫁給坐 過牢的公冶長,又把侄女兒嫁給南容— 南宮适。為什麼呢?我們看下 面的理由。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我們先要了解一個要點,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繼室,孔子 的前娘留下來一個殘廢的哥哥,家裡很貧窮。孔子十一二歲間,就負擔 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艱難困苦他都嘗過,他是從艱苦中站起來的一個人。 他的道德、學問、文章被後世尊稱為聖人,這聖者不是偶然的。他對哥 哥留下來的這個女兒,也是盡心的照應,最後將這個侄女嫁給南容。

《論語》中好幾處提到過南容,下面還說到南容“三復白圭”,孔子 才把侄女嫁給他。白圭是什麼東西呢?是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 時手上拿的手板,秦漢以後又經改變形式為“竹簡”;所謂“朝笏”的便 是它。這是幹什麼用的呢?第一是禮儀的規定;第二作為大事的記載。 現在可以用日記本抄一下,古代沒有日記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對皇帝 報告,如果忘記了怎麼辦?就把重要事寫在朝笏上,這是它的第二個用 處。所以我們看上古圖畫中的帝王,手裡也都拿一塊長型式的手版。

古人之所以重玉,是有其意義的,並不像現代人愛好寶石的心理, 說它是稀世奇珍。古人重玉,是因為“玉潔冰清”,人品要做到像玉一樣 潔白,拿玉來比自己人格學問的修養,所以重玉。後世相傳,才戴玉的 戒指、手鐲。至於腰帶掛玉佩,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說人跌倒了如會 受傷,則所佩的玉會先代人受傷。玉碎了,人就可以免於損傷。這種迷 信的傳說,是否真有其事?在力學上可能有這樣一個作用,並不是玉有 什麼神靈。

我們知道,白圭就是一塊玉。上古有篇《白圭》,是專門讚歎玉的詩。 讚歎玉,並不是因為寶石價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讚歎它的“玉潔 冰清”。玉的潔白,不能夠有一點瑕疵、汙點。南容讀到這篇詩的時候,

非常欣賞,再三地朗誦。孔子聽到他再三朗誦這首詩,就把侄女嫁給他。 如果說這記載的內容就只這樣簡單,那麼我們年輕人看到哪家小姐漂亮, 去她家門口唱幾支歌試試看,不把你趕出去才怪呢?孔子就那麼愛聽歌 嗎?那為什麼孔子聽南容吟了三次詩就把侄女嫁給他呢?是因為孔子平 日考察,如今日訓導處之有資料,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養,因此他讀 到這篇詩的時候,有特別的感慨,被孔子聽見,這時就決定了把侄女嫁 給他。到底孔子對南容學問、人品等修養的考察有何觀感?一個時代 — 社會上了軌道的太平時代— 就需要像南容這樣的人才。他不會埋沒, 一定會出頭。南容的才具由此可見。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鋒芒凌 厲,到不得勢的時候,一定受不了,滿腹牢騷,好像當今天下,舍我其 誰?如果我出來,起碼可比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會有這個毛病, 非常嚴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會被遺棄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 一旦到了混亂的時代,才能越高的人,艱難險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 危險,但南容不會。因為當社會亂的時候,也有善於自處、清以自守之 道,他絕不會遭遇殺身之禍,可以免於刑戮。換句話說,他擅於用世。 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於自處之道。因此孔子把自己的親侄女嫁給他。

我們把這兩節合起來研究,就可見孔子處事有一定的原則。南容雖 然善於自處,但公冶長在學問修養上,有更深的功夫,所以遭遇困逆還 能夠不怨不尤,涵養得平平淡淡。事實上比起來,他認為公冶長比南容 更了不起。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給公冶長,很可能遭到社會的批評, 說他沒存好心,把侄女嫁給坐過牢的公冶長,而把自己女兒嫁給世家公 子的南容。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在這些地方,我們雖有作吹毛求 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個事實。重點在於“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 戮”,這兩句話是孔子處世的原則。一個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 埋沒;混亂之際,不會遭遇生命危險,實在頗為不易。

論語別裁再小裁六十一·孔子教你如何選女婿

上傳統文化、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