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在雄偉壯麗的北嶽恆山一德峰寢宮北邊山崖下,有一座古老的小廟——大王廟。據順治年間的《恆嶽志》記載,這座小廟當時為太尉祠;後來這座小廟才改名為大王廟,之後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大王廟的塑像早已經塌毀了,也沒有留下什麼照片資料。那麼,這座小廟到底供奉的是哪位神仙呢?下邊咱們探討一下。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北嶽恆山大王廟

一、太尉祠裡供奉誰?

據史料記載,“尉”這一官職設於春秋時,晉國始在上、中、下三軍設定,主發眾使民。後來各國皆在將軍下設尉。秦朝統一前,設定國尉。秦統一以後改設太尉,為武官之長,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但因太尉權勢過重,故終秦一朝未任命太尉。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撤去此官職。元狩四年(前119)以大司馬名重置。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馬為太尉,為三公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除北周不置外,均為三公官,一般無實權。隋、唐、北宋亦為三公。宋政和二年(1112),改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以太尉為武官最高官階。習慣上又為對武官的尊稱,歷朝均為正一品。元以後廢用,再無太尉一職之名,所以北嶽恆山上的太尉祠供奉的不可能是元朝以後的人。

一說起太尉這個詞,相信大多數人會不由自主地首先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宋徽宗時的太尉高俅。由於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的廣泛傳播,高俅這個人名聲特別不好,被塑造成宋徽宗時十惡不赦的四大奸臣之一,其他奸臣分別是童貫、蔡京和楊戩。當然,小說畢竟有演繹的成分,高俅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歷史記載的高俅其實並不算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也就是說,高俅和我們崇拜的藝術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有很深的淵源。高俅原是蘇東坡的小吏(《水滸傳》中說他是書童),他為人聰明乖巧,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功底,會使槍弄棒,會踢蹴鞠,也就是古代的足球。元佑八年(1093年)蘇東坡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將高俅推薦給時為樞密使的曾布。但是曾布婉拒了蘇軾的好意。於是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於是高俅又回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結識了端王(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由於會踢蹴鞠,被端王看上留在端王身邊,從此成為端王的親信。端王當上皇帝后(宋徽宗),高俅也就順理成章飛黃騰達了,官至武官最高官階太尉,掌管禁軍。《水滸傳》裡說林沖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被高俅陷害,終於逼上梁山。據史書記載,高俅從一個市井混混搖身變為朝中高官,確實擅於媚上,貪婪狡詐,多做浮華之事。他掌管禁軍20餘年,一心以禁軍謀私,不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還把禁軍當做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於是軍紀廢弛,禁軍成為無用擺設,以至金軍兵臨城下,幾十萬禁軍馬上土崩瓦解。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高俅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宋代踢蹴鞠圖

高俅的優點是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劉仲武在邊關曾經提攜他,之後他與劉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劉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年)打了敗仗,高俅在朝中替劉仲武說了好話,使劉仲武的仕途沒有受到影響。劉仲武死後,高俅又極力向宋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任大將,這在《宋史·劉錡傳》可以查到。蔡京等殘酷迫害蘇東坡及其家屬,同為一殿權臣的高俅對蘇東坡一家並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載,他“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頗為時人讚許。高俅於1126年病死於開封。金聖嘆在評《水滸》時說過:“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於是,眾口鑠“金”。蓋棺論定,時人對他的評價是大節無虧,總體上不算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綜上所述,官品有劣跡的宋太尉高俅不可能是恆山太尉祠供奉的人。

但是,高俅推薦的劉錡則有可能與恆山太尉祠掛上關係。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德順軍址先在寧夏隆德縣,後遷甘肅靜寧縣,歷代史志記載較為清楚),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個兒子,史書上說他“美儀狀,善射,聲如渾鍾”,“慷慨深毅,有儒將風”,是南宋抗金名將之一,死後諡號武穆。一次,他跟隨父親劉仲武征討時,在休息間隙表演箭術,讓人在門上掛一個水壺,百米外用箭射之,第一箭射穿水壺,第二箭從第一箭射穿的孔射入又把水堵住,顯示出高超的箭術。劉錡擔任隴右都護時,屢敗西夏,西夏人為了制止兒童啼哭,就會嚇唬說:“劉都護來了。”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劉錡

宋紹興十年(1140年),劉錡率2萬餘官兵去東京任副留守,途經順昌,金兀朮率10萬金兵侵犯順昌。為了讓順昌百姓免受金軍塗炭,於是決定和當時的知府陳規一起死守順昌城。“順昌之戰”從1140年5月25日開始直到6月12日結束,歷時十九天。劉錡以不滿兩萬的兵力,擊敗金軍十幾萬人,震驚了宋金朝野,大大摧毀了金兵計程車氣,極大地鼓舞了南宋抗金戰場將士的鬥志,並在順昌(今阜陽)的歷史上書寫了輝煌的一頁。《宋史·劉錡傳》寫道:“劉錡,神機武略,出奇制勝,順昌之捷,威震敵國,雖韓信汦上之軍無以過焉。”為了紀念抗金名將劉錡,元朝時在阜陽就有紀念劉錡等人的祠堂,而至明代嘉靖年間時並無相對固定或專門的祭祀場所,後又在阜陽北城城垣上建了“劉太尉祠”。此後,劉公祠一直聳立在阜陽北城西北隅今址。在宋史的記載裡,抗金名將岳飛傳的後邊就是劉錡傳,可見劉錡在歷史上的影響。北嶽恆山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可折天下脊”的兵家必爭之地,駐守此地的守將或者出塞征討的將領都有上恆山祭祀祈禱的習俗,把百戰百勝的抗金名將劉錡和著名的抗金英雄團隊楊家將一樣作為崇拜的偶像,並供奉於北嶽恆山太尉祠中合乎情理。元朝以後,太尉之職取消,渾源州志對當地出生或者有功於當地的太尉又沒有記載,所以作為距離清朝最近的名垂青史的太尉極也有可能屬抗金名將劉錡。到現在為止,太尉祠附近一德峰山崖上都留有許多雁門先鋒官等武將拜祭恆山、祈禱勝利留下的眾多題刻。

除與戰爭有關的來源外,因為北嶽恆山是道教名山,所以太尉祠供奉道教神仙也有可能。五嶽之一的東嶽泰山就有一座太尉祠,供奉的是杜太尉,即唐豳公杜琮。杜琮(794-873年),字永裕,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杜琮的父親杜式方歷任揚州大都督府參軍、常州晉陵尉、正議大夫、太僕卿,封上柱國、南陽縣開國男。唐穆宗即位,轉兼御史中丞,充桂管觀察使。長慶二年,卒於位,贈禮部尚書。杜琮的祖父杜佑是唐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貞元十九年(803年),拜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成為宰相。唐順宗即位,杜佑遷檢校司徒、度支鹽鐵使。唐憲宗即位,進拜司徒,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以光祿大夫、太保之職致仕,同年十一月卒於家中,享年七十八歲,追贈太傅,諡號安簡。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通典》二百卷,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典志體史書,開創了中國史學史的先河。杜琮的堂兄是著名詩人杜牧,與著名詩人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杜牧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杜琮身世太好了,出身京兆杜氏名門,蒙受祖蔭。元和九年,他迎娶了唐憲宗的愛女岐陽公主,授從四品上階的殿中少監,加封銀青光祿大夫銜。歷任京兆尹、淮南節度使、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劍南東川節度使,累加太子太傅,冊封邠國公。唐僖宗乾符元年卒,年八十,贈太師。《泰山述記》卷四《岱廟》雲:“配天門西為太尉殿,朱佐《前定錄補》謂為豳公杜琮也。”據民間傳說,杜琮小時候就有神奇的經歷。小時候,他常和很多同齡兒童到附近的昭應觀玩耍。一天,忽然有一個道士招呼小杜琮,用手一邊撫摩他的頭一邊說道:“公子應該勤奮讀書,不要和那些小孩子游戲。”道士又指著那座昭應觀說:“我住在這裡,你能不能去看望我?”道士說完就離開了。杜琮馬上就跑到觀內去看望道士。進觀之後,只見一片荒蕪,院中間只有一座殿宇,裡邊供奉太上老君的塑像。杜琮看見的那個道士的半邊臉是紫黑色的。而這裡供奉的老君塑像,因為半邊臉被漏雨所淋,很像方才他看見的那個道士,讓他很是驚訝。《宋史》還記載:有一年,唐武宗下詔命令揚州監軍在民間招十七名歌舞女子進宮,揚州監軍請杜琮一塊挑選,杜琮當場嚴詞拒絕。揚州監軍氣憤地告訴了唐武宗,武宗聽罷不僅沒有歸罪杜琮,還誇獎杜琮識大禮,並取消了招歌舞女子的詔書。五代北宋著名文學家孫光憲評價杜琮:“琮尚憲宗岐陽公主,累居大鎮,復居廊廟。無他才,未嘗延接寒素,甘食竊位而已。。。凡蒞藩鎮,未嘗斷獄,繫囚死而不問,宜其責之。嗚呼!處高位而妨賢,享厚祿以豐已。無功於國,無德於民。富貴而終,斯又何人也!子孫不享,何莫由斯。”從有關史料分析,筆者認為杜琮雖然沒有成就名垂千古的大事業,但基本上還算一個知大禮、守大節、安養天年的人,後世建祠供奉說明此人在民間聲譽很好。

有人說,北嶽恆山太尉祠所祀太尉應該為張元帥,因為同為五嶽之一的泰山東嶽廟太尉祠所祀太尉就是張元帥。據明李濂《汴京遺蹟志》卷十一《祠》“東嶽張太尉祠”雲:“相傳神姓張氏,淮陰人,死為神,隸東嶽。主幽冥之事,京東州郡往往有祠,所謂張舍人者是也。皆稱之曰太尉。”宋元豐中詔封嘉應侯。元雜劇《硃砂擔》中即是東嶽張太尉之形象。

還有一說,北嶽恆山太尉祠所祀太尉為以二郎神為首的“梅山七聖”中的康太尉。據說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親外甥、瑤姬仙子的兒子,同時他還是玉鼎真人的弟子。二郎神小的時候就擔山逐日、斧劈桃山,救出母親後,就與天庭約法三章,不上天庭,只待在灌江口一帶,玉皇大帝對他聽調不聽宣,天庭的人不許到灌江口,如果要借道得事先通知,否則殺無赦。二郎神也不要天庭的一兵一卒,二郎神的兵都是自己招的,二郎神帶著哮天犬還有梅山六兄弟,幾乎把五湖四海、三山五嶽、四大神州的妖魔鬼怪、孤魂野鬼、邪道散仙都打了一個遍,法力低的就剿滅,法力高強的就收復。其中“梅山七聖”經明朝中後期《西遊記》演化成了二郎神與梅山六兄弟義結金蘭的稱呼,包括:清源妙道真君楊戩、梅山太尉康安裕、梅山太尉張伯時、梅山太尉李煥章、梅山太尉姚公麟、梅山將軍郭申、梅山將軍直健。梅山六兄弟是楊戩肉身成聖後在梅山遇到的能人異士,後來追隨楊戩在灌江口,是楊戩忠實的跟隨者和支持者。其中康安裕有時也叫康太尉、梅山老大、老康,是梅山六兄弟之老大,頭上頂著疙瘩包,使一柄月牙鏟,性格沉穩,在寶蓮燈神話傳說裡曾經暗中幫助沉香救母,在《西遊記》裡也有出場。至於為啥太尉祠供奉的神仙在四太尉只選了康太尉,筆者也沒有查到相關資料。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康太尉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梅山七聖

那麼從道教角度來說,相對於杜太尉,筆者更傾向北嶽恆山太尉祠可能供奉的是康太尉或者張太尉,因為康太尉、張太尉都是道教神仙。當然,由於《汴京遺蹟志》說張太尉專門“隸東嶽”,所以,康太尉無疑就成了北嶽神仙的不二人選,這和北嶽恆山的道教名山屬性也相合。

二、大王廟裡供奉誰?

太尉祠被大王廟所替代,最早也是在清中期以後的事了。因為從清乾隆之後能夠蒐集到的書籍就看不到太尉祠的記錄了。清以後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人們都朝不保夕,根本顧不上什麼改廟名的事了,所以,改廟名應該是在清中期到清末這段時間。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改名的呢?

一種推測是:金朝和清朝都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是女真族中的完顏氏,清代滿洲的統治者是愛新覺羅氏,它們的建立者是同一個家族。金朝統治時間為公元1115-1234年,金朝是女真族統治中國北部、東北部、完顏阿骨的封建王朝。西接西夏、蒙古等國,南抵南宋,享國號為119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如果按照抗金名將劉錡是太尉祠供奉的神仙的話,那麼清朝穩定以後開始關注北嶽恆山,那麼抗金名將劉錡自然不能在這裡供奉了,太尉祠的改名順理成章。第二種推測:唐豳公杜琮名氣不大,對後世的影響也不大,而張太尉是東嶽的神仙,康太尉一直伴隨二郎神左右,兩者都與北嶽恆山淵源不深,所以,清朝要建立符合本朝的有地域特色的北嶽神仙譜系,改廟名、改供奉也情有可原。

那麼,太尉祠改為大王廟,供奉的神仙又改成誰呢?明清時期,水神的形象不再是龍王一統天下。在黃河沿河居民、漁夫、船工、治河官員與河工乃至各地方,普遍崇信由治水有功者轉變的“大王”。所以,從這個意思推斷這個大王應該是和當地有關的水神或者河神。河南焦作市博愛縣城內有座大王廟,創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據碑文記載,山西臨汾商人劉尚科在蘇湖運貨返回時,遇到大風浪,遂唸誦大王經卷祈求保佑,於是得到平安。為了感謝大王神恩,他與同鄉二百多名晉商集資修建了這座大王廟。可見水神大王的崇拜不只是山西的民間信仰,而是北方的共同民間信仰。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慄毓美

北嶽恆山主峰所在地渾源縣在清朝最著名的河神當屬慄毓美了。慄毓美(1778——1840年),字含輝,又字友梅,號樸園,山西渾源州(今山西渾源縣)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東(今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他不僅是一代兩袖清風的清官廉吏,而且是一位勇於革新的治河專家,他研究推行了治理黃河的“拋磚築壩”法,在任期間保黃河安瀾,為我國古代水利事業作出過傑出貢獻。慄毓美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逝任內,任河督雖僅5年,治績卓著,死後道光皇帝向近臣說:“慄毓美辦事實心,連年節省帑金數十萬,一旦病故,誠為可惜。”後人為了紀念他,為他修建了祠廟。他在民間曾有“慄大王”的稱謂,是人們對水神的一種敬畏稱呼,在黃泛區寧陵縣,至今儲存著一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祭祀慄毓美的慄大王廟。河南省武陟縣黃沁河交匯處的姚旗營村也有一座大王廟,始建年代不明,供奉謝緒、黃守才、朱之錫、慄毓美四位大王。所以,從年代、身份和地域來考證,北嶽恆山大王廟也可能供奉的是慄毓美。

還有一種推理的途徑就是從附近地區的廟宇裡找找大王廟,看看它們供奉的是哪一位大王。在太原市陽曲縣東黃水鎮範莊村也有一座大王廟,還是第二批省級文保單位。這座大王廟是晉國大夫趙武的行宮,現廟內建築僅存大殿,據脊檁題記,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春秋時晉國上卿趙武,也就是舉世聞名的《趙氏孤兒》中公孫杵臼和程嬰所救助的那位孤兒。趙氏孤兒的故事在盂縣大地流傳了幾千年,盂縣地面上還儲存九座祭祀趙武的廟宇,這山西省陽曲縣大王廟裡的人們依然像古人一樣將趙武稱為“大王”,將趙武廟稱作“大王廟”。廟中碑刻記載該廟始建於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經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修,具有所見的規模,這些碑記對研究大王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趙氏為晉國世族,趙武的曾祖趙衰為晉文公時大夫,曾輔佐文公成就霸業。其祖父趙盾,作為晉國的執政大臣,歷事襄公、靈公、成公三朝。其父趙朔在晉景公時,繼任大夫之職。其子趙成,字景叔,諡趙景子,其孫趙鞅。晉景公三年(前597),擔任司寇的晉國大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制晉國政權,便揹著晉景公擅自發兵攻打趙氏於下宮,滅了趙氏全族。趙武的母親是晉成公的姐姐,當時懷有身孕,逃進王宮躲避。過了不久,生下一男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趙武。據《史記·趙世家》記載,當時,屠岸賈曾進宮搜尋孤兒,趙武的母親把孤兒藏進褲檔裡,祈禱說:“趙家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果然在搜尋的過程中,孤兒就沒有出聲。後來,孤兒終於被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輾轉救出宮來。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生命,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這座山就是盂縣的藏山。趙武15歲時,在年高望重的晉大夫韓厥等人的努力下,晉景公為趙氏一族平反昭雪,發兵攻滅屠岸賈家族,並立趙武為大夫,恢復了趙氏的土地封邑。此後,趙武逐漸嶄露頭角,為晉國的強大殫精竭慮,最後成就了晉國的霸業。所以,晉大夫祁午曾對趙武說:“師徒不頓,國家不罷(疲),民無謗言,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趙武死後,諡為文子。趙武以後三世至趙襄子,韓、趙、魏滅智伯,三家分晉。趙武功績卓著,堪為三晉傑出風流人物,作為“大王”供奉於三晉任何一座廟宇都是無庸置疑的,北嶽恆山作為坐落於山西省的一座中華國山,供奉三晉英傑趙武當然也是非常匹配的。

楊新儒|恆山寢宮下的大王廟供奉的是哪一尊神仙?

趙武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歲月如白駒過隙,風煙過處,英雄淘盡,多少樓臺皆成了土啊!著名詩人楊慎的《臨江仙》一詞,筆者在此處借用來表達一番對恆山大王廟幾經變遷、塌毀的一種遺憾特別準確。最後,真誠歡迎諸多有識之士能夠帶著一雙慧眼,走進北嶽恆山,走近一德峰大王廟,透過大王廟歷史的風煙,為大眾揭開大王廟真實的面紗。(本文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