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站在歷史的角度讀杜甫的詩(6)

武則天是杜甫祖父杜審言的貴人,卻也是外祖父母一族的殺星,故他對武則天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但痛恨應該是更多一些,在他涉及到武則天的詩文,幾乎都是持否定態度。後來,他跟姨表兄弟鄭宏之等一起在洛陽邙山為外祖父母合祭時,寫下一篇充滿悲涼的祭文,這就是著名的《祭外祖祖母文》,文中說“當太后秉柄,內宗如縷。紀國則夫人之門,舒國則府君之外父。聿以生居貴戚,釁結狂豎。雌伏單棲,雄鳴折羽。”杜甫一開始,就指責武則天當權後,依賴瘋狂又兇殘的小人,將外祖父母的父祖輩舒王李元名、紀王李慎一門殺害。還說武則天當皇帝,完全是牝雞司晨,雄雞折羽,是違背天道的行為。這篇祭文中,杜甫對外祖母的“勤孝”做了高度讚譽與哀傷,說:“夫人於是布裙屝屨,提餉潛出。昊天不傭,退藏於密。久成凋瘵,溘至終畢。蓋乃事存於義陽之誄,名播於燕公之筆。嗚呼哀哉!”最後,杜甫以充滿血與淚的語句作結,“千秋古道,王孫去兮不歸;三月晴天,春草萋兮增綠。頃物將牽累,事未遂欲,使淚流頓盡,血下相續者矣。”

杜甫出生的那一年是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這一年,一生不好政治的睿宗在兒子李隆基與妹妹太平公主無休止的爭鬥中終於扛不住了,藉口出現“除舊佈新”的天象,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為太上皇。李隆基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杜甫在家族中排行老二,故稱“杜二”。古人在稱呼上非常講究,除了名之外,還有字,名一般用於自稱或上對下、長對少,字則相反。名、字之間一般有關聯,如韓愈,字退之,愈,通逾,超越也,有點過,所以暫且“退之”,退回一點。又如李賀,字長吉,賀者,恭賀慶賀也,長吉,一生吉祥如意,兩者都有李賀父親對他美好祝願的意思。杜甫當然也有字,他字子美。甫,按照字典的一種解釋,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跟“子美”意思差不多,都很美好。可惜的是,我們今天幾乎已經沒有“字”了,名字名字只剩下“名”。

有中國幾大最頂級家族的加持,杜甫的少年時代的生活是非常優越的。才幾歲,像我等還是流鼻涕的年紀,杜甫就到了首都長安、東京洛陽……,他觀賞過著名舞蹈家公孫大娘的舞劍,聽過天王巨星李龜年的演唱會,觀摩過“畫聖”吳道子繪畫……這些經歷讓少年杜甫見識了外面的花花世界,開闊了眼界,為他後來寫下大量不朽詩篇打下了基礎。什麼叫富養,這就是!

不久,杜甫生母崔氏病故,他的父親續絃娶了范陽盧氏。他父親累年在外地為官,他的二姑媽出於對其繼母的擔心,將年幼的杜甫接到自己在洛陽城家中撫養。姑母對杜甫視同己出,他在洛陽這樣的“一線城市”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展現出不同凡響的才氣。據五代後唐馮贄著《雲仙雜記》中記載,說杜甫十多歲的時候,夢見有人命他去康水尋找文采。杜甫醒來後,就去問人康水在何處,才知道離此地二十多里。於是就隻身前去,見一峨冠博帶的童子告訴他:“你本是文曲典吏,上天令你下凡做唐朝文章大咖。命令已下,你前去豆壠去取。”杜甫依言行事,果得一石,上面刻金字曰:“詩王本在陳芳國,九夜捫之麟篆熟。聲振扶桑享天福。”繼而,他佩戴這塊石頭進入大蔥市場,歸來後,家裡滿屋飛火。火中有聲說道:“你剛才把我弄髒了,我讓你雖然有文名而不會富貴。”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十九歲的杜甫同其他年輕學士一樣,以結交朋友、求取功名,離開洛陽,開始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外出遊學生涯。他先是與好友京兆人韋之晉、上谷(今河北懷來)人寇錫渡過黃河,到達郇瑕(今山西猗氏),看沒什麼前途,又南下吳越,遊歷三四年之久,足跡遍佈江南的山山水水。大約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杜甫從江南走水路返回洛陽,連續考中縣試和河南府的府試,繼而上京師長安參加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的會試,可是卻名落孫山。心高氣傲的杜甫頗受打擊,不顧好友京兆尹李適之的勸說,離開長安,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此後的五六年間,“客吳越、齊趙間”。與好友京兆武功人蘇源明一起登泰山之時,杜甫寫下著名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開元盛世”富庶的大環境下,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尤其是最後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千古名句,與王之渙《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成為登高望遠的“雙碧”。

此時,杜甫的父親杜閒任兗州司馬,杜甫於是赴兗州看望父親。在兗州,杜甫寫下《登兗州城樓》: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這是一首旅遊懷古詩。詩人登上兗州城樓,俯瞰一馬平川的青州、徐州,白雲連海一線天。這樣美麗的景色之間,卻見秦朝的石碑孤零零立在嶧山上,漢朝的魯恭王修築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美景與破敗的強烈對比,讓詩人非常傷感和惆悵。

這一時期,杜甫還寫下《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詩中借用漢朝著名的“大宛汗血寶馬”,雖長得“鋒稜瘦骨”,但跑起來四蹄生風,好像蹄不踐地一樣。騎在上面,完全可以大膽馳騁沙場,將自己的生死寄託在它身上,放心橫行萬里為國征戰。詩人以馬喻人,抒發自己也可以像胡馬一樣,表達自己想為國效力的強烈抱負。

還有《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借鷹言志,透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表現出詩人不甘平凡、積極向上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