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老朱百思不得其解,17年後才明白他的用意,然而卻為時已晚。劉伯溫送的這筐魚,到底有何含義呢?

民間的傳說中,劉伯溫和諸葛亮一樣的神人。他的《燒餅歌》,預言了朱棣篡位,土木堡之變、滿清入關等等……他還斬龍脈、點天燈,隔空與諸葛亮交手。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當然,這些都是編造的,劉伯溫也是正常人。但可以確定的,他智慧過人、目光長遠,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這點從他送魚個朱元璋,便能看出來。

大概是1375年的初春,劉伯溫病情嚴重,便由兒子劉璉陪著回了老家。到了家裡沒過多久,劉伯溫覺得大限將至,於是開始交代後事。安排好家裡的種種,他又想起了皇帝,想起了當初創業的時候,朱元璋一口一個劉先生,對他極為尊敬。

劉伯溫惦記這份情誼,決定還是留點什麼給老朱。首先,他讓劉璉去書房找本書,這本書類似於門派秘籍,是劉伯溫畢生的心得,記載瞭如何看天象、算世事。他知道這門本事不交出來,老劉家沒有安生日子。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同時又讓劉璉在自己死後,裝上一筐活魚,連同書一起送給朱元璋。他的兒子有點懵,問道:這魚是什麼意思啊!皇上會不會認為我戲弄他,一刀把我給斬了?

劉伯溫生氣了:老子還能坑兒子不成,我這不還沒說完嘛!他覺得長子劉璉有點浮躁,便把次子劉璟叫到身邊,留下了幾句話,說是帶給朱元璋。

劉伯溫叮囑道:胡惟庸還在,這些話先別說,等胡惟庸敗了,皇上肯定會想起我,到時候你們再說出來,可保劉家富貴,切記!切記!說完劉伯溫就去世了。兩兄弟拉著活魚便趕往京城,朱元璋能猜出來劉伯溫的用意嗎?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到了南京之後,劉璉兄弟先向朱元璋報喪。朱元璋聽後還是很悲痛的,人老了就喜歡念舊,看著當年打江山的老兄弟,一個個離他而去,老朱哭得很傷心。但是看到那筐魚,朱元璋又有點不爽了。

因為劉伯溫為官期間,就喜歡耍小聰明,總是給他打啞謎。朱元璋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劉伯溫的用意。於是乾脆不想了,並對身邊的隨從說:讀書人彎彎繞繞多,死了還要擺咱一道!看在以往的情分,朱元璋讓劉璉在朝中做官,擔任監察御史。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轉眼已經過了17年,明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太子朱標去世了。朱元璋痛不欲生,最主要的是,他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此時老朱忽然想起了那筐魚,終於明白了劉伯溫的用意。

老子曾經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像明朝這樣的大統一王朝,需要剛柔並濟、張弛有度,而他一直以嚴刑酷法治國,導致明朝處於高壓狀態。他執政的31年,有15萬官員人頭落地,朱元璋本來覺得沒啥,因為他有個仁慈的兒子,但現在朱標去世,他才知道寬仁的重要性。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臣民如魚,仁政如水,都說上善若水,唯有在水中,魚兒才能自由自在,才能繁衍生息。而嚴苛的政策,就如那個筐,明朝的官員不在筐中爆發,就在筐中死亡。劉伯溫的意思,便是讓朱元璋好好培養朱標,一定要讓朱標繼位,誰知朱標先一步掛了。

朱元璋很想問問劉伯溫,他如今該怎麼辦?可劉伯溫已經去世,劉璉也被胡惟庸迫害致死。朱元璋想起劉伯溫還有個兒子,便是當年一起報喪送魚的,於是他連忙將其召入宮。劉璟進宮之後,終於把劉伯溫的遺言說了出來,那麼劉伯溫說了什麼呢?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朱元璋17年後,終於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準不準,於是將劉伯溫的次子劉璟召入宮中。劉璟聽朱元璋說完後,不由得大吃一驚,皇帝所理解的,竟然和他父親劉伯溫的遺言差不多。

他恭敬地回答:陛下聖明,當初父親說了,治國的確要重法治,但是也要寬容和仁厚,這樣天下臣民才會歸心!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他知道繼承人該選誰了。是的!就是那個寬仁的朱允炆。可惜朱允炆有朱標的寬厚,卻沒朱標的沉穩和手腕,最終他還是敵不過朱棣。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其實劉伯溫的這筐魚,還有另一層意思,只是劉璟不敢說出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開始分封自己的兒子為王,並宣佈朱家的嫡子嫡孫,永世承襲王爵,而其他子孫也永享富貴,由朝廷出錢供養。

朱元璋是小時候窮怕了,希望自己的後代都能享福。可是他不想想,人的繁衍能力都多強悍,朱元璋有二十幾個兒子,這些兒子就現在的標準,一人生三個,那第三代也有六十幾個。這樣一代代生下去,朱家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劉伯溫究竟有多神?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17年後才明白用意

而且每個皇帝繼位,都要給自己的兒子兄弟封王,藩王也越來越多,朝廷的負擔越來越重。這一項政策,就像用筐裝魚一樣,終有一天,會因為空間不足,全部窒息在裡面。事實也是如此,明朝的滅亡,很大原因是朱家子孫太多,每年要耗費太多財力,導致明王朝財政困難。

不得不說,劉伯溫的確看得長遠。然而王朝興衰、世事變遷,可一個人再神再牛,也無法改變歷史的規律。劉伯溫死前獻策,朱元璋殫精竭力,最終也無法千秋萬代!那個鐵血大明,終究亡於滿清之手。歷史再次告訴了人們,沒有什麼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