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金瓶梅》是一部堪比《紅樓夢》的古典名著,只因其“尺度過大”“老少皆不宜”而被列為禁書。老實說,被吊足了胃口的我倒是特別想一探究竟,可又哪找去?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後來社會漸漸“進步了”,觀念改變,思想開放,過去一些看似離經叛道的東西也慢慢習以為常起來。

不知不覺中,書店裡的圖書品種名目繁多了起來。連昔日被視為洪水猛獸般的“淫書”《金瓶梅》也赫然擺上了書架。

我買到的是被刪減後的“潔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吹盡黃沙始得金”!也就是說,我買了一部被人為閹割後的《金瓶梅》。

或許是因為年輕浮躁,亦或是人生閱歷及修為不夠,總之,初看《金瓶梅》,覺得不過爾爾,實在枯燥乏味得很,有種名不符實之感。幾次拿起了又放下,斷斷續續,終究還是沒有看完便束之高閣。

當然了,也不能說一點收穫都沒有。好歹我也算是接觸過這部書,知道了大概是怎麼一回事。麥當勞、肯德基名聲大不大?你不嚐嚐怎知什麼味?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就過去了二十多年。這個世界的變化之大可謂是日新月異、滄海桑田。

前段時間得閒,忽然想起早年的《金瓶梅》還沒看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我是有思想準備的:無論如何,這次一定要看完,不可半途而廢。

現在我把重讀《金瓶梅》的一些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金瓶梅》是“先為附庸,蔚為大國”。原因在於它是取自於另一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相關故事情節而來。具體來說,就是從武松打虎歸來,遇見其兄武植(武大郎),引出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進而謀殺親夫這段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作為《金瓶梅》一書敘述的開始,轉而另起爐灶、天馬行空,以集地方官吏、惡霸及富商於一體的西門慶為主要人物,描繪了一幫上至當朝太師,下至地方官僚以及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幫閒等各色人物爾虞我詐、巧取豪奪、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醜惡嘴臉及芸芸眾生相。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此一“借引”,承前啟後,可以看作是由“匪”(水滸傳)入“淫”(金瓶梅)的轉化,亦是“暴力”與“色情”的轉換。這是一種極具新意與創造性的成功嘗試,讓人眼前一亮而覺腦洞大開。這種“傍名牌(水滸傳)”效應及“拿來主義”引入方式無疑也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與吸引力。

《金瓶梅》的頭十回大多都與《水滸》有關或直接借用而來,因而只能算是引敘。嚴格來說,應從武松四處尋找西門慶不著而錯打了李外傳,西門慶得以僥倖逃生才算是《金瓶梅》故事真正的開始。

在《水滸傳》中,武松尋至獅子樓與西門慶決鬥,並最終將其殺死。但《金瓶梅》卻將這一情節作了改寫:

一面西門慶讓他(李外傳)在酒樓上飲酒,把五兩銀子送他。正吃酒在熱鬧處,忽然把眼向樓窗下,看武松兇人,從橋下直奔酒樓前來,已知此人來意不善。推更衣,從樓後窗,只一跳,順著房子跳入人家後院內去了。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這一跳,跳出了《水滸》,卻跳入了皇皇鉅著《金瓶梅》。也是這一跳,才完成了由崇尚暴力而向色情風月的轉換。

《金瓶梅》在全書佈局或敘述中,出現了許多的高潮部分,如洶湧的波濤般不斷向前推進,形成一種波浪式的遞進與發展。

《金瓶梅》可以分解成許多獨立的短篇,再合成一篇大文章。但是相互之間又脈絡相連,不著痕跡。

西門慶遇見潘金蓮是全書的開場重頭戲,由武松打虎,見到哥哥武大郎起,隨即王招宣府一家、王婆、喬鄆哥、何九等原《水滸傳》中的原班人馬陸續“返場”。這中間又插入了“薛嫂兒說娶孟玉樓”一段,為日後西門慶的發跡打下了基礎,埋下了伏筆。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武二充配孟州道”之後,故事從“妻妾宴賞芙蓉亭”中開始延伸,“幫閒十友”花子虛、應伯爵、謝希大、祝日念、吳典恩、卜志道等這幫西門慶的狐朋狗友紛紛“粉墨登場”。並從花子虛的老婆李瓶兒入手,這才真正讓《金瓶梅》的故事情節的推進與發展“駛入正軌”而進入“加速的快車道”。

說起西門慶的“幫閒十友”,倒是讓我聯想到《紅樓夢》中賈政身邊的幾位“清客”:詹光、單聘仁、卜固修、嵇好古、程日興、胡斯來等。看看賈老爺身邊都是些什麼人?又是沾光,又是善騙人,還不顧羞、胡事來……這幫貌似高等的奴才,其實骨子裡都有著卑微、猥瑣的靈魂。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十友當中,以應伯爵、花子虛為代表人物,其他幾位皆是陪襯與點綴,只在書中略有提及,但都不是什麼好鳥,頗能代表下流社會人物的嘴臉。應伯爵(應白嚼)在書中如蒼蠅般出現,騙吃騙喝吃白食,以肉麻當有趣。花子虛是皇帝近侍花太監的侄兒,不但有錢,還有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漂亮老婆李瓶兒。可惜這一切他都無福消受(實際上是西門慶挖的坑)。看看他的名字,花子虛,意即只開花不結果,沒有子嗣,或乾脆就是子烏虛有,所以出場不久便作了冤死鬼。

李瓶兒的戲份在《金瓶梅》中算是女二號,僅次於潘金蓮。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有一種觀念認為:吳月娘是代表著莊重的婚姻,潘金蓮代表赤裸裸的肉慾與性愛,而李瓶兒則代表著令人神往的高貴愛情。觀乎她們三人不同的結局,似乎也意有所指:吳月娘的結局最好,意味著婚姻家庭的嚴肅與永恆。被貼上“淫娃蕩婦”標籤的潘金蓮則害人害己而慘遭橫死,藉以警醒世人,縱慾必遭惡果。李瓶兒則化身愛情,雖生命如曇花一現般短暫,卻令人無限嚮往與惋懷。

潘金蓮這個人物形象,在《水滸》中已經被寫成因姦情暴露而謀殺親夫的壞女人。但與《金瓶梅》相比,潘金蓮的罪惡可說是小巫見大巫。《水滸》中的潘金蓮原本只是張大戶家的使喚丫鬟,張大戶見其頗具姿色而動起了歪腦子,軟硬兼施才將其弄到手。主母醋意大發,為了宣洩心頭怒氣,特意將她嫁給侏儒一般的武大郎以示懲罰。潘金蓮後與西門慶勾搭成奸,王婆從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心而論,潘金蓮的遭遇有值得同情之處。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但在《金瓶梅》裡,潘金蓮在被賣到張大戶家時,就已經學會了描眉畫眼、施朱傅粉。這哪像是良家女子?她也並不拒絕張大戶的“收用”,而張大戶卻是她淫殺的第一個男人。毒死武大郎,嫁給西門慶後,更是又淫又妒、放浪形骸,不僅繼續勾引男人,還害死了好幾條人命。這種蛇蠍心腸的女人,真的很招人恨。

陳敬濟是書中的第二男角,一如潘金蓮般貫穿全書。這個敗家子色膽包天,頂著西門慶女婿的名份,卻與潘金蓮不清不楚,勾搭成奸,其人品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了,《金瓶梅》中嫖妓的性愛描寫佔據了較大的比例。叫得出名的妓女如李桂姐、鄭月兒、吳銀兒、洪四兒等。這些情節在書中都描寫得鮮活細膩、香豔肉感之極。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那個時代狎妓之風盛行,在夫權社會里,男人們去妓院尋歡作樂並不是一件掉價丟份的事情,反而被看著是一種“時尚”。

男人們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將那些心儀的妓女請到家裡來,而女主們卻“習以為常”。這是不是顛覆了我們的三觀?

更有甚者,吳銀兒還拜李瓶兒為義母,李桂姐也作了吳月娘的乾女兒。這豈不成了一家人?

《金瓶梅》的情節與佈局,可以說與前人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就拿《水滸》、《三國》、《西遊記》來說,往往故事中的一個情節交待完成之後,很少使用“伏筆”的技巧。而在《金瓶梅》的情節發展中,卻能在前面的文字中找到相關“不易覺察”的“灰影蛇線”。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

這種創作技巧,在後來的《紅樓夢》中被髮揮到了極至。我們只須細讀《紅樓夢》的開頭部分,就可以預測到各個人物的結局。

原先的四大奇書中是沒有《紅樓夢》的,《金瓶梅》被推崇為榜首。相較於精緻的《紅樓夢》,《金瓶梅》就略顯得有些“粗糙”。更關鍵一點在於,《紅樓夢》比《金瓶梅》要“乾淨”得多。

最後我想談一下《金瓶梅》書名的由來。因為這是一部偏重“香豔”的書,所以就從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因而顯得“粉脂氣”十足。

但從這三個字的字面上看,有沒有插在金瓶中的梅花的意思?是不是顯得極具意境與畫面感呢?

重讀《金瓶梅》後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