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作者:劉永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紅樓夢》中最耐人尋味的詩句,無過於全書故事即將終了時提到的那句古詩:“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古人云:生死大焉。《紅樓夢》結尾提及的這句古詩,直面生死,無異於迎頭棒喝,發人深省,揭示了全書的宗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一百二十回,賈氏家族昔日的繁華勝景轟然倒塌,賈寶玉逃離家庭,了無音訊。曾經被賈寶玉寵幸的大丫環襲人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境地,說是賈寶玉的姨娘吧,又沒有名份。她倒是想從一而終,為賈寶玉恪守婦節。卻又不得不違心地嫁給城南“有房有地,又有鋪面”,家境優越的富人蔣玉菡。這個時候,她的心態正好印證了那句前人的詩句:“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蔣玉菡是個唱戲的伶人,靠結交、侍候權貴發家致富,他還是賈寶玉的好友。襲人能夠嫁給這樣有才有貌的大帥哥,也算是她的福氣。更何況冥冥之中,姻緣自有安排。經過一番結識瞭解,肌膚相親,兩人身邊竟然各自都還保留著透過賈寶玉親手交換轉贈的汗巾信物。如此一來,賈寶玉反倒成了他們的月老、紅娘。蔣玉菡對襲人越發溫柔體貼,那襲人也就心安理得,不再想死,更不必去死。

看來,作者曹雪芹借用前人詩句,在這裡發出“千古艱難唯一死”的感嘆,並非僅僅針對襲人,而是另有一番深意。在作者反覆強調的封建王朝“末世”的背景下,賈寶玉身負家仇國恨,眼睜睜看著祖先辛苦建立的基業,大廈將傾,有情人慘逝,家族潰散、凋零。他卻不得不苟全性命於亂世,將一腔心血揮灑於這《紅樓夢》之中,發出了最為淒厲的吶喊。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一、息夫人的故事

據《左傳》記載,莊公十四年,蔡哀侯在莘地戰役中被俘,他知道楚文王好色,就故意誇讚息國夫人息媯的美貌,意圖把戰火引向息國。楚文王心有所動,於是趁熱打鐵,一舉抓捕了好心設宴招待他的息國君主息侯,滅亡了息國,搶奪了美貌的息媯夫人。楚文王把息夫人帶回楚國,強迫她做了自己的妃子。息夫人為了保全丈夫息侯的性命,只得默默忍受楚文王的淫威。她為楚文王生了兒子堵敖和後來的楚成王。息夫人整日鬱鬱寡歡,從來沒有主動說過話。楚文王問她為什麼這樣沉默寡言,悶悶不樂。她回答說:“我作為一個女人,卻伺候了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又能說些什麼呢?”

傳說,息夫人風華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被人稱為“桃花夫人”。一天,楚王外出遊獵,息夫人偶然間路過城門,見其夫息侯正在城門口擔任卑微的守門人。息夫人羞愧交加,陣陣心疼,認為與其這樣痛苦地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赴死,一了百了。於是她奮力朝城牆撞去,息侯阻攔不及,眼看著自己的妻子香消玉殞。息侯悲憤大哭,頓時萬念俱灰,為報答息夫人的深情,也當即撞死在城牆之下。

打獵回來的楚文王,聽說此事後,不禁黯然神傷,感念於二人的情意,就按照諸侯之禮,將息侯與息夫人合葬在漢陽城外的桃花山上。後人在山麓建立祠堂,四時奉祀,稱為“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至今仍為漢陽府(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的風景名勝之一。

息夫人與息侯的愛情悲劇令人懷念、感慨,而更令人敬佩的是息夫人懷念故國、以死抗爭的忠貞情懷。千百年來,前往桃花廟瞻仰參觀的文人墨客絡繹不絕,他們有感而發,書寫了許多動人的詩篇。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二、鄧漢儀的《題息夫人廟》詩

“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這兩句詩句出自於清代康熙時期的詩人鄧漢儀的《題息夫人廟》: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鄧漢儀(1617-1689),字孝威,號舊山,別號舊山梅農、缽叟。明末吳縣諸生,年輕時未能考取功名。明亡清朝建立之後,鄧漢儀歸隱田園,與世無爭。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鄧漢儀參加“博學鴻儒”考試,名落孫山,朝廷以其年老,授予他“中書舍人”的官銜。鄧漢儀以博學才高,聞名於世。清初大詩人王士禛,在《送鄧孝威授正字歸海陵再示豹人》詩裡將鄧漢儀、孫枝蔚比作秦漢之間的商山四皓,德高望重,令人敬佩。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也是一個檢驗士人操守、德行的敏感時期。古代有伯夷、叔齊兩位王子,在武王滅商之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終餓死於首陽山,成為歷代中華仁人志士學習效法的典範。在大是大非面前,忠於祖國、抱節守志、威武不屈才是士大夫們應該具有的高尚姿態。而那些投敵變節、貪念富貴之人,厚顏無恥地成為新王朝的“貳臣”,終將受到世人的唾棄。

鄧漢儀身為明代遺民,亡國之痛,隱於胸中。他對滿清統治者採取了不聞不問的不合作態度。然而,鄧漢儀在六十二歲時身不由己參加了“博學鴻儒”考試,並被朝廷錄用,這反倒不幸成為了他堅持苦守民族操節的人生中留下的汙點。後來,鄧漢儀到漢陽瞻仰了息夫人廟,不禁羞愧交加,連息夫人這樣的柔弱女子尚能為了道義慷慨赴死,而自己卻還在這濁世間庸庸碌碌、苟且偷生,讓人情何以堪?

鄧漢儀在《題息夫人廟》中發出的感嘆,雖只有簡短几句,卻如同靈魂叩問,振聾發聵。可以說反映了一代亡國遺民的切膚之痛,內心世界激烈的矛盾掙扎,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難怪會被《紅樓夢》引用於書卷末尾了。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三、《紅樓夢》紀念息夫人的用意

曹雪芹在《紅樓夢》末尾引用了息夫人的典故,看似漫不經心。其深刻含義,卻和前面第七十八回,歌頌林四娘為國捐軀、誓死報效君王的故事,體現出來的英勇犧牲精神,一脈相承。國難當頭,林四娘、息夫人不畏強暴、以死抗爭,的確令無數鬚眉男兒自愧不如。

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而《紅樓夢》正是在反覆渲染、刻畫著這種桃花燦爛的美好印象。林黛玉寫有纏綿悱惻的《桃花行》,又親自擔任大觀園桃花詩社的社長。在賈寶玉的心目中,那風華絕代的林妹妹無疑就是他朝思暮想的“桃花夫人”了。賈寶玉曾經對林黛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隨著《紅樓夢》故事的發展,賈寶玉一語成讖,最終遁入空門。

有意思的是,賈寶玉在出家之前,竟然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且高中第七名舉人。很顯然,他是鬼迷心竅,完全違背了自己不屑功名富貴、鄙視“祿蠹”鑽營的初心。眼看著升官發財、富貴逼人的錦繡前程就要實現。緊要關頭,他在世外高人、靈魂導師的指點下,看破紅塵,幡然醒悟,毅然決然拋棄了人世間的夢幻泡影。痛定思痛,賈寶玉只能把自己對的戀人的思念、對往日荒唐行徑的懺悔,傾注於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之中。

一句“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的確發人深省。“孝子忠臣,義夫節婦”難做難為,人們往往以“不得已”三字加以搪塞、推諉。這種堅守道義、亡國之痛的末世情懷在天下大亂、王朝更迭的時代體現得最為明顯。

清末民初,國學大師蔡元培研究《紅樓夢》,體會到了其中隱含的遺民情懷,認為這是一部懷念朱明王朝、諷刺滿清統治的政治小說。紅學“索隱派”理論雖然陷入了牽強附會、走火入魔的泥潭。但《紅樓夢》中有“礙語”,有對滿清封建統治的嘲諷、揭露、控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故而,僅僅那種把《紅樓夢》視為婆婆媽媽、卿卿我我的言情小說只不過是膚淺的解讀,完全辜負了作者嘔心瀝血的創作艱辛。

《紅樓夢》裡,哪一句詩詞最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劉永,現為公務員,愛好文史寫作,有《文同評傳》等書籍出版。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