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不能錯過:元宵的選購指南和煮法技巧,這些人群切忌食用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宵節是我國春節民俗中最後的一個重要時令,人們為慶祝這個節日,張燈結綵,開展不同的慶祝活動,踩高蹺,舞獅等,而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元宵。

不能錯過:元宵的選購指南和煮法技巧,這些人群切忌食用

然而關於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流傳著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春秋時期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曾路過長江,見到有一個物體浮在江面之上,顏色發白卻又帶著些許微黃,內裡包有的物什,顏色如鮮紅的胭脂,入口之後味道鮮美,便問眾人可知這是什麼東西,眾人皆答不知,於是他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這是浮萍果,得者主復興。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他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食之;

還有一另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不過這兩種說法,都沒有任何史料記載,所以並不可當真,而最早記載關於元宵節吃元宵是在宋代。當時人們稱其為“浮圓子”、“圓子”和“糖元”等,並且《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其作為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

而民間關於其也有很多種傳說,其中還有一則白蛇吃湯圓成仙的故事:傳說,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時,化身為一位在西湖邊叫賣湯圓的老翁,當時的許仙正好路過便買了一碗吃,可是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湖裡一個,而掉下去的這個正好被湖裡的一條白蛇吃了,白蛇吃了以後就功力大漲,並化為人形。

無論民間傳說如何,不可否認的是元宵是我國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關於元宵很多人都存在著迷茫,那就是湯圓和元宵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食物,因為它們的做法,餡料等並不相同,北方元宵是用“滾”的方法,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湯圓是用“包”的方法,甜、鹹、葷、素都有。

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其實兩者是同一種食物演變而來,只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地域的不同,在製作工藝上發生了變化,不過它們卻也保留著相似的原料和外形。

在元宵佳節,人們都會買很多的湯圓或元宵,因為其順滑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讓人愛不釋口,但是也要注意購買和食用方法。

在購買時首先要看包裝上的品牌,廠家和生產日期,衛生批號等,確保是正規的廠家生產;其次,看食品的外觀,好的應該是色澤潔白,無雜點,形狀渾圓,未解凍,無開裂,因為開裂後水分和養分損失都比較大,口感粗澀。

在煮時,要注意,開水下鍋,然後在水沸之後加些冷水,再煮沸後食用,主要是為五步:開水下、文火煮、點冷水、勤換湯(數量多)。

在食用時要注意:無論是湯圓和元宵,它們中都含有大量的熱量,澱粉,糖分以及油脂。

在食用方法上:早餐不適合吃,會消化不良,並可能伴有泛酸、燒心等情況;

每次只吃個一二兩(50~100克),並且不能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

不能吃得太飽,吃完後也不要馬上就躺著,最好活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注意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黏膜。

在食用人群上:糖尿病患者貪圖食用可使血糖急劇升高,甚至誘發酮症酸中毒;

體重過重,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和高燒患者會有加重病情的危險;

潰瘍病患者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消化不良者食後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久病初愈者患者過量食用不利於康復;

年老體弱者和嬰幼兒吞嚥功能弱,避免危險的發生,不建議食用。

未知音訊

未知音訊

00:00

來自大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