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韓愈上書《論佛骨表》,力諫唐憲宗,應燒燬佛骨,不再沉迷佛事。惹得憲宗勃然大怒,要將其處以極刑。經眾人求情,韓愈被貶潮州。他在路上遇見了侄孫韓湘,發出了“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的感嘆。

在唐朝中後期黨爭不斷,稍不留意就會被打擊,被貶更是家常便飯。按理說一次被貶,不會就此心灰意冷,那麼韓愈到底經歷了什麼,讓他在剛剛知天命的年紀就發出如此感慨?這就不得不從唐朝中期的局勢和韓愈的際遇開始講起。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廣東潮州韓文公祠

一、屢試不第的出仕之路

別看唐朝中期距離唐朝滅亡還有一段時間,但自從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再加上朋黨之爭,使得朝廷的威信日益衰落,早已不復盛唐時期。力求改革者紛紛被貶,投機鑽營穩坐朝堂,宦官更是一度控制了皇帝的任免權。

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韓愈開始了科考之路。韓愈雖然被後世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但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家裡雖然世代做官,但官職並不高,也非名門望族。再加上父兄早逝,他跟隨寡嫂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韓愈的科考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韓愈接連三次科舉失利,第四次好不容易進士及第,還得再參加吏部的考試才能做官,他又是連考三次都沒考上。

如果換作其他人,這輩子要麼在無休止的考試中度過,要麼心灰意冷隨便找個差事,時不時做個詩篇抒發一下懷才不遇的心情,這輩子就這樣籍籍無名地度過,待到後世因詩篇而被人們所知。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古代科舉考場

二、幾經起落的仕途之路

韓愈沒有認命,他換了一種方式進入朝堂——做節度使的幕僚。貞元十二年(796年),年近三十的韓愈在宣武節度使董晉的推薦下,當上了秘書省校書郎,並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

文起八代之衰

從東漢末年開始駢體文形成,經過了魏、晉、宋、齊、梁、陳、隋的提升完善,駢體文逐漸達到鼎盛的狀態。唐朝延續了八朝文風,文章也是多為駢體,極盡華麗。再加上盛唐時期物阜民豐,更是將華麗的文風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然而在過分華麗的外表之下,大部分文章只注重辭藻堆砌,除了風花雪月、傷春悲秋、無病呻吟,並沒有什麼實在的內容。

初唐的陳子昂曾提倡“復古”,張說、獨孤及等人也曾先後寫了一些文風質樸的散文,但都未成氣候,沒有在文壇颳起改革之風。

韓愈在任觀察推官期間,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文章要質樸自由、言之有物,反對駢體文的辭藻堆砌。一場由韓愈提出,柳宗元等人大力支援的古文運動逐漸在文壇興起。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道濟天下之溺

貞元十七年(801年),韓愈通過了他的第四次吏部考試,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負責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幹的庶人子弟。 在任職期間,韓愈依舊倡導古文,同時提倡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

為什麼要復興儒學?因為當時的佛教徒、道教徒等宗教人士是不用繳稅的。不少人因為生活困苦而去出家,避免納稅。

種地的人少了,納稅的人也少了,正常勞作的百姓賦稅就更重了。韓愈倡導恢復儒學道統,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惡性迴圈,保證社會穩定,另一方面也是強調讀書人的品德修養,倡導社會風氣。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忠犯人主之怒

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升至監察御史。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言官可不是一個好乾的職位,要麼秉承中庸之道,庸庸碌碌一世;要麼仗義執言,針砭時弊。但針砭時弊也是有風險的:遇到明君還好,亦如魏徵一般,深受重用,流芳百世;但如果遇上不明事理的皇帝,輕則丟官被貶,重則身首異處。

韓愈當上監察御史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報關中大旱,指責京兆尹李實封鎖訊息,欺瞞聖聽。但是卻被李實饞害,被貶到了廣東省山陽縣。

好不容易等到了唐憲宗上臺,韓愈因為政績斐然被調回長安。先後任中書舍人、刑部尚書,然而任刑部尚書沒過多久,韓愈就因為文章開頭的一幕,觸怒聖顏被貶潮州。

兩度被貶,還都是特別偏遠的地方。寫詩讓侄孫給自己收屍的韓愈就此認命了麼?自然是沒有。到了潮州之後,韓愈上書為自己辯白,那時唐憲宗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第二年韓愈量移袁州刺史,不久之後便被召回長安。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潮州古城牆

勇奪三軍之帥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那是你沒見過唐代文人的軍事才能。唐代不少文人都是文武全才,提起高適、岑參,人們大多記得的,是他們邊塞詩人的身份,殊不知他們同樣也是鎮守邊關十數年的鐵血將士。

但韓愈不一樣,韓愈真的只是書生。卻兩次平叛,兩次得勝歸來。第一次是作為行軍司馬跟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元和九年(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蔡州刺史吳元濟秘不發喪,並勾結河北諸鎮,擁兵自重。在吳元濟被俘後,韓愈用書信勸得鎮州王承宗上書服從朝廷,並獻出了德、棣二州。

長慶元年(827年),鎮州都職兵馬使王庭湊兵變,殺害新任成德節度使田弘正,並向朝廷索取節鉞。朝廷為安撫眾人,赦免了王庭湊和眾成德士兵,並派韓愈為宣慰使,前往鎮州。可想而知,迎接韓愈的是將士們刀鋒和箭鏃。韓愈臨危不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很快安撫住了眾人。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

韓愈畫像

三、總結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是蘇軾對韓愈的評價,但他一生的作為,遠非這四句話可以概括。無論是在山陽縣著書立說,還是在袁州破除買人為奴的舊俗,韓愈在被貶州縣的政績,依舊可圈可點。

韓愈並非少年得志,也並非一生順遂。但他從不哀嘆自己懷才不遇,從不哀嘆自己的處境,無論在哪個位置都安心地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而世道也並沒有讓這樣一個認真努力的人永遠埋沒。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兩度被貶,韓愈真的認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