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注意!預產期最常見的6大意外,應對措施要清楚!

注意!預產期最常見的6大意外,應對措施要清楚!

注意!預產期最常見的6大意外,應對措施要清楚!

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孕媽的心更加緊張了,生怕出現分娩意外情況。因此,作為待產期的孕媽以及家人們,都要特別的留心,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保護好孕媽和寶寶的安全。

小V總結六種危險情況,孕媽們要多加防範,做好心理準備,安全分娩,以最輕鬆的心情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羊水汙染

羊水對於胎寶寶的保護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羊水也有可能出現異常的現象。當胎兒宮內缺氧時可以造成腸部蠕動亢進,排出胎便,進入羊水,使羊水汙染。

應對措施

醫生可以透過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兒的心率變化,並根據胎兒羊水的性狀,汙染程度,決定分娩時機。

如果宮口開大,短時間可以分娩,醫生就會促進宮縮,必要時採取胎頭吸引或產鉗助產。

如果羊水重度汙染,胎兒嚴重缺氧,醫生會果斷決定剖宮產,使胎兒以最短的時間迅速脫離惡劣的環境。

羊水栓塞

注意!注意!注意!羊水栓塞一旦發生,產婦的死亡率非常高。但是多數羊水栓塞病例在發病時會出現一些前期徵兆。

如果產婦出現以下這些症狀就要引起注意! 如:寒顫、煩躁、咳嗽、氣急、嘔吐等。

羊水栓塞是無法準確預測的,但產婦可以透過一些積極的措施,如定時做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妊娠高血壓症等併發症,一旦有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症狀,應積極進行治療;

高齡、早產產婦,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宮體或子宮頸發育不良的產婦易發生羊水栓塞,要積極配合醫生提早做出處理。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常見的分娩併發症之一。一旦破裂,子宮內部與外界就是暢通無阻了,外部細菌可以經陰道上行感染,有可能出現宮內炎症。

應對措施

一旦發現胎膜早破,必須立即送往醫院,在路途中抬高準媽媽的臀位、橫位,以防臍帶脫垂,同時,嚴密觀察羊水性狀及胎心情況,防止胎兒窘迫的發生。

注意!預產期最常見的6大意外,應對措施要清楚!

宮縮乏力

在生產過程中,子宮收縮逐漸增強,收縮時間變長,間隔時間變短,強有力的宮縮促使分娩繼續進行。

但是某些準媽媽的宮縮情況剛好相反,反而隨著產程而減弱,這種狀況被稱作宮縮乏力。

分娩之時,產婦要樹立信心,聽從醫生和助產士的指導,解除心理壓力,這樣才能夠使宮縮協調而迅速分娩。

但如果準媽媽的宮縮反應一直很微弱,則可以用宮縮劑加強宮縮。

胎盤早剝

當胎盤提前從子宮壁剝離的時候,準媽媽腹部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並且伴隨大出血症狀,直接威脅胎兒和母親的性命。

胎盤提前剝落,準媽媽必須進行急診手術。如果胎盤剝落是發生在臨產前,醫生通常會立即進行剖宮產。

臍帶異常

臍帶異常的情況有多種,如臍帶隱形脫垂,是指臍帶到達胎兒先露部前方而受到壓迫;

如臍帶脫垂,是指胎膜已破,臍帶進一步脫出於胎先露的下方,經宮頸進入陰道內,甚至經陰道顯露於外陰部;

而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纏繞於胎兒頸部和身體的狀態,胎兒娩出時臍帶可能會受到拉扯或壓迫。

最嚴重的情況,是指臍帶結節,如果結節太緊,就會妨礙血液迴圈,容易發生胎死宮內。

對於不同的臍帶異常情況,醫生會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臍帶纏繞一般可自行分娩,但要一邊觀察胎兒心率,一邊緩緩娩出。

而如臍帶隱形脫垂和臍帶脫垂這兩種情況,由於臍帶受壓阻礙血液迴圈,胎兒處於缺氧狀態,多數情況下醫生會馬上進行剖宮產手術。

注意!預產期最常見的6大意外,應對措施要清楚!

預產期到了還沒生怎麼辦

很多寶寶會出現預產期到了還沒動靜的情況,有些孕媽此時會比較著急,擔心預產期到了還沒生怎麼辦的問題。

其實在預產期前後兩週內分娩,都屬正常。如懷孕24-36周間出生視為早產,在42周以後出生,則為逾期產。

若孕媽已經過了預產期,卻還未沒出現分娩徵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過於緊張,要注意胎動情況。 一旦胎動每小時少於3次或在12小時內少於20次或胎動減弱,則需馬上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分娩時機。

2、繼續進行產檢 ,並把孕早期的檢查(如B超、驗血、妊娠試驗等)結果及胎動出現的時間、結果給醫生, 讓醫生再次核對孕周 。

3、加強產前檢查 ,縮短檢查間隔時間,隨時與醫生取得聯絡,告知宮內胎動情況,同時B超隨訪羊水量。如果無異常,可在密切監護下繼續妊娠。

如果預產期推遲到14天后,達到 臨床所謂 過期妊 娠時,應及時到醫院採取措施。因為此時部分孕媽的胎盤會出現老化、胎兒會出現缺氧窒息, 對孩子的 危害較大。

最後,孕媽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傳送 “姓名+手機號+問題” 到公眾號, 我們有專業的人員來對您進行答覆,也可以撥打 0769-22222221 諮詢預約。

-End-

以往精選文章閱讀:

1。維多利亞公益行,義診到你家門口啦!

2。三甲醫院超聲專家爆料,孕期本來是應該這樣檢查B超

3。婦產科主任醫師妙手治不孕,36歲患者感恩送錦旗

4。葉酸陷入“服用誤區”不僅傷身還傷“胎”,來看看專家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