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茶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植物之一。有人說它清香素雅。有人說它樸實無華,最親近市井百姓。

在地處閩南的安溪縣,茶更像是無處不在的生活旋律。千年的時光裡,人們種茶、品茶、販茶,以茶為食,烹茶為菜。茶的滋味是這片土地最濃厚的記憶。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安溪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充沛的雨量和溫和的環境,讓這裡成為茶葉生長的黃金地帶。

安溪人種茶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安溪則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茶的興盛為小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繁榮。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鐵觀音採集講究一芽三葉。只有茶樹頂端張開的芽葉,才適合採摘。這樣的茶葉既夠新鮮,口感也不至於太苦。沖泡後的茶水清香馥郁,滋味醇厚。

相傳兩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魏蔭的茶農在安溪發現了這種茶樹。自此之後,安溪鐵觀音逐步受到歡迎,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採摘回的鮮葉需要平鋪晾曬。自然光的照射會帶走一部分水分讓葉面失去光澤,同時變得更加柔軟。之後就要進入最關鍵的環節“做青”,這也是茶葉“發酵”的過程。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做青講究動靜結合。動的部分透過“搖青”來完成,在手臂的帶動下,竹篩內的茶葉開始翻滾,劇烈的摩擦讓葉緣的細胞組織出現破損,此時葉片中的多酚類物質會發生氧化反應,茶葉的青草味逐漸退去,形成濃郁的蘭花香。

除了口感,“做青”還會影響茶葉中游離氨基酸、茶多酚等有益物質的含量,所以越是好的製茶師傅對做青的把控越是精確。每次“搖青”之後都需要攤開靜置一段時間。

完成做青後就要開始炒青,連續翻炒,茶葉的“發酵”會徹底停止,鎖定最濃郁的香味,炒茶的火候、時間全憑師傅判斷。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炒熟的茶葉要放入機械揉捻。外力的作用使茶葉內的水分均勻變得柔軟。用布將一部分茶葉緊緊包住,在硬麵上反覆揉壓。茶團逐漸形成一個緊實的球體,這是為茶葉塑形的過程——包揉。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在安溪,鐵觀音的製作講究外形美、重如鐵,優質的成品茶葉呈現出緊潔的半球狀。這就需要製茶人將包揉環節重複至少八到十次。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完成包揉的茶葉需要倒入容器進行乾燥。這是製茶的最後一個環節——烘焙。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更是入選了中國申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候選名錄。今天,茶早已融入安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安溪,茶的影響無處不在。建縣一千多年來,人們口傳心授,世代相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俗。

茶餈粑

茶餈粑是一道與茶有關的小吃。經過清水淘洗糯米去掉表面的雜質,將乾淨的米粒倒入石臼接著用木杵搗米,經過篩選就能得到雪白均勻的糯米粉。

茶餈粑的特色在於茶葉的加入。首先要打碎茶葉原有的形態。在安溪,沖泡喝茶只是茶葉最普通的用途。家家戶戶都把茶葉融入了日常的飲食。

將茶粉撒在平鋪的糯米粉上,用手混合,兩種食材得以合二為一。倒入涼水和油開始和麵,成形的麵糰呈現出淡淡的青色。整塊糯米糰需要分成多份再下鍋水煮,這樣既能保證食材熟透,又能形成綿軟的質地。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在盆內倒入清油,盛出煮好的餈粑團趁著溫熱的狀態開始攪拌,冷卻之後用手捏出單個的小糰子,這就是它最終的模樣。農家茶餈粑口感綿密,滋味淡雅,既有糯米的香甜,也有茶葉的清香。

鐵觀音豬肚雞

在人們的印象裡豬肚雞屬於粵菜。其實在做菜講究原汁原味的福建,它也廣受歡迎。

去腥是烹調的關鍵。處理雞肉時先用鹽粒包裹表皮完成醃製,點睛之筆是在小雞肚裡填入安溪鐵觀音。茶葉既可以起到去腥、去油膩的作用,也不會加重菜品的鹹度。

將整雞裹入準備好的豬肚,用牙籤封住開口,可以保持菜品外觀的完整,之後需要放入高壓鍋燉煮。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一個小時的燉煮,豬肚雞到了出鍋的時候。澆淋高湯讓菜品更加入味。隨著豬肚被剖開,滑嫩的雞肉露出真容。豬肚用刀切成寬度相等的片狀。整雞則一刀不改,直接裝盤。鐵觀音豬肚雞,肉質清新,湯汁濃郁,細細品嚐,還有淡淡的花香。

安溪蜜茶

蜜茶是安溪當地一種獨特的藥用茶,有著上百年的傳承歷史。它具有解暑、理氣的功效,還可以潤腸養胃。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製作蜜茶需要兩種原料,蜂蜜和鐵觀音茶葉。安溪當地的天然蜂蜜色澤呈淺琥珀色,口味甘甜,營養豐富。

高溫下結晶狀的蜂蜜逐漸化開,隨後加入茶葉炒制。炒茶講究中火慢炒。十年以上的優質老茶才能用來炒制蜜茶。

一鍋蜜茶一般要炒上兩個多小時。反覆翻炒中,葉片的水分逐漸蒸發,等到茶葉不再粘手,炒制就可以結束。

剛出鍋的蜜茶需要在室外平鋪冷卻,最終所有的蜜茶需要裝罐儲存。

剛剛炒完的蜜茶還有一點“火氣”,靜置三個月後才能發揮藥用的功效。

好的蜜茶需要時間的沉澱,茶為藥用是人們因地制宜的古老智慧。

茶粽

在過去,無論是供奉神明、祭祀祖先、還是婚慶喜事、待客迎賓,茶葉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時至今日,因為茶葉的加入,一些節慶風俗也有了安溪自己的味道。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作為中國人最熟悉的節慶食品之一,粽子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安溪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做法——在粽子中加入茶葉。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為了保持粽子綿糯的口感,需要先把茶葉研磨成茶粉。只有足夠細小的粉末才能順利過篩。把準備好的茶粉倒入糯米,接著開始攪拌。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糯米里的蘑菇塊和肉片是提前加入的餡料,反覆翻動,確保每種食材都均勻地裹上茶粉。

每年安溪人都要包兩回粽子。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和二月二“龍抬頭”。前者為了紀念屈原,後者為了祈求風調雨順。

包粽子講究大小一致。包好之後,往往把十幾個捆在一起露天掛晾。煮粽子的鍋中也會加入茶葉,大火燒開,滋味開始慢慢滲透。煮熟出鍋,每一隻粽子飄著陣陣茶香。糯米的香甜配上茶的清新成就了茶粽淡雅的口味。這是專屬於安溪人的節日滋味。

如今,越來越多的食品有了茶的加入。讓這一切成為可能的正是茶粉。茶粉是以茶樹鮮葉或幹茶為原料研磨而成的粉末。

不同於沖泡品飲的方式,人們可以直接食用茶粉,這提升了茶葉的利用率。

茶餃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茶餃是最受歡迎的茶食之一。在麵粉中撒入少量茶粉,打入幾枚雞蛋可以讓面更加筋道。和麵時需要反覆揉捏,才能讓茶粉和麵粉充分融合。

製作餃子餡時同樣會加入茶粉,這讓肉餡的口感不再油膩。蒸制不但可以避免破壞茶餃的造型,還能最大限度保留原味。

茶味食物

如今,越來越多的茶味食物被端上了人們的餐桌。除了茶餃,最常見的還有茶葉麵條、茶葉饅頭、茶包子等等。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結合傳統的茶葉和飲食文化,人們創造出更健康、更多樣的食譜。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今天茶菜作為家常便飯的代名詞,也逐漸登上了大雅之堂。

茶餐

安溪人的舌尖美味,盤點那些用茶製作的風味美食

隨著健康飲食的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以茶為主題的菜品。茶餐受到了食客的青睞。

今天安溪茶宴的餐桌几乎無所不包。從肥嫩多汁的烤肉到鮮香無比的高湯,再到新穎的餐後甜點。安溪人集百家之長於一身,豐富的菜品背後是當代茶人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

茶為飲品,卻不只是飲品。小小的茶葉包含了安溪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溫和溼潤的氣候孕育了最優質的茶種,讓安溪與茶結緣千年。無論民俗節慶,還是餐桌宴席,人們尊重茶葉的古老傳統也在創造新的茶食文化。茶與人的故事還將繼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