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鄒平地瓜:香甜軟糯惹味蕾暢銷不衰領風騷

提起鄒平地瓜,相信會激起很多人舌尖上的記憶:一種香香甜甜、軟軟糯糯的味道。尤其是鄒平土爐烤地瓜,天寒地凍時路過街頭,循著香氣買一塊熱騰騰地捧在手,味蕾立馬會跳舞!

鄒平地瓜:香甜軟糯惹味蕾暢銷不衰領風騷

這種“濱州好味道”可不僅僅是在本地才能品嚐到,時光悠悠幾十年,鄒平烤地瓜香飄北京、天津、青島、煙臺、東營、淄博等二十多個城市。現在,鄒平地瓜的品種、市場、種植模式等發生了很大變化,口感更好,品種更豐富,在市場上年年暢銷不衰。

鄒平地瓜一般是指鄒平南部山區西董、黃山、青陽、臨池、黛溪等鎮街生產的地瓜。由於山坡地綠色生態,富含鉀、鈣等微量元素,透氣性好,乾溼度適宜,特殊的土壤條件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造就這片區域的地瓜特別好吃。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鄒平南部山區地瓜種植面積3000多畝,產量在一千萬公斤以上。

鄒平地瓜:香甜軟糯惹味蕾暢銷不衰領風騷

黃山街道高階農業經濟師李智對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情況非常瞭解,他說,鄒平地瓜的名氣是“烤”出來的。最早時,鄒平山區人家利用柴灶餘火烤少量地瓜自己吃,生產責任制後,隨著市場開放、經濟搞活,這一民間美食被勤勞智慧的鄒平山區群眾逐漸推向市場,發展成為產業。2000年前後,烤地瓜成為山區農民冬春季的主要收入,山區村莊約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冬春外出到大城市裡烤地瓜。

郭孝利是黃山街道賀家村的黨支部書記,他說:“我自己就曾賣過四五年烤地瓜。俺村家家戶戶蓋起樓可以說就是烤地瓜‘烤’來的。記得最多時村裡有200多人到大城市或周邊縣城賣烤地瓜,幾乎家家戶戶都幹這一行。一冬一春,靠著一個自制的泥爐或鐵爐能烤一萬多公斤,賺五六萬元,這在20世紀90年代,是非常可觀的收入。”現在隨著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大大增加,年輕人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冬天外出賣烤地瓜的就逐漸少了。“今年村裡繼續外出幹烤地瓜‘老行當’的還有二十來人。”郭孝利說。

雖然外出賣烤地瓜的少了,但人們喜食地瓜的習慣並無改變,並且近年增加的新品種地瓜口感越來越好,更適合家庭食用及市場需求,所以鄒平地瓜一直備受歡迎。

鄒平地瓜:香甜軟糯惹味蕾暢銷不衰領風騷

深秋收完各種莊稼後,鄒平西外環沿線便開始有人到路邊的地頭上零售鮮地瓜,開車路過的人們,時不時會有人下車帶走一兩兜。日前,記者在姜洞村村民姜會春的地瓜攤前看到,他售賣的地瓜有4個品種,不同品種長得還真就不一樣。經瞭解得知,紫紅色表皮上長著“筋”的是“煙25”,這種地瓜紅瓤或黃瓤,軟糯香甜,最適合烤著吃和煮稀飯;“濟26”是紅皮黃瓤,蒸吃、做薯條都很好,這個品種有一種香味,因此人們也叫它“香薯”。“蜜薯”是人們對“煙25”“濟26”“西瓜紅”等地瓜的美稱,因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非常香甜。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不斷加快,特色農業發展迅猛,“齊寧18”“齊寧20”等紫薯品種已在鄒平市發展壯大。這些新品種地瓜又甜又面,沙瓤,富含“花青素”,可抗癌,是地瓜家族的新寵。

有一種塊頭較大的黃皮地瓜是“老面孔”。李智介紹說,鄒平山區群眾稱這個品種為“草雜”,種植歷史已有30多年。很多年裡,這個品種在所有鮮食地瓜中是最好的,瓜型好,耐儲存,能存到來年“五一”。用它烤出來的地瓜,黃瓤,油亮,特有的香甜味道很遠就能聞到,做稀飯、蒸食也都非常好。單塊地瓜到1。5公斤以上的,就銷售到飯店做拔絲地瓜,或者用來做薯條。“草雜”是2015年鄒平黃心地瓜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的代表品種,也是以前鄒平山區群眾烤地瓜所用的主打品種。這種地瓜體現著傳統意義上“老地瓜”的味道,也寄託了人們對往昔歲月的悠悠念想。

近年來,鄒平發展起地瓜種植合作社十多個。青陽鎮自2013年起就與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聯合,研發培育適於山東及周邊地區種植的不同用途的地瓜新品種。現在基地上有“濟26”等17個優質地瓜品種,其中富含花青素的紫薯品種就有3個,另外還有用於澱粉生產、專供烤薯的等多系列、多品種地瓜。

收穫地瓜一般是在霜降前後,這時候收穫的地瓜品質最好。也有的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提前挖一部分。地瓜收貨時,預訂客戶、批發商等會直接拉走一部分,內蒙古赤峰市客商馬青山今年就從青陽鎮一次採購了15萬公斤“濟26”,拉回去用於烤制。不直接賣的地瓜晾曬一兩天,降降表皮水分,選擇“不破頭”、無創口的就可以入地窖、入窨子進行儲存了。

地瓜窨子長什麼樣?約四五米深,井筒直徑一米多,在底部挖一個洞或兩個洞,洞高在1。8米左右,一個窨子可存放地瓜0。5—1萬公斤。窨子恆溫恆溼,地瓜越存放口感越好。地瓜存放好後,隨吃隨取隨賣。存上地瓜後,窨子口須敞著,用於散熱散溼透氣。窨子口大多安裝有轆轤,便於取地瓜。村民講,立春後窨子口就得封上了,因為地瓜讓春風“一撲”就會起黑線,腐爛變質,壞掉沒法吃。

西董鎮上回村是個只有500口人的小山村,今冬使用的窨子約40個。村民賀濱家的窨子不大,儲存了自家種植的0。5萬公斤“濟22”,剛剛存放一個月,就被淄博的客戶一次性全部拉走了。賀濱說,上回村的地瓜大多數銷往淄博市,都是老客戶。也有不少村民暫且不賣,想存到春天價格高時再出售。

黃山街道賀家村的魏傳剛,則是使用地窖。地窖就是在地上挖個大坑,篷起來,修建整齊後用於存放食物,當地人給它起的名字太接地氣了,叫“大溝”。魏傳剛家有一大一小兩個“大溝”,兩個加起來可儲存地瓜20多萬公斤。記者見到地窖裡存了大量地瓜,裡面還通了電,有溫度計、溼度計等裝置。魏傳剛從事的是地瓜收購與批發銷售,家裡有大車,一冬一春他運輸、銷售地瓜約80萬公斤。像他這樣專門從事農產品經營運輸的在黃山街道有7家,魏傳剛乾的規模最大。一年中,待地瓜賣得差不多了,他就會再接茬收購經營香椿、水杏、桃、梨等鄒平當地特色農產品。

在鄒平採訪時,記者還聽到了一些有趣的關於地瓜種植的知識,比如插秧時直著插下去,最終會長出一塊特別大的地瓜;如果斜著插上幾根,就會長出五六塊一般大小的地瓜,像一堆模樣可愛的多胞胎。

隨著社會發展,地瓜早已不再是主糧食品。但作為美味雜糧,以及不斷研發出的各種新品種、新用途,地瓜產業一定會不斷健康發展。鄒平地瓜那軟糯香甜的味道也一定會永久停留在人們的舌尖。用地窖儲存地瓜,,容量大容量大,,便於裝運便於裝運。表皮上有““筋筋””的是蜜薯的是蜜薯““煙煙2525””。“草雜草雜””是地瓜中的老味道是地瓜中的老味道。

【來源:濱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