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東馬坊豆腐絲

東馬坊豆腐絲

豆腐絲(片),江南稱之為“千張”。用黃豆(黑豆)製成,是一種膾炙人口的保健食品。關於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源於清道光元年間,迄今已有150餘年歷史。最早是由武清東馬房劉記豆腐絲房開始製作,因常年在城關大集銷售,被人們統稱“城關豆腐絲”。二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月,康熙帝在河道總督陪同下,第六次駕臨武清視察北運河堤坊工程。期間,康熙帝行至城關城東郊邱古莊,憶起老臣李煒,告老還鄉後居於該村,便傳令召見。至晚膳時,李煒奉上東馬房豆腐絲。皇上品嚐後,稱讚豆腐絲“味壓京城”。此後,東馬房豆腐絲便成為貢品。也就是說,東馬房豆腐絲在清康熙年間就已有之了。至於哪種說法更準確,如今恐怕已無從考察了。

東馬坊豆腐絲

做豆腐絲先要選豆。把豆中雜物、壞豆挑出,再用清水浸泡。待豆子充分漲發後開始上磨磨製。

舊時,豆腐絲坊以毛驢拉磨較常見。磨盤轉動著,旁邊一人用鐵勺從容器裡舀出帶水的豆子投入磨眼,須臾,雪白的豆漿沿磨縫流出,粘稠得很。

磨完豆漿開始抖包(過濾),所謂抖包,是將一副活絡軸的木製十字架吊在房樑上,平身架高。一塊很大的四方豆包布四角分別拴在十字架的四個頭上,形成一個兜。把磨過的豆漿舀進兜裡,由一人用雙手握住十字架兩端上下不停地搖晃、篩抖。兜包下安放一口大鐵鍋,承接著漏下來的豆漿。最終留在兜包裡的就是豆腐渣了。

東馬坊豆腐絲

過濾後的豆漿開始熬製,熬熟了就開始點滷。而點滷則是制豆腐和豆腐絲的分水嶺。豆腐絲的滷點的要比豆腐老一些,否則做出的豆腐絲不筋道。

點完滷的豆漿要上架。所謂上架,就是在一個很結實又平整的木臺上擺上一個特製的木框,臺下也放一口鍋。用一卷很長且寬於木框的豆包布從框子底部一頭鋪開,一人用水舀舀起豆漿往框裡潑灑。這道工序很關鍵,豆腐皮是否薄厚均勻全在於此。潑完一層,兩個人擎著豆包布卷從木框一頭折返,包布覆蓋在底層的豆漿上。拿水舀者再次潑灑,擎布卷者仍舊覆蓋。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木框將滿。水不斷透過包布涓涓滲出,沿木框縫隙流到下面的鍋裡。這時,一人從旁邊一摞木框上拿起一個碼放在鋪布的框子上,工作繼續進行。

東馬坊豆腐絲

如是,木框使完,包布用盡,一鍋豆漿也沒有了。架子上層層木框疊至半人多高,下面就要壓槓了。一人用一塊略小於木框的木板壓進木框裡,再壓上一塊條形石。另一人把一根粗木槓一端插入牆上預留的洞裡,那木槓正好壓住框子上的石頭。幾人合抱木槓另一端向下墜。頃刻,木框中豆漿裡的水透過豆包布順著木框縫隙嘩嘩地流淌到下面的鍋裡。其間,一人騰出手來用粗麻繩栓住木槓一端與腳下的地錨繫結、勒緊,其他幾人方才緩下手來。

東馬坊豆腐絲

過了個把小時,架上的水流淨了,幾人開始卸槓。把包布捲起,豆腐片取出,這一過程叫翻片。成型的豆腐片要搭在繩子上晾曬兩三天,乾透了還要下鍋煮。煮貨的水可是極有講究的,豆腐絲的口味優劣全賴於此。水裡除了加鹽還要加諸如丁香、草果、肉桂之類的中草藥,一是提味,二是防腐,可謂匠心獨具。

煮後風乾,基本就算是成品了。但傳統的模式還要進一步加工。把豆腐片疊成幾折摞在一起放在鋪上豆包布的長板凳上,豆片上再鋪兩層豆包布,用一塊與豆腐片等寬的木板壓在豆腐片上面後三分之二處,售賣人騎坐在木板上,用一把兩個手柄的特製長刀推切。手藝好的主兒不用看活,能與你邊聊邊切,而切出來的絕對均勻如絲。

東馬坊豆腐絲

若要儲存時間長那就多曬幾日。這樣晾過的豆腐絲點火即燃。某年在北京的廟會上,有諸多同類產品廠家與東馬房豆腐絲同臺競賣,喇叭和吆喝聲不絕於耳。情急之下,東馬房人拿竹竿挑起豆腐片用火點燃叫賣,此舉震了京城,其它同類產品廠家無不噤若寒蟬。

眼下,古法手工製作豆腐絲的在當地頗有幾家。當地村鎮為將這古老的技藝發揚光大,成立了一個很具規模的豆製品綜合加工廠,各種豆製品不勝列舉並行銷各地。這朵幾百年前的奇葩深深植根在武清大地。

東馬坊豆腐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