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俗話說:“十釣九空”,這句話是指喜歡野釣的群體。因為野釣的資源稀少,而魚的密度則更少,所以經常是釣一天,魚獲也是寥寥無幾,甚至連日“空軍”的情況也常見。

符合野釣的場所,通常都是沒人養、不花錢的江河、湖泊、水庫和野塘等水域。在這些水域垂釣時,經常能看到水面有魚跳躍和翻騰,但打窩之後幾個小時都沒有魚吃鉤,甚至半天才有零星的幾口。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出現魚不咬鉤的情況,很多釣友第一想到的是不是餌料出了問題,所以接下來就更換餌料的味型,恨不得酸、甜、苦、辣、鹹都嘗試一遍,但魚最後還是依然不開口咬鉤。

水裡有魚但不咬鉤,雖然與魚餌的味型有一定的關係,但實際上關係並不是太大。其實,水裡有魚而不咬鉤的原因有很多種,那麼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破解呢?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影響魚不咬鉤的因素

魚不開口咬鉤的因素有很多種,比如說天氣的影響,尤其是在氣壓較低且沉悶的陰雨天,此時由於水底氣壓低,而導致水底的溶氧量不足,魚就會時不時地竄出水面,雖然能看到魚跳躍,但這種情況下魚幾乎是不開口覓食。

沉悶的陰雨天魚不咬鉤,而連續升溫的天氣同樣也不咬鉤。持續升溫的天氣,因水溫的變化,導致水面與水底溫差過大,魚就會出現離開水底而上浮,尤其是春季和深秋時節,光照的影響會使水面溫度比水底上升的快,所以不咬鉤的原因是魚不在水底。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魚跳躍的頻繁卻不咬鉤,還有一種情況是集中表現在4~6月份,這個期間是魚兒繁殖產卵季節,魚需要不停地衝出水面將魚卵甩出,而魚在產卵的一週內基本不會覓食,所以出現上訴情況魚一般都不會咬鉤。

但有些時候魚不咬鉤,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和改變釣技,就可以化解魚兒不咬鉤的情況。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應對魚不開口的辦法

在沉悶的陰雨天魚不開口咬鉤時,原因是水中缺氧,所以我們在選擇釣位時,就要避開風吹不到的灣子內,選擇開闊的區域。因為沉悶的陰雨天有風居多,而風會製造出浪花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所以需要選擇迎風垂。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連續升溫的天氣,會導致魚兒上浮,但並不是魚不咬鉤,而是所以要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所以,釣上浮的魚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選擇釣浮,但需要透過不停地抽餌,用餌料的霧化將魚引誘至垂釣水層;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二是選擇釣行程,這種釣法是透過修剪浮漂與釣餌的比重,讓餌在水中緩慢地下降到水底,一般在下降過程中就會出現截口或頓口,所以又叫釣截口。釣行程釣法在高溫季節,針對中上層魚類比如草魚、鯿魚、翹嘴等,都具有非常實用的效果。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最後

氣溫前後溫差過大時,魚也會出現不咬鉤的現象,遇到了這樣的天氣,通常需要釣遠和釣深,比如周圍的人常用5。4米的魚竿,而此時最好是用7。2米的長竿。因為深水的區域,受溫差的影響要比淺水小很多,但也不能釣的太深。

魚不咬鉤,有時還有一種自然現象,比如說窩邊附近有肉食性魚出沒,這種情況下小體型魚種也是不敢進窩咬鉤,而最具典型的就數大口鯰魚、鱖魚、鱤魚這類兇猛魚種。

明明能看到有魚跳躍,但始終沒魚咬鉤,怎麼釣?

而之前有小魚咬鉤,但突然停止了,這種情況往往是大魚進窩了,雖然不一定會咬鉤,但也要及時跟換線組。#釣魚#以上是鯽魚剎手對魚不開口咬鉤,常使用的方法,希望對釣友們有所幫助。如果你們有更好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謝謝!(宣告:圖片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