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在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三月的一天,曲江池畔格外的熱鬧。因為,今年的新科進士宴,依舊例再次在這裡舉辦。

孟郊這一年也中了進士,他感到自己真是苦盡甘來了。這一年,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從小,他的家境一直貧困,早年遊歷了很多地方,卻都一無所獲。後來,他到長安來考進士。考了多少次呢?孟郊自己似乎也數不清了,反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失敗。

從最初的悲憤痛苦,到後來看榜後只有一片麻木的心情,一眨眼的功夫,幾十年過去了。而他的頭髮,也白了好多,臉上深深的皺紋裡,寫滿了這些年的失意。因此,他的面容看起來,要比他的實際年齡老許多。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孟郊打量著與他同席的幾位年輕的進士,他們都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都有清澈的目光,烏黑的頭髮,光潔的面板和紅潤的氣色。一看就知道,這些一帆風順的年輕人,都沒有品嚐過生活的艱辛與殘酷。

孟郊滿滿地倒了一杯酒,一口氣喝下。他看著自己嶄新的衣袖,想到自己客居長安後的這些年來,在浙江老家的母親,每年給他寄來的那些衣裳。那些衣裳細針密線,一針針都是白髮老母對遠方這個落魄兒子的思念哪。

孟郊曾經寫過一首《遊子吟》,樸素的詞句,感動了很多人。而今,他這個長年流浪在外的遊子,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一天。等到朝廷授予了他官職,他就可以迎養遠在浙江的母親,承歡膝下了。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酒宴熱熱鬧鬧地進行著,孟郊和其他新科進士們一起,排隊去拜謝了主持本次考試的考官們,又酬應了一番席上的公卿,便彼此推杯換盞起來。

在這樣熱鬧的氣氛裡,便有人高聲提議:“該請探花郎去訪名園,折名花了!”

席上的眾人聽了,都轟然叫好。

不知什麼時候興起來的規矩:每年的曲江進士宴上,要從新進士中推選兩位年輕又美貌的人,稱為探花郎,讓他們騎了駿馬,去長安城中遍訪名園,折取名花回來。長安城中名園的主人,非富即貴,對探花郎的要求,自然有求必應。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鮮衣怒馬,人花俱美。這實在是每年長安城中春日裡的一件盛事。

孟郊知道自己年紀太“老”了,相貌又平凡,這探花郎的人選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跟自己有關的,因此只是在席上喝著酒看著熱鬧。

一番評選推辭的紛擾之後,眾人推選了兩位年輕英俊的進士擔任探花郎。約一頓飯的功夫,他們回來了,懷中紅紅紫紫,抱滿了盛開的牡丹。這些牡丹全是名貴的品種,有姚黃、魏紫、緋桃、瑞蓮,等等。

眾人叫好,兩位探花郎笑著,將折來的牡丹分贈給席上的新進士們。孟郊也分到一朵深紫色的牡丹,足足有碗口大。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他欣賞著濃豔如絲絨的花瓣,想著這種深色牡丹,大多種植在豪貴人家的私苑中,向來昂貴無比,一朵可賣到千錢。

像他這樣貧寒的讀書人,平常哪曾見得著?想不到如今,他的手中便有一枝,供他盡情賞玩了!以後,像這樣的改變,他的生活中應該會越來越多吧?

孟郊越想越高興,他的頭也有點暈暈乎乎起來。也許是酒喝得太多了?

那邊,很多人已經開始嚷嚷著要作詩,正亂紛紛地叫從人去取筆墨來。孟郊忽然大聲說道:“浙江人孟郊,也寫成一首,願請諸位指教!”

說完,也不等其他人的迴應,便高聲吟道: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日看盡長安花丨唐詩故事

眾人聽了,紛紛叫好。孟郊得意地打量著四方,臉上透出一片潮紅。

跟孟郊隔著兩三張席面的席上,兩位中年進士聽了孟郊的詩,卻沒有叫好,只是彼此微微一笑。

其中一位小聲探問同伴:“閣下以為此詩如何?”

那人冷笑了一聲,低聲慢慢說道:“貧寒的人一旦躍了龍門,自然欣喜若狂,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此詩氣度窘迫,格局狹小。俗語說,詩如其人,這位孟郊先生,恐怕將來的仕途是不會順利的。”

後來,孟郊在仕途上果然如此人所說,只做過一任溧陽縣尉,貧困而終。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①,報得三春暉②。

【註釋】

①寸草心:指小草生出的嫩芽,又象徵兒女的孝心。寸草,小草。

②三春暉:春天的陽光,也象徵母愛。三春,泛指春天,指孟春、仲春和季春,是春季的三個月。暉,陽光。

【博聞館】

進士的年齡

科舉時代,對於進士的年齡並無規定。所以有些聰穎計程車人,往往早在青少年時期就進士及第。比如宋代的晏殊,中進士時十四歲,後來官居宰相位。明代的著名才子解縉則是十九歲中進士。

但是,對於大部分必須在科舉的金字塔中辛苦向上爬計程車人來說,等他們有幸到了進士這一級,早已耗費了青春年華。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周進,就是到了六十多歲才考中進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