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星知識|占星的起源與演變(三)

星知識|占星的起源與演變(三)

星知識|占星的起源與演變(三)

阿拉伯占星

約在西元五世紀後到十三世紀左右,因為歐洲連年的征戰,幾乎讓所有重要的文獻付諸戰火,而保留在教堂的著作也因為基督教的禁令沒人敢碰,許多重要典籍甚至因為皇帝的命令而被燒 毀,占星學的發展在這時候也幾乎完全停擺。在此同時,原本隸屬於羅馬帝國的埃及與小亞細亞地區成為阿拉伯人的天下,他們大量且快速地吸收了古典時期的學術,不僅將許多希臘文著作翻譯成為阿拉伯文,更在九世紀在巴格達城(Baghdad)建立圖書館,收藏西方古典時期存在亞歷山大城的書籍,占星術也因此進入了阿拉伯人的世界。直到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這些文獻才又從阿拉伯文譯回拉丁文並重回歐洲。而阿拉伯人對占星學的貢獻,不僅僅是儲存與翻譯典籍,在占星術的研究上也有著許多傑出的貢獻。

西元九世紀的阿拉伯哲人阿爾金迪(Al kindi),是將希臘羅馬文化介紹進入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人物,經由他的介紹,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世界觀也進 入了阿拉伯的文化當中,而他的弟子阿布馬謝(Abu-Ma‘shar,或稱 Albumasa)以及再傳弟子猶太人馬謝阿拉(Masha‘alla)由於熱衷於占星術、鍊金術與神秘學,也將希臘人的占星與神秘學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經由阿布馬謝的深入研究,更整理出了「阿拉伯點」(Arabic parts)的學說,成為阿拉伯占星術的一大特色。雖然根據占星學者們的硏究,阿拉伯點並非阿拉伯人首創,早在巴比倫的時期就已經有類似的觀念,托勒密的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但這並不能否定阿布馬謝的功勞,他的著作不僅是承襲佔典時期的占星學說,更回溯參考埃及波斯與迦勒底人的文獻,而經由他的整理,「阿拉伯」點才得以在占星術中開始被廣泛運用。

由於阿布馬謝的影響,阿拉伯的占星發展偏重於神秘主義,融入了埃及、波斯的神秘哲學和回教哲學,更使鍊金術與占星術產生更多交集。

中世紀占星學

在中世紀前後的一段時間,占星學受到基督教的鎮壓幾乎已經消失殆盡,只剩下黃道上的符號出現在中世紀所使用的歷法上,占星學在歐洲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藉著阿拉伯人的著作回到了歐洲,十二世紀阿布馬謝的作品《天文學入門》被翻譯成拉丁文進入了歐 洲,展開了占星學的另一個階段。

公元1125年波隆那大學(Bologna University)將佔星術列為正式的學科,可見得占星術逐漸在中世紀社會中發生一些影響。此時占星學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方向:以解釋出生圖對人影響的「決疑占星學」(Judicial astrology);以占卜為主的「時辰占卜占星」(Horary astrology);還有以預測自然界與社會大事件為主的「世俗占星學」(Natural and mundane astrolo-gy)。

到了十三世紀占星術逐漸回覆了以往的勢力,從許多文學著作中可以看見占星術的影響,而占星家也再度成為社會的寵兒。神聖羅馬帝國(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irnanicae)的費得烈二世(Friedrich II)在位時,身邊就常跟了一票占星家,最著名的就是他對米歇爾史考特(Michael Scot)的測驗,他要求米歇爾史考特猜他今天會從哪個城門出城,占星家把答案寫下後密封,要求費得烈二世出了城堡之後再開啟,狡詐的費得烈二世故意不走原本的城門,硬是在城牆上弄出個洞再從中走出來。

出了城堡之後費得烈二世開啟封條,上面寫著「國王今天將會從一個全新的出口出城。」米歇爾史考特也因此成為中世紀知名的占星師,並和另一位十三世紀備受貴族器重的占星師古多·波那提(Guido Bonatti)齊名。古多·波那提所寫的《天文學之書》(Liber astro- nomicus)是十三世紀相當重要的拉丁文占星著作,他本人也備受貴族們的器重,甚至要他在出徵時挑選岀吉時。

有別於米歇爾史考特和古多·波那提,在另一方面有些哲學家或是神學家也開始接受占星學,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了亞伯圖斯·麥克納(Albertus Magnus)與聖湯馬士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這對師徒,亞伯圖斯是十三世紀的哲學家,主要的硏究與論述是關於古典時期的亞理士多德學派,也因此對占星術有不少研究。他試圖減少佔星術的異教色彩,減低占星術與教會的衝突。他認為行星對於人間事物有一定的影響力,這當然是受到古典哲學當中「天上如是,人間亦然」的影響,並且認為受過正統訓練的占星師,能夠在上帝所允許的範圍內預測未來,並不會和自由意志相沖突。

文字整理自《占星全書》

————

Chapt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