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只有人類才是有感情的,而身邊其它的動植物,無論是花草樹木還是飛禽走獸,都不會有人類一樣的情感世界,更不用說人類說特有的“恩義”。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但是,古人對此可並不這麼看。

古人素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之說,在很多古人的眼裡,不管是天上飛的小鳥還是水裡遊的小魚,它們都有自己獨有的情感內心,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走進它們的內心世界,人們便能獲得“好朋友”一樣的情誼體驗。

據說,古時候有個叫孫良嗣的認,家裡世代都是種地的農民,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雖然不至於餓死,但日子也是過得挺拮据的。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但孫良嗣儘管家境不好,心地卻很是善良,尤其對飛鳥似乎情有獨鍾。或許,這也是孫家世代農民,內心深處最渴望能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的緣故吧。

孫良嗣愛鳥是遠近聞名的。只要看到有人抓鳥,如果你還在抓的路上,孫良嗣必定會在旁邊搗亂,大聲叫喊,搖動樹木什麼的,讓你一無所獲。

如果已經被人抓到籠子裡的小鳥,他也總會想方設法去“弄出來”,要不就是節衣縮食用錢去買,要不就是用自己做苦力的形式讓人放了鳥兒。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如果實在都行不通,孫良嗣甚至可以“偷”著去放了籠子裡的鳥兒。為此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白眼。

但孫良嗣除了愛鳥這個癖好之外,其它方面待人都是非常忠誠的。即使有人去縣官那裡告他偷盜(鳥兒),縣令查明內情之後也只是一笑了之。

隨著年齡的增加,孫良嗣從一個毛頭小夥到了滿頭白髮。雖然年齡增長了,可家境卻沒有半點改變,依舊還是家徒四壁。到了垂暮之年,甚至還沒有準備好棺木。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但老天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後事,到了時間也由不得你不死。

孫良嗣還是死了,死了倒是萬事俱灰一了百了,這一具臭皮囊總得找個地方埋了吧?

可孫家實在太窮了,窮得不但買不起棺材,甚至連請人挖個土坑的飯錢也沒有,不得已,只好找幾個人用一張爛席子卷著孫良嗣的屍體抬到了山坡上。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可就在孫良嗣的屍體放到山坡之後,天上忽然就飛來成千上萬的鳥兒,黑壓壓一大片,連天空都顯得小了很多。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好在一旁靜看。

只見天上盤旋的鳥群就像有人安排一樣,有序不亂地一隻只落下來飛到孫良嗣的屍體上。

原來,這些鳥兒的嘴裡都叼著一些泥土,小鳥飛落孫良嗣身上,就會把嘴裡的泥土給丟在上面,然後飛走。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前面的鳥兒剛走,後面的小鳥就下來了,就像人們排隊一樣,就這麼一頓飯功夫,孫良嗣就被鳥兒銜來的泥土給完全掩蓋了,還像模像樣地堆成了一個大墳。

人們目瞪口呆地看到這一切,心裡其實都應明白,這是因為孫良嗣一生愛鳥的緣故。

由於他一生都愛鳥如命,被他救護的小鳥不知道有多少。那些被救的鳥兒又有後代,幾十年之後,或許就真的成了一個龐大的數字。

《聊齋志異》:窮人愛鳥如命,死後沒錢下葬,鳥兒銜土來報

這個故事也就說明,即使是飛禽走獸,其實它們也有自己的情感,也懂得誰對自己好,更知道應該去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

就像孫良嗣這樣,雖然死後沒錢下葬,這對古人而言是最大的悲哀。但鳥兒們也懂得讓自己的恩人不至於落得這麼悲慘的結局,於是便自發地銜土來報。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