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學科地位滑坡引爭議 是否對英語Say no?

學科地位滑坡引爭議 是否對英語Say no?

圖為學英語的中國學生。

2021年教育圈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伴隨著“雙減”政策落地,有關取消英語學習的爭議極為引人關注。

英語作為中小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向,一直佔據著很高的學科地位,與語文、數學組成主科“三巨頭”。也因此,英語學習一直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但近期,“取消英語學習”的呼聲卻日漸高漲,除了北大學者郭洋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上海小學取消期末英語書面考試的操作更讓人感受到“英語地位”正遭遇山體滑坡式下降。

為什麼要對英語“降維打擊”?郭洋給出的理由是:“高考英語會加重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公平,而取消高考英語,對農村孩子來說是件喜事。”在他看來,在中國,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英語師資力量相差很大,農村孩子接觸英語時間短,老師的缺失導致他們從“起跑線”上就輸給了城市學生,無法實現教育公平。浙大網紅教授鄭強則公開表示:“英語浪費我國青少年太多時間,日本著名作家一輩子沒出過國依舊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一些聲音認為,許多學生在走入社會後根本就用不到這門語言,除了特定對英語有要求的崗位外,在中國發展對英語的應用需求並不多,因此“英語難學,但是又不能不學,所以感覺壓力特別大”成為了許多學生的無奈。

不少外媒也指出,弱化英語學習是不是要“遠離世界”?事實上,中國並不是對英語本身Say no。

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英語被近60個國家作為唯一或主要官方語言,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學英語。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都需要走出去,學習英語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重要一步。另外,語言也不僅僅是一項交流工具,還是文化交融的重要橋樑。許多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的西方人就在積極學習中文,想到中國發展。就像澳洲中文老師Wendy所言:“澳洲學生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希望學好中文之後到中國看看,如果能在中國工作就更好了”。英語則能帶給中國人看世界的不同角度,讓東西方文化、技術、學術能夠更好地交流、理解和互鑑。

而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同時,民眾也掀起學習英語熱潮,英語水平不斷提升。英孚教育釋出2020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顯示,全球100個母語為非英語的國家和地區的成人英語水平,中國英語熟練度全球排名第38位,處於歷史最佳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外資企業工作、在國際舞臺發表演講、在國際機構擔任職務……其間展現出的不僅僅是中國人越來越高的英語水平,還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與世界接軌的能力等。

但同時,中國人英語學習的“應試教育”與“全民模式”也遭到詬病。因此,中國對英語學習的調整主要是針對全體學生的統一模式上,而並非對英語Say no,更不是與世界“隔離”。

學好一門語言,需要建立在自願和興趣上,英語可以作為選修課程,為有興趣和未來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課程,學校也定期用靈活多樣的模式考察英語學習,但不作為硬性考核指標。日常學生們還可以透過閱讀英文讀物、觀看英文影視作品、聽英文歌曲、結交外國友人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以不考英語的上海小學為例,這座國際大都市本身就是英語教學的高地,完全不需透過增加學生的負擔來學習英語。因而,減輕學生因為學習英語帶來的壓力,並非忽視英語學習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