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作者|

陰陽,是中國文化中非常普遍也是尤其重要的的一個概念。

《黃帝內經》上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也就是說,認識了陰陽,就相當於瞭解了世界的要點。

不過,要認識陰陽,可沒那麼簡單。

比如,“陰陽”是什麼?“陰”與“陽”之間有什麼關係等等。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那麼,今天人體工程學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陰陽”。

1

“陰陽”是什麼?

“陰陽”是中國古代的哲學體系,它彰顯的是中國古人特有的智慧。

千百年以來,我們一直接受著“陰陽”觀念的影響,它也早已成了中華文化的標誌性代表了。

“陰陽”是什麼呢?

從字面上看,陰陽是由對立的陰性質與陽性質共同組合而成的統一整體。

而單從字義上理解,其實它只是用“陰”與“陽”組合表達“對立統一”的思想。

不過實質上,可沒那麼簡單。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

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

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左右等,以便於用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總之,物物皆有陰陽,不可割裂,陰陽必相互依存,萬事萬物中都包含陰陽的特性。

那麼,陰與陽之間具體有哪些關係呢?

2

“陰”與“陽”之間有什麼關係?

說到“陰陽”,這兩者之間到底存在著哪些關係呢?

有以下四種:

陰陽互體

“互體”指的是雙方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存在。

通俗地講就是有了地的概念才相對有了地之上的天的概念。

反過來,天是指地上的天,沒有了這個天也就沒有了與之對應的地。

天是因為地的存在而存在,地是因為天的存在而存在。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陰陽對立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了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

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

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陰陽互根

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在人體工程學看來,“陰陽互根”是指陰陽各方均以對方的存在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條件。

即一方存在,另一方也必然存在;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存在。

陰陽互根關係揭示了事物或系統的陰陽不可分離性。

萬事萬物雖分陰陽,但陰陽本是一體。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陰陽互根是確定事物或系統屬性的依據

事物或系統的陰陽屬性不僅取決於其差異性,還取決於其統一性,即相互關聯性。

如果事物或系統不具有相互依存的關聯性,就無法顯示其陰陽屬性。

●陰陽互根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

因為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陰陽缺少任何一方,則另一方不復存在,所以事物或系統的易變二者缺一不可。

●陰陽互根是陰陽相互轉化的內在根據

因為陰陽代表關聯的事物、系統或其內部對立的兩個方面,所以陰陽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可以向對方轉化。

陰陽相互轉化是以其相互依存、相互為根關係為基礎的,沒有這種關係,則不存在向對方轉化的可能。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陰陽化育

“化”即“轉化”,“育”為“孕育”,“陰陽化育”說的是,“陰”可以轉化(孕育出)為“陽”,“陽”亦能轉化為(孕育出)“陰”。

古人說:物極必反。“陰”在向“老陰”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正在一步步地向著“陽”轉化;

同時,“陽”在向“老陽”的發展過程中,其實也在慢慢地孕育著“陰”。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3

尾聲

陰陽學說對後中國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離不開陰陽之說。

而對於陰陽,其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

“陰”與“陽”的關係,你知道嗎?

在人類生活中,處處也離不開“陰陽”。

如一個人的快樂,一個家庭的幸福……都離不開陰陽兩種力量的交融。

比方說,男女之間的不相合、不相融,就是違背了陰陽之道,進而生活就會不順,家庭就會不美滿。

所以,你意識到陰陽之道的重要性了嗎?

下期我們來講講有關“男女性行為的陰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