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曾國藩: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中國有一個成語,名叫“具眾威儀”,威儀,說的就是“規矩”。世間千秋,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人亦有一套規矩。

曾國藩在修身上給自己立下了十二條鐵律,可以歸結為三句話:

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掌握人生三條規矩,世間道路一順百順。

01

凡事勤

知乎上曾經有人提過這樣的問題:你聽過最心酸的一句話是什麼?

網友回答,深深地觸動過我的心:

我本可以。

寥寥四個字,深藏多少無可奈何的遺憾。

匆匆半生,驀然回首時,又會有多少後悔,感慨當年立下的目標和誓言,一個也沒有完成。

其實,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無非就是一個字:懶。

曾國藩: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曾國藩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無論是修身自律,還是成家立業,“勤”都是不二法門。

早年的曾國藩就是一個經典例子,他歷經七次科舉,屢試不第。他便是頂著這副“笨樣子”,堅持不懈,每天努力一點,爭取進步一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三十歲位極人臣。

曾國藩不僅以“勤”字要求自己,他也同樣要求後代子孫。

所有曾氏子孫必須自己灑掃,從小杜絕他們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正如魯迅所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這世間,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萬條,但無一例外都要用“勤”字來鋪路。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凡事肯花時間,下功夫,多勤奮,笨鳥都有起飛時。

曾國藩: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02

話不多

《詩經》:人為之言,苟亦無信。

在古人看來,遇上任何人,都能攀談一句,說上一嘴的人,他的話不值得相信。

人總要說話,但更重要的是聽人說話。

聰明的人,往往“少言寡語”。

《論語》裡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孔子的弟子南容在拜師之前,常常口無遮攔,因為三言兩語與人發生爭執的事情屢見不鮮。

後來孔子說,倘若你改掉嘴上的毛病,定能成才。

於是南容就開始誦讀《詩經》,尤其是《抑》上這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可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汙點還可以把它磨掉,但說話不謹慎而出錯,卻無可挽回。)

他將這句話掛在床頭,日夜背誦並且告訴自己要謹言慎行,後來果然改正了嘴上的毛病,並且還迎娶了孔子的侄女為妻。

因為,在孔子看來,

一個謹言慎行的人是可以託付,值得終身依靠的人。

曾國藩: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曾國藩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在現代社會中,語言表達本身就是社交的重要手段,但是話出口需要注意方式,少說急話,少講大話是一生成功的基礎。

03

懂換位

近代著名商人胡雪巖,事業最成功的時候,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

他的成功不單單與他聰慧的頭腦相關,更重要的是與他的人品有關。

胡雪巖在做學徒的時候,就時常將自己的飯菜分與一些跟街邊的野貓野狗,他也會拿出一半的工錢救濟街頭巷尾的孤寡老人。

在他成功後,面對有人上門求助,他也經常不問原因,慷慨解囊。

他說:

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曾國藩:凡事勤,話不多,懂換位

正所謂:善人者,人亦善之。

好人品,心存善良,懂得換位,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好的招牌。

這個時代,真正懂得“換位”的人少之又少。

我們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周圍的一切。卻忘記了,我們不過是芸芸眾生的一個,是浩瀚宇宙間的一粒微塵。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世界也不會圍著我們旋轉,我們與周圍的一切沒有不同。

懂得換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當我們明白自己身在何處,又價值幾何,就能明白,換位,不是簡單的處境交換,而是用心相交,用心感悟。

人生無常,事事蹉跎。生命變換,永不停歇。

做人,要在既定的範圍內,做出有意義的事情,遵循人性的規律,實踐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