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平頂山香山寺,觀音菩薩證道處!

妙善公主先在白雀寺修行,其父楚莊王火燒白雀寺,她逃到香山,建寺繼續修行。後為救父病,妙善毅然舍手舍眼,最終修成正果,成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此後,香山寺香火鼎盛,成為觀音信仰者的朝聖之地。妙善公主在香山證道成為觀音菩薩的傳說,早在佛教興盛的北魏宣武帝景明至永平年間(500-512)就開始流傳。到唐武德七年至貞觀九年(624-635),在終南山靈感寺修行的道宣律師,與天神對話,被告知稱香山即大悲菩薩成佛之地。道宣律師的弟子義常,追記道宣律師生前口授的《香山大悲菩薩傳》,以文字形式流傳於世。

平頂山香山寺,觀音菩薩證道處!

香山寺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始建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距今已有1800多年。相傳東漢年間,印度貴霜王朝僧人支法度來華,雲遊到今平頂山寶豐縣時,見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酷似印度的香山,便在這裡建起“香山精舍”,坐禪修道,並把火珠山改名為香山。西晉元康初年,“香山精舍”更名為“香山菩薩寺”,簡稱香山寺。歷史上的平頂山香山寺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東漢時期的佛寺,受古印度佛教建築風格影響較大。古印度佛教建築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塔居中央,四周以僧房組成方形的院落。

平頂山香山寺,觀音菩薩證道處!

香山寺建成後,歷經多次重修,但不管寺內殿宇堂閣的佈局怎麼變化,塔居中央的特徵始終未變,這從一個側面顯示了香山寺悠久的建寺歷史,也為研究漢代寺院建築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標本。據文獻記載,宋、金、元、明時期香山寺的規模不斷擴大,明代時達至鼎盛。明天順二年(1458),英宗敕賜“香山大普門禪寺”匾額。此時,香山普門禪寺有下院16處,僧眾數千人,分佈在周邊數個州縣,在全國佛教寺院中影響巨大。香山寺是佛教曹洞宗重鎮,在佛教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古往今來眾多高僧大德和社會名流的認可。歷代文人遊覽香山寺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平頂山香山寺,觀音菩薩證道處!

如今的香山寺,已落成的觀音大悲正殿,殿宇恢宏、典雅。殿內中央的千手千眼大悲觀音聖像,高17。8米,寬12。6米,總重40噸,由整棵千年香樟木雕刻而成。殿內同時還安放有32尊由香樟木雕刻、高3。4米的觀音應身塑像。寺中有三大鎮寺之寶,歷經千年而儲存至今,彌足珍貴,即:唐代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宋代觀音大士塔和香山大悲菩薩傳碑。其中觀音大士塔是北宋熙寧元年(1068)宋神宗敕賜重建,為八角九級樓閣式密簷磚塔,造型樸實大方,巍峨雄渾,為全國僅存的39座宋塔之一。塔下葬有觀音菩薩原身妙善公主舍利,塔內現存唐代的千手千眼大悲觀音菩薩像和香山大悲菩薩傳碑。

平頂山香山寺,觀音菩薩證道處!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