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心理學中的許多詞彙,其實在被創造之初,完全是作為中性詞存在的。它們被用於解釋某種現象、概括某類行為。

只是這些中性詞彙在人類社會中被人類的群體性行為影響,導致其在大多數時間內都被指代某種正面或負面行為。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譬如“依賴”這個詞,它本身是一箇中性詞,畢竟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會對某人、某事、某物產生一定的依賴,這是人類寄託情感的體現。

而在當代社會中,“依賴”卻因為某些人的行為導致其在大眾眼中逐漸演化為了一種負面詞彙。大多數時候,“依賴”都與不獨立、懶惰等詞彙聯絡在一起。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其實“依賴”本身無錯,這是一種正常的人類情感。然而,凡事都要有個“度”,即底線。一旦超過了那個“度”,很多情感都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麻煩。

比如在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中,女主人公坂井玉子就是一個擁有“過度依賴情結”的人。她在東京完成了大學學業後返回了家鄉——一個平凡的小鎮。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然而,她沒有像其他大學生那樣回去建設家鄉,而是在回家後成為了一個整日無所事事、懶散度日的“家裡蹲”(即成天待在家中,不從事生產勞動的成年人)。

玉子不想闖蕩外面的世界,因為家中還有父親可以依賴,所以她可以安心地躺在家裡。父親心疼女兒早年和離異的他過了苦日子,所以對玉子也是多有放縱。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當然到最後,玉子自己還是醒悟了過來,最終鼓起勇氣,擺脫了家裡蹲生活,走向了新生。

在電影中,玉子展現出了一種非常典型的過度依賴心理的表現,即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因為在社會上,一個人可以依賴的人是非常少的,通常都是父母、伴侶與朋友。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其中又以血親(父母)為最多的目標。患有“過度依賴心理”的人往往第一目標就是自己的父母。在大多時候,父母因為出於對孩子的愛(或愧疚等情感),會比較容易同意成為他們的依賴物件。

就像玉子對父親那樣,在玉子心中父親就是自己永遠的後盾,所以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向父親索取一切。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同樣地,許多人和玉子一樣,自覺看破了生活的本質,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也因此他們喪失了直面現實生活的勇氣。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玉子那樣最終有勇氣走出家門,很多人的生活充滿了頹廢,心靈被惰性籠罩,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去了一生。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除了自身心理原因外,其實社會科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越來越多“過度依賴情結”的出現。

擁有這種情結的人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待在家中(或自己的房間裡),電子裝置不離手,大多數人會選擇在虛擬世界中。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比如玉子就是每天睜眼就是看電視,一看一整天,而除了電視外,手機、平板等電子裝置也是很多人不會離手的。

這裡並不是要把一切都往電子裝置上推,畢竟即使沒有它們,擁有這類情結的人也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一般來說,擁有過度依賴情結的人背後都有溺愛他的家長。玉子的父親因為對女兒心存愧疚而放任女兒的家裡蹲行為,而父親的這種行為又無疑助長了玉子的這種心態。

對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攬的行為無疑會讓孩子產生自己可以一輩子依賴父母的想法。此外,這類人通常擁有較差的主觀能動性,說好聽點就是“佛系”,但他們的佛系是建立在依賴別人的基礎上的。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那麼,“過度依賴心理”應該如何消除呢?首先就是減少與電子裝置,說直白點就是虛擬世界的聯絡。

電子裝置從某種程度上確實是“過度依賴心理”的推手,它們本身無錯。但是作為人類我們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沉迷其中。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可以每天設定定時關機,在睡覺前不玩手機,很多app也開發了限時功能,這一切都是在幫助人們進行防沉迷。

其次就是展現出獨立生活的決心。很多孩子其實本身沒有過度依賴情結,他們其實很想獨立,但又不敢“忤逆”父母,於是只能隨父母擺弄。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這類人需要勇敢說出自己想要獨立的想法——當然這是針對還有獨立意識的人。

那麼作為被依賴的一方,遇到了家裡蹲前期的玉子那樣完全在她身上看不見任何改變苗頭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是果斷地拒絕對方的依賴要求。一旦依賴心理遭到了破壞,就會促使他們不得不獨立起來。

也許這有些殘忍,尤其是當看見自己愛的人不得不去面對外面的風雨,跌得頭破血流,但這就是人生。

《不求上進的玉子》:過度依賴也是一種“病”

過度依賴心理對人的成長是沒有益處的,人也無法一輩子靠依賴別人活著,父母會老去,伴侶會離開,朋友也會有自己的生活,最終還是要自己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勇敢直面生活。

這樣的一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