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誰沒有鬧過尷尬事呢?年輕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尷尬中慢慢成熟的,詩聖杜甫也不例外。

公元736年,24歲的杜甫為了探望父親,來到了兗州。在兗州,他結識了一位叫張氏的隱者。杜甫為張氏寫過兩首詩,其中一首,就記錄了杜甫初次拜訪張氏時的尷尬事。

究竟是什麼事呢?杜甫又為什麼要寫這首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一、詩人認為張氏很孤獨

1、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春日的山中,你孤獨無伴,唯獨我來求訪於你;丁丁的伐木聲使山林更顯幽靜。

這兩句介紹了詩人拜訪張氏的背景,看起來很簡單,但內容很有意思。

首先,詩人為什麼斷定張氏會感到孤獨?

因為“春山”兩個字,春天到了,萬物齊發,一片熱鬧的景象,而張氏獨自隱居在山林,所以詩人按常理推斷,張氏應該很孤獨。

但很明顯,這只是詩人的猜測。

其次,詩人為什麼要去拜訪張氏?

因為“春山無伴”,詩人認為張氏很孤獨,他想去陪張氏聊聊天,以減輕張氏的孤獨。

再次,詩人為什麼要寫“伐木丁丁”?

這四個字包含了三層意思:

(1)詩人進入山中,確實聽到了伐木的“丁丁”聲,因為山中沒有其他人,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是張氏在伐木;

(2)巧妙地運用了典故,語出《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從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渴求朋友到訪的聲音。

(3)“伐木丁丁”,更加反襯出山林的幽靜。

正是因為以上三點,所以當詩人聽到了伐木的丁丁聲,他不僅可以透過聲音清晰地判斷出張氏隱居之所的方位(注意,這是在為尾聯的“迷出處”做鋪墊),同時他還感受到了張氏對他到訪的渴望之情。

您看,詩人認為張氏很孤獨,所以特意前來拜訪,當他聽到伐木的丁丁聲,更加確信張氏正渴望他的到來,所以他按照伐木聲,尋找了過去。

他在途中還遇到了什麼呢?我們繼續讀頷聯。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二、詩人認為他送來了溫暖

2、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澗道,山澗通道。林丘,隱居之所。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走過殘餘寒氣的山澗通道,穿過石門,終於在傍晚時分到達了隱居處。

這兩句是描寫路途中的情景。

先看“澗道餘寒歷冰雪”。

現在已經是春天,但是澗道上仍然有冰雪殘留的寒氣,這說明了兩點:

(1)張氏的隱居之所很幽深,這也是在為尾聯的“迷出處”做鋪墊;

(2)山林比較寒冷。

再看“石門斜日到林丘”。

“到”字,也暗含了兩層意思:

(1)詩人在傍晚時分到達了張氏的隱居之所;

(2)斜日,也與詩人同時到達了張氏的隱居之所。

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寫“斜日”?

頷聯這兩句運用反襯的手法,用“冰雪的餘寒”來反襯“斜日的溫暖”。

而“斜日”又是與詩人同時到達了隱居之所,這裡又運用了暗喻的手法,用“斜陽”暗喻“詩人”,所以這兩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山林中本來很寒冷,但是詩人帶來了溫暖。

透過對前兩聯的分析我們知道,詩人在心裡認為張氏很孤獨,而張氏也渴望他的到來,同時他還認為自己實實在在帶來了溫暖。

那麼,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我們繼續看他們見面後的情況。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三、其實張氏無慾無求

3、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

金銀氣,《南史》載梁隱士孔祐至行通神,嘗見四明山谷中有錢數百斛,視之如瓦石。樵人競取,入手即成沙礫,金銀氣殆是類耶。

遠害,避免傷害。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不貪財,夜間方能識得金銀之氣;避免傷害麋鹿,早上才能欣賞到麋鹿在身邊閒遊。

這兩句話可以看成是詩人對張氏的評價,也可以看成是張氏對詩人說的話。

張氏沒有貪財之心,所以他才能看到金銀氣;他沒有傷害麋鹿之心,所以麋鹿才會在他身邊。

透過這兩句就可以得出一個關鍵結論:張氏無慾無求,但是他的內心反而能感覺很富足。

這個結論又反映出一個尷尬事實,既然張氏無慾無求,內心富足,那麼他自然也不會感到孤獨,更不會期盼朋友來訪,這就完全顛覆了詩人之前的判斷。

詩人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我們繼續讀尾聯。

四、詩人很尷尬,也很服氣

4、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杳然,無影無蹤。虛舟,無人駕御的船隻。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來時的興致杳然無蹤,而且我迷失了來時的路;面對著你,我懷疑自己正乘坐在無人駕御的船隻上,隨意漂浮。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這兩句很不好理解,我們仔細分析。

首先,詩人為什麼會“乘興杳然”?

我們想一想,詩人為什麼而來?他覺得張氏孤獨,所以來陪伴張氏。

但是現在他知道,張氏根本沒有感覺到孤獨,也不需要他的陪伴,所以詩人感到非常尷尬,原來伐木聲根本沒有渴望他來訪的意思,斜陽的溫暖也不是他帶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作多情,來時的興致自然也就無影無蹤了。

其次,詩人為什麼會“迷出處”呢?

原因有兩點:

(1)頷聯告訴我們,張氏的隱居之所很幽深;

(2)詩人之所以能順利來到這裡,是因為聽到了伐木聲,但現在他才發現,伐木並不是為了引導他,他只是誤打誤撞走進來的,所以他才感覺到迷失了來時的路。

再次,詩人為什麼感覺像在“泛虛舟”呢?

因為詩人本來是帶著目的來的,結果看到張氏無慾無求、內心富足,之前的想法實在幼稚可笑,頓時就在心中煙消雲散,無影無蹤。他忘記了自己是怎麼來的,也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而來,就像乘坐在無人駕御的小船,沒有目的,隨意飄流,結果無意中飄到了張氏跟前。

詩人之所以能到達這種忘我的狀態,原因就在於張氏的無慾無求和內心富足給了詩人非常大的震撼。這也是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

青年杜甫拜訪隱者,本以為是送溫暖,沒想到對方是高人

五、整首詩的脈絡梳理

首先,詩人以常理推斷,春山裡的張氏很孤獨,並巧用典故,表達張氏渴望有人到訪;

其次,透過反襯和暗喻的手法,表達詩人帶來了溫暖;

然後,見到張氏以後,詩人才發現張氏無慾無求,內心富足;

結尾,詩人很尷尬,原來是自作多情,隨即又被張氏的心態震撼,之前的想法頓時無影無蹤,達到了忘我的狀態。

以上就是這首詩的脈絡。

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寫這首詩目的是為了突出張氏無慾無求和內心富足的心態,但是他並沒有直接圍繞張氏來寫,而是著重描寫了自己與張氏見面前後的心理變化,而自己心理變化的原因正是來源於張氏。

這種從側面著筆來表達主題的構思方法,非常含蓄,耐人尋味。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青年時期的杜甫雖然還不夠成熟穩重,也鬧出了尷尬事,但是他正在透過增加閱歷,一點一滴積累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讓我們一起來見證杜甫的成長,體會他的更多不平凡之處吧,我們明天接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