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傅首爾假裝堅強的背後,源於一個內在小孩的傷痛

對於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傅首爾在自己微博上分享小時候為了見媽媽一面,喝下洗潔精的經歷,看了讓我無比心痛。

由於小時候的她,沒有感受過溫情,也不知道被媽媽攬在懷裡親一口是什麼感覺。長大後的她,和性格迥異的不同男生談戀愛,但都無疾而終。

因為她打心底裡,根本就不敢相信愛情,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愛情。被傷害過的她,心裡總有一個受傷哭泣的小孩,寧願假裝堅強,也不願意展露自己脆弱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施琪嘉教授所著的《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提到過一個案例,有一位男性來訪者每次戀愛時間都不會很長。短的只有幾周,長的也不過6個月。當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因為我害怕被拋棄,每次當我跟別人發展出親密關係時,就有一個聲音說‘這個人要拋棄我了’。”

原來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把他留在老家去南方打工了。當他5歲的時候父母才回家,而且帶了一個兩三歲的小妹妹。妹妹穿著漂亮的衣服,被精心打扮著,而他卻穿的灰頭土臉。他心裡想,父母跟妹妹在外面一定生活的很好。

過完年父母又要帶妹妹去打工了,他一路追到村口拉著父母的衣服,要求父母也帶他出去。在北方凜冽地寒風裡,他的耳朵早就起了凍瘡。但是父親沒有發現,還很粗暴的擰著他的耳朵讓他回家,當時他的耳朵就裂了一大塊。這種深深的創傷記憶影響了他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在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過傷,沒有療愈的童年創傷,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一樣,它就會一直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個陰晴不定的孩子,會讓成年後的我們依然陷入創傷的泥潭裡無法自拔。影響著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家庭,讓我們不停的重複創傷的模式,陷入無限惡性迴圈。

其實,療愈童年創傷,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難,施琪嘉教授,人稱“施大爺”,是中國首批國家註冊心理督導師,集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神經科醫生三重身份於一身。

傅首爾假裝堅強的背後,源於一個內在小孩的傷痛

在所著得《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中,施教授用30堂課的形式,以很多生活中典型的案例和常見的現象,透過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內在小孩為主線,提出“

看見

內在小孩受傷的原因在於需求沒有被滿足。小孩子從出生起,對世界的認識是缺乏安全感的,於是以哭鬧的方式喚起家人對自己的關注。這個時候,如果他的需求都能夠得到及時的迴應,他就會覺得比較安心,安全感也會慢慢建立起來。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儘量無條件滿足孩子,但這這並不等於溺愛,而是迎合孩子當時的心理狀態,滿足的正是內在小孩提出的種種要求。

內在小孩的健康成長,需要足夠的信任、接納,以及足夠的愛。

相反,如果在孩子提出訴求的時候,常常被忽視,或者擔心過度給予而不加理會,那個沒有得到滿足的小孩,其內在小孩可能會朝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糟糕的內在小孩”

這種“糟糕”是雙向的,因為TA的內心沒有建立起安全感,會覺得這個世界是不友好的,因此會變得“麻煩”,可能常常生病、喜歡哭泣,總之會帶來“麻煩”的事情,對於照顧TA的人來說比較耗費心力。

“安靜的內在小孩”

看起來安安靜靜,不吵不鬧,特別“聽話”,可能這是一部分家長期望看到的樣子,覺得這樣的小孩很好啊,可是,在小孩的心理TA已經對這個世界失望了,TA喜歡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喜歡與人交往,會變得孤僻。

傅首爾假裝堅強的背後,源於一個內在小孩的傷痛

書中說:

如果你在孩子早期能允許自己被孩子當作工具無情地使用,孩子長大以後,當你年老時,他就會對你充滿感情。

看見不同時期的內在小孩,並對他溫柔相待,那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相信人間是愛的,從而用他的愛予以回報。

共情

如果說“看見”是需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共情”則是要知道給予的是不是符合孩子的需求。

書中有個特別好的故事,兩三歲的孩子在沙坑旁爬樓梯,3種不同型別的媽媽給出3種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看到孩子爬樓梯,馬上過去把孩子抱走,說這個太危險,不能爬。這個媽媽會緊盯孩子的一言一行,不讓孩子越雷池一步,是過度敏感的媽媽。

第二種,孩子已經快爬到頂了,要摔下來了,她還在旁邊跟別人聊天,根本沒注意到孩子的情況,這是疏遠的媽媽。

第三種,看到孩子往上爬,邊跟別人講話,邊用餘光看著孩子。爬到一定高度,她就過去扶著孩子,並鼓勵孩子繼續,這就是恰當的方式。

很多時候,家長習慣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自以為給予的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其實,家長並沒有感受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本書中詳細講述了內在小孩的五種需求,“愛”、“陪伴”、“誇獎”、“玩耍”、“道歉”,以及這些需求未被滿足所造成的負面情緒“恐懼感”、“羞恥感”、“被拋棄感”、“空虛感”、“哀傷感”。

傅首爾假裝堅強的背後,源於一個內在小孩的傷痛

改變

如果你的成長環境中讓你所有的需求都被滿足了,那麼你真的是個幸運兒,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錯失了太多的需求,如今我們已經長大,那個內在小孩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中,內在小孩會產生特定的情緒,這與我們早年經歷有關,但我們更要問一句“怎麼辦”,要對現在和未來負責,過去的經歷無法扭轉,療愈的過程在於自我改變。

恐懼的內在小孩,導致我們動不動就焦慮,我們對未發生的事感到焦慮,對事物的發展方向總是往壞處想。

羞恥的內在小孩,讓我們總感覺自己很丟臉,我們缺乏自信,唯唯諾諾,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很低,總有一種被害人的感覺。

被拋棄的內在小孩,使我們有種隨時被拋棄的感覺,因此我們害怕親密關係,會主動製造拋棄與被拋棄,很難與人有親切感。

空虛的內在小孩,讓我們和別人相處時相當的無趣,會讓人覺得我們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識、書本知識、一些該有的人生經歷。

哭鬧的內在小孩,對細節及周圍的環境高敏感,缺乏足夠的愛、信任和安全感。因為只會用簡單的哭鬧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讓很多人覺得很難和我們相處。

上述就是書中所說的內在小孩的五種情緒,它們會衍生五種價值信念: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不喜歡、不認同。在我看來,這些價值觀同時出現在了現在很多人的身上,溯本追源就是內在小孩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

傅首爾假裝堅強的背後,源於一個內在小孩的傷痛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書中講到既然有情緒就不應該被壓抑,看見內在的小孩,釋放負面情緒,被摧毀的價值信念,透過提高自我價值來重新塑造。方法有很多,比如挖掘自己潛能,利用自身的優勢等。但是最有力量的是,用現在的自己安慰過去的自己。

改變向內開始,正如海明威有這樣一句名言: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內在突破有多麼的重要,也能夠看到生命的神奇和無限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