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後宮三千都怨恨她,可是她卻生不了孩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後宮三千都怨恨她,可是她卻生不了孩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翻開史書,走進東漢,有一位女子,被古代史學家讚譽:“執持朝政非為一己之私,焦心勤勉,自強不息,排憂解患,惟為國家大事。”她就是東漢和熹鄧皇后鄧綏,如果不是身為女子,她會是國家棟梁;如果不是嫁與帝王家,她的一生會更加幸福圓滿。

回顧鄧綏的一生,從成為皇后,到成為臨政聽朝的太后,充滿傳奇。

後宮三千都怨恨她,可是她卻生不了孩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鄧氏家族在東漢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鄧綏的祖父鄧禹曾隨光武帝起事,進獻“圖天下策”,是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出生在這樣的家族裡,鄧綏註定了會入宮選秀,就憑家底也可以榮寵後宮,更何況,她自小詩書禮樂,樣樣精通,相貌更是百裡挑一。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鄧綏的父親在她入宮之前離世,鄧綏請願守孝三年,三年後,鄧氏女孝名滿天下,時年十六,隨眾女子一起入宮,冊封貴人。

在入宮很長一段時間裡,漢和帝都沒有臨幸過鄧綏,甚至在鄧綏等女子入宮之前,漢和帝就立陰氏為皇后,他的心裡,那時候只有那個善於書法的女子,她溫婉一笑,就化了他心中的寒雪。

當然,即使如此,鄧綏還是迎來了漢和帝的寵幸,史書對於愛情,總是記載不多,但無外乎是漢和帝敬於她的孝道,朝夕相處裡,又驚於她的才華,慢慢的,他冷落了皇后,給了鄧綏更多寵愛。

後宮三千都怨恨她,可是她卻生不了孩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帝王之愛,最好的並不是獨寵一人,而是雨露均霑,漢和帝不懂,但是鄧綏懂,在她最為得寵之時,她開始拒絕召幸,可越是推辭,她越是獨秀後宮,以至於,皇后陰氏用巫蠱之術詛咒她,漢和帝大怒,廢其後位,同年冬天,鄧綏立為皇后。

鄧綏榮尊後位期間,崇尚簡樸,對於前朝干預不多,也沒有利用自己的身份謀取家族利益,和漢和帝琴瑟和鳴,賢名遠播。

漢和帝體弱,在子嗣上緣分淺薄,鄧綏懂醫術,盡心盡力為他調養,與此同時,挑選年輕貌美的女子充裕後宮。

王興元年,和帝駕崩,立生下不足百日的劉隆為皇帝,鄧綏尊為太后,臨朝聽政,在她的治理下,即使年年災害,東漢的經濟仍然煥發出生機,最為難得的是,她平衡好了外戚,宦官和朝廷的關係,沒有一方獨大。她採納進言,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幷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事,對羌人轉變以赦免戰俘、安撫和談的政策,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以平息。

從妻子到政治家,她從一個身份轉到另一個身份,歷史給予了她高度評價,可是當她的一生如書卷展開,一點點讀來,除了傳奇色彩,還有的是悲涼。

根據史記記載,鄧綏五歲的時候,祖母給她剪頭髮,誤傷鄧綏前額,鄧綏忍痛不吭聲。別人看到的感覺奇怪就問鄧綏,鄧綏說:“不是不痛,太夫人憐愛我為我斷髮,不忍傷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大概,從那時候起,鄧綏的性格從她幼年時就定了——隱忍。

後宮三千都怨恨她,可是她卻生不了孩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她真的願意入宮嗎?大概是不願意的,她能讀《史書》,十二歲通《詩經》、《論語》,這樣的悟性,難道會不懂,那冰冰冷冷的皇宮除了讓無數女子懷怨老死,根本不可能有真實的幸福,可是,她得去,她要忍受以後無盡的冰冷,因為她的家族需要她入宮,尤其是,在她父親死後,家族沒了主心骨,她更需要入宮得寵。

她真的願意為後嗎?寵愛至極,就意味著三千女子的怨恨都衝著她一個人而來,更重要的是,她必須更加大度的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是她沒有選擇,命運給予了她家族的榮光, 就得讓她揹負不一樣的命運,無奈和怨恨都只能讓她打落牙齒和血吞。

她又真的擁有過幸福嗎?除了權力,或許她的一生,真的沒有擁有過愛吧。

鄧綏家族人數龐大,加之在前朝勢力盤根錯節,漢和帝寵幸她,但是她一生無子,作為一個懂醫術的人,不可能調養不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生育,除非是,皇宮裡別的小手段讓她沒有孩子,而背後的人,不言而喻。

以鄧綏的聰慧,她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她不能說什麼,只能給丈夫挑選別的女子,讓她們生下孩子。她對於漢和帝,大概就是一個可以寵幸,可以寵愛,但是終究不能放心去信任的人吧。

鄧綏是令人心疼的,少年太后,稍不留神就是把東漢推入了萬丈深淵,她的一生,一直就像一個男子,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惜了她的才情,終究還是沒有給她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