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鱗次櫛比的章安老街

是章安的一道風景線

狹長的街道東西延伸,粉牆黛瓦,老字號的招牌依稀呈現。百年老店國藥方萬盛永盛號、黃裕泰當鋪、洪氏貞節牌坊等,無不顯出章安久遠的文化遺存。如今老街正在改造中,外圍一圈圈設著施工的欄杆。

武進士蔡殿魁故居,位於章安老街橋東蔡家裡。輕輕地,穿過木板門,踏過石板路,就進到了蔡殿魁故居。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棄文從武

曾去杭州做官

蔡殿魁故居是一個典型清朝建築的二層四合院,一樓主樓有房7間,加上側屋等,有10多個房間。院子裡種了一棵十幾年的老棗樹,樹上掛滿了青皮油亮的棗子。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因為常年無人居住,故居已破舊不堪,據當地的老人介紹,蔡家於同治年間遷居章安,買下了這座建於乾隆年間的四合院。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後由於蔡殿魁佈施於民,家財不濟,清末將屋子賣給了米行老闆。因此解放初期四合院前院曾改為米行。1953年,國家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政策,楊司人崔銀行曾在這裡經營國營米店。直到上世紀80年代,米店才分流轉移到章安各處。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故居的主人蔡殿魁是清朝將領,生於1848年,卒於1919年。蔡殿魁原名德文、字燮章、又字輔卿、號輔廷、榜名殿魁。世居杜橋西岙當洋,後遷居章安。

蔡殿魁出身裕門、熟讀古書、善字能文、長於詩賦,時值太平軍戰亂,朝庭詔停科舉。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蔡殿魁徙居章安橋東街蔡家裡後,從此棄文從武。後首詔復科舉,應武試,清同治六年(1867)中第三十六名舉人。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同治十年(1871年),蔡殿魁武會試中式,因弓力不符,罰停殿試一科。同治十三年(1874年),榮登第一百一十名武進士,補殿試位列榜尾,授浙閩提塘總理塘務。升守備,降補寧波千總(正六品),誥封閩浙武都尉。

為人熱心喜調解

愛打抱不平

蔡家後人蔡光就住在故居附近,他是蔡殿魁兄弟的後代。蔡光今年79歲,從供銷社退休後,就在附近市場裡和女兒一塊賣鞋。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蔡光的父親蔡大權畢業於回浦中學,是當地有名的教師,在土地改革期間去世。蔡光的母親高壽而終,於今年2月去世,享年101歲。

“蔡殿魁喜歡打抱不平,不索求任何收入。”蔡光還記得老輩人說過一個故事。

蔡殿魁在杭州當官的時候,有位台州人和杭州人發生矛盾,吃了虧,得知蔡殿魁是老鄉,就到堤塘衙門把情況告訴他。沒想到對方早先一步也曾到蔡殿魁這裡告狀。

蔡殿魁就跟台州老鄉說,你選個日子,在我工作之前早點來我辦公的大堂,一起喝喝茶抽根菸。果然,對方再來,看到蔡殿魁和老鄉談笑風生,一看不對回去了。

“他就用這種辦法保護台州人,從此有些人就不敢再欺負台州人了。”蔡光說。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正值晚清朝廷腐敗,蔡殿魁有志山林、無心仕進、激流勇退、解甲歸田、造福鄉里。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光緒年間臺匪甚熾,台州知府陳璚舉辦保甲,遴選蔡殿魁為鄉董,為鄉里策。蔡殿魁雖無心仕進,但他為人熱心喜調解,愛打抱不平。他治安十餘年,盡心盡責、不辭勞苦,章安一鄉得以保境安民。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溪口有一八姓牛市,馬氏居已,禍肇牛市,蔡殿魁曾與附貢生王謨前往和議,據理剖析,調解金溪與馬宅兩村兩族鬥毆,最終牛市歸眾以平息。

椒江曾有位“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

蔡殿魁由於急功好義、佈施於民,至使家財不濟,晚年貧困潦倒。

蔡殿魁死後,葬在杜橋溪口馬岙嶺。“以前常常去掃墓,現在年紀大了,走不動了。”蔡光說。

(原標題:《蔡殿魁故居:這個“武進士”居然是個清朝“老孃舅”》,原作者:張亞妮。編輯:張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