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移民帶來的廣德四合獨特文化——火獅燈

“馬燈尾、龍燈身、長馬耳、獅子頭,胸前下兩蟹足捧著紅繡球,燈下方撐一兩根木棍,兩根細繩一根連燈頭,一根連燈尾,再和木棍相連。”這麼奇怪的做法,到底是什麼燈呢?這就是發源於四合鄉宏霞村獨特的“火獅燈”。

說到火獅燈,就必須說到它的由來,叫“移民中的不打不相識”。清同治年間,為響應清廷的移民令,湖北籍的移民們帶了簡易的生活用品及糧食,懷揣著對新生活的嚮往,踏上了去異鄉謀生的道路。他們一路沿江而下,辛苦異常,可是落腳何處呢?聽說去廣德南鄉的人不多,大片土地無主,而且這裡青山環繞、綠水潺潺,宜居宜室,便決定去南鄉安置他們的新家。經過多年的開墾荒地和苦心經營,移民們在此逐漸過上了穩定安祥的日子。

為慶祝安定下來的幸福生活,每逢正月迎春賽會、喜慶日子等,他們都要舉行各種傳統的龍燈、馬燈、魚燈、旱船、地花鼓等舞蹈、戲曲表演,吹吹打打,歡天喜地好不熱鬧。雖然熱鬧,但是移民百姓來自不同的地方,原籍地的信仰、娛樂方式又千差萬別,這就使得大家在這喜氣洋洋的日子裡不免發生口角而鬧得不歡而散。

四合鄉宏霞村是大山深處的一個大村莊,村中間有一條山洪衝擊而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分水埂,分水埂上長有高大而茂密的黑松,將宏霞村一分為二,東邊稱為上村,西邊稱為下村,移民到來時就自然以原籍地與族群分別在上、下村定居。

上村移民原籍地在大河邊上,經常受到水患的影響,因此對龍王有著十分敬畏的心態,就在上村建起了龍王廟;下村移民原籍地就有祭拜武神廟的傳統,因此就在下村建起了武神廟。上村移民傳統上喜歡玩馬燈,移民到這裡依然是玩耍馬燈;而下村移民原籍地有春節期間玩龍燈的傳統,因此移民四合後仍然玩龍燈。

春節期間,下村的龍燈要到上村玩耍,上村人會認為是對龍王的不敬,因此會阻止下村的龍燈前來;而上村的馬燈路過下村去別處玩耍,也經常會被下村人認為是對武神的不敬而受到阻攔,因此兩村經常為玩燈發生糾紛甚至引發械鬥,官府多次調解也不見效。

一位叫吳伯相的老人,他移民這裡後曾回湖北老家一次,在湖北老家的街市上看到一種兒童玩耍的造型奇特的小獅子燈,從中大受啟發,回來後慢慢琢磨改造兩村玩燈的形式。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所說的這種造型奇特的火獅燈。

整個燈小巧玲瓏,身體的各部位都能操控得十分靈巧,惹人喜愛。火獅燈分為頭、身、尾三大部分,頭部有一對可活動的眼睛,血盆大口處有舌頭、繡球、還有一對可擺動的大耳,嘴部兩邊還有一對蟹的大螯,頭是獅子頭、身是龍的細長身體、尾是馬尾。火獅燈的表演有著嚴格的規制,一般是正月期間出燈,出燈之前,全體演員都去武神廟和龍王廟祭拜,然後才能出發走村串戶地進行表演。

傳統火獅燈的整套表演共分為六個環節:拜門子;表演火獅舞;旱船邊唱《採茶調》邊舞蹈,火獅子在四角表演;漁燈、蝦燈唱《汭河灣》,火獅子在四角表演;四盞王子推磨燈邊唱《鬧五更》邊表演王子推磨的故事;最後是地花鼓上場,火獅的表演一直穿插在六個分段中,直至最後的謝幕。

“不打不相識”的奇燈初現後,對於上下兩村來說都不帶任何的偏見,很快兩村每家每戶都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小奇燈,從此兩村之間再也沒有因為玩燈不和而起爭執。兩村村民的關係逐漸緩和,並開始互有往來,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百事順心。人們認為這種奇燈帶來了好運,所以給他取名為“火獅燈”,諧音“和事”。當地人認為火獅燈能帶來好運,於是紛紛拜吳伯相老人為師,學習火獅燈的扎制方法與表演技術,火獅燈的表演由此而興旺起來。在學習火獅燈的製作與表演過程中,上、下兩村的人共同進步、共同交流,更加促進了睦鄰友好的和諧村民關係。

現今,火獅燈已傳承至第五代。第四代傳承人景禮祥被當地火獅表演者公認為火獅燈表演第一人,他製作的火獅燈外觀精美,讓人歎為觀止;並且他表演的火獅騰躍、打鬧、親暱甚至是獅子的喜怒哀樂都讓人印象深刻。火獅燈已經成功申報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了省非遺名錄,更加有利於火獅燈的傳承與發展。四合鄉政府在火獅燈的傳承與發展中給予了大力支援,每年鄉里的大型文化活動和春節期間都會邀請火獅子團隊來表演,寓意“開門紅”。

四合,歷史移民的小鎮,在一呼一吸間都能感受到因為移民而帶來的文化律動,火獅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返回搜狐,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