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曾經高中語文書中,有一篇名為《曹劌論戰》的文言文,這篇文章講述了齊魯“長勺之戰”,魯國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術,將強大的齊國拒之國門之外。

其實,這篇出自《左傳》的文章,詮釋了“兵者,詭道也”的戰略思想。在此之前古代戰爭多為“君子之戰”,雙方在開戰之前會下“戰書”,並告知“約架”地點、人數、統兵將領等內容,雙方只要按時到達火拼即可。

下戰書的一般都是對方的使者,故此當時有一個不成為的規定:“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一、古代使節的職責

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多次大動盪時期,例如,大家熟知的春秋、戰國,就曾是各路諸侯爭霸的主要階段,在不斷的征戰中強國越來越強,並且不斷兼併小國土地。

為此還出現過“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常言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強大的諸侯國在稱王稱霸之時,不知道有多少可憐無定河邊骨。

春秋時期雖然禮樂早已崩塌,但兩國交戰之前下戰書的“軍禮“卻並沒有被廢止。雙方透過下戰書的方式,通知對方交戰時間和規模,雙方會各派遣一名使者,將戰書送到對方的手中。

這個專門負責傳遞戰書的人既可以成為使者,也可以被稱為“行人”,但和現在大家瞭解的行人意思不同。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這類人有專門的的官職,“行”指的是快跑或騎馬飛奔,絕對不是街頭上閒散溜達的行人。西周時“行人”有大小之分,《左傳》有云:“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兵交,使在其間可也”。

從這句話中可以得知,當時兩國交戰都不會隨便殺敵方的使者。

但這也只是春秋時期的一貫作風,很多諸侯國之間開戰,大方向上都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面子,彼此之間根本沒有深仇大恨,所以一般都是演戲而已。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之間,都普遍運用“兵法”來謀劃戰爭,並希望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所以乾脆“”不宣而戰“。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這種前提下,就用不著使者了,所以也涉及不到殺地方使者。

另外,當時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在戰爭中,哪怕屠殺平民也不會斬殺來使,這讓很多人都十分費解。

難道不能抓住對方使者殺掉洩憤嗎?如果想這麼做也無可厚非,那麼為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二、“不斬來使”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我雙方的使者,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傳遞書信,以及戰場上的一些訊息,他們相當於當時的重要傳播媒介,一旦把他們殺掉不僅無法瞭解敵方的意圖,而且也無法將我方的想法傳遞給敵方,如果衝動之下殺掉使者,想必會耽誤戰機。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另外一方面使者的地位並不是很高,說白了只是負責送信的小卒而已,不會存在太大的威脅性。

所以基於這兩種原因,根本沒必要斬殺使者,或者說不會帶來任何收益,所以誰也不會幹賠本的買賣。另外,當時人們都特別注重自己的名聲,殺一個無名小卒會被世人所恥笑。

三、東漢耿恭斬來使

不過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東漢時期的建威大將軍

耿恭

,由於為人性格魯莽,所以經常在酒後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

公元75年,他就曾因為一時激憤,斬殺了北匈奴的使者。當時正處於北匈奴圍攻疏勒城的緊要關頭,作為守將耿恭已經幾近彈盡糧絕了。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北匈奴大單于為了降低傷亡,派出使者前往東漢軍營勸降。由於北匈奴已經佔據了戰爭的上風,所以在言語上多有挑釁和侮辱之意。

守將耿恭不堪屈辱,將來使斬殺,並且還公然在城頭將其炙烤。雖然這一做法看似很解氣,但是卻激起了匈奴人的報復心理。

於是便集結軍隊發起了瘋狂的攻城戰,由於耿恭寡不敵眾所以力戰而死。

雖然漢軍士氣如虹,但因彈盡糧絕不敵匈奴人,當疏勒城破之時城內守軍幾乎被斬殺殆盡,後來“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戰鬥奇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漢朝一位將軍,違背“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他的結局如何

結 語

伏爾泰曾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後來被人們改為“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其實,一隻蝴蝶扇一扇翅膀,可能就是海嘯來臨的前兆,雖然古代戰爭時期負責送信的小兵很普通,可是擅自殺掉他們卻可能要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