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導語:一場戰爭的輸贏不光取決於將領的指揮,還取決於士兵們的表現。當年關羽帶領士兵攻打樊城,沒想到大敗而歸,他逃到麥城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十幾個騎兵,而大多數士兵都投降了,最終關羽戰敗丟了性命。再看趙雲,他北伐期間曾因為寡不敵眾而被曹軍包圍,可是身邊計程車兵沒有一個怯戰的,最終他們合力打敗曹軍,贏得勝利。趙雲和關羽的結局全然不同,造成這樣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關羽自古被視作忠義的象徵,但是他的性格中有一個極大的弱點,那就是太高傲了。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將領,而且還與劉備拜過把子,他在蜀漢是元老級別的任務,仗著劉備寵愛,他有些囂張跋扈。關羽自傲,他認為別人都沒有他厲害,為此得罪了不少人,這些人平時不說什麼,但是他戰敗的時候,都一個個當了旁觀者。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當關羽被徐晃的援兵打敗之時,他曾向孟達、劉封求援,可是沒想到這二人因為嫌隙拒絕出兵。同時,關羽另外兩個部下麋芳、傅士仁,因為對他積怨已久,遂帶兵投降,以至關羽身邊無人可用,寡不敵眾的他最終被孫權摘下了頭顱。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可能有人會說,關羽被稱讚愛兵如子,可是關鍵時刻,他計程車兵也沒有幫助他,這也要怪關羽自己。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他本想速戰速決,沒想到曹仁的堅守讓這場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沒有士兵想要打仗,他們也有親人,也害怕戰死,因此厭惡戰爭計程車兵們漸漸不喜歡關羽,最終在關羽失敗之際,他們決定用關羽的失敗而換取戰事的結束。總而言之,關羽的死都是因為他太自負,不顧及他人感受造成的。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再看趙雲,當時他和鄧芝負責引誘曹軍主力,帶領的兵馬並不是很多。誘敵一計成功後,趙雲面對的是曹軍主力,此時敵眾我寡,趙雲戰敗也實屬正常。可是這時候,趙雲也沒有想到,手下計程車兵竟然能夠如此團結,他們沒有一個叛變的。士兵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是因為趙雲平日裡對他們好。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趙雲愛兵的方式和關羽不同,他常常以身作則。當他戰敗的時候,他沒有先逃跑,而是負責斷後,並且和士兵們相互幫助,共同抵禦曹軍。而且平時低調的趙雲從來沒有看不起任何一個士兵,甚至還跟他們處成了兄弟。他如何對待士兵,士兵便如何對待他。從失敗到戰局反轉,趙雲沒有丟下過一個士兵,他的人品也決定了他的命運。

關羽兵敗後手下士兵四散而去,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都不逃

結語:將軍戰敗之時,士兵們的反應才是體現將領得不得人心的時候。趙雲和關羽性格不同,也註定他們的結局不一樣。一個將軍想要領導士兵,要的不僅僅是他的軍事才能,還需要和士兵們相處好,趙雲和關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見一個將領再厲害,沒有幫他計程車兵也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