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大家好!我是小編老謝聊歷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長平之戰的前一年下旬,秦國發生了饑荒,接下來是在冬小麥收貨以後,也就是農曆的四月,秦國再次發動的戰爭,一直打到9月。也就是說,秦國的糧庫裡應該只有當年的冬小麥餘糧,而四川的糧食想運到從關中再到山西到河北是難上加難的,趙括也挺可憐的,第一次領兵就對陣大佬級人物,不然不翻車的話歷史評價說不定不會這麼低估趙括:對面開掛了,怎麼打,挺急的,線上等!沒經驗的趙括打當時最厲害的秦國,輸的也不丟人。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秦國不缺人才,隨便出個稍微有能力的將領也能擊垮處於黎明期間的趙國。趙國的奄奄一息,其實最後都是秦國的手下敗將,沒什麼大不了的。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並不認為這是主帥帶兵強的表現,因為已經是被圍的絕境了,在雙方殺紅了眼的情況下,現在投降就是找死。而想要困獸猶鬥下去,聽主帥是唯一選擇,不管這主帥多麼不行,有總比沒有強。反衝鋒就是突圍,被圍了肯定要突圍,是個主帥都知道的事情。能發起反衝鋒只能證明這隻被圍的軍隊是精銳,不能證明主帥的才能,更何況,被圍的原因是主帥決策失誤。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其實個人猜想秦國主要並不在乎誰領兵,而是在乎逼趙軍出關野戰(一開始不讓白起出面也是這個原因)。只要你野戰,即使廉頗也好,面對白起和秦軍精銳也難有勝算——只是廉頗這隻老狐狸心裡也很明白這點。至於非得換趙括嗎?不一定,他只是一個棋子,秦國其實不一定(甚至是肯定)不知道他的真實實力,萬一真的能打呢?那也不怕,只要你野戰,基本就輸了。趙括他老孃說趙括不會籠絡軍心也是錯的。趙括領兵第一個月換掉不少將校,然後出擊被圍,斷糧四十六天還能發動反擊,趙軍在他死後才崩潰。在他死前軍隊陷入絕境四十六天,降的跑的都不多。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這是什麼統御力?世上名將都沒幾個人能做到,說明其對軍隊的掌控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他只是剛出道就撞上了戰國頭號戰神而已,換他爹來也未必能打的更好。出戰是趙孝文王的決議,他一個新官,執行了而已。秦人反間計我覺得這種東西根本不可能成立,無論是趙孝成王還是平原君都沒有理由去接受一個敵對國的建議,這太不符合常理了吧,要知道當年趙國全國人口大致為300萬,能拿出45萬青壯年出去打仗的誰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了,就算平原君與廉頗不和,也不可能,更不敢推薦一傻逼去跟秦軍作戰吧,如果輸了對平原君有什麼好處?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反間計都是扯淡,廉頗打的壁壘戰消耗太大,趙國實力不如秦國,欲求速戰速決。趙括錯在不能親臨戰陣,導致與大本營失去聯絡,救援等無法進行。看到有人吹趙括的統御力也是醉了,且不說春秋戰國幾百年軍事組織架構發展的很完備,軍隊潰不潰完全不取決於主帥而是取決於組織能力,還說什麼找不到第二個,是啊找不到帶領幾十萬軍隊被包餃子的案例,這還成了光榮事蹟了,還說什麼趙括能力還行,打仗只有勝敗,沒有60分70分,那就是學生思維。我就有兩點不贊同,其一上黨乃至長平當時是韓割給秦國的國土,即便廉頗守到死秦也是不會退的。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其二秦軍水運糧草,加上商鞅變法,糧草已逐步倍於天下(六國總和),趙國運糧那你想象那麼輕鬆,儲備將耗盡,說秦沒糧的人能不能解釋下之後邯鄲之戰為什麼還打了兩年,而趙國一直龜縮至十萬秦占上黨加上長平一部分是不敗不退!趙國無援,糧草將盡,守下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感覺有些片面,首先趙國的軍隊數量沒有秦國多,趙國40萬,秦國60萬,趙括斷糧情況下堅持46天,大家說統帥能力不足?秦國長平之戰最後損失25-35萬軍隊。

歷史上,趙國就算贏了長平之戰,也扭轉不了大趨所勢嗎?

對手還是白起這個一生沒有戰敗的,趙括在這戰表現出來的水平絕對算的上優秀。只是對手無論戰術水平,還是國家軍事實力都更強,被圍困40多天是他自找的,最開始不突圍,等到秦軍什麼都部署好了,己方糧食吃光了才想到選擇突圍送死。自己作為統帥錯失良機,不顧幾十萬將士的生死,輸了還想著他有多厲害,和誰誰誰交戰多少天才輸,還一臉蘇敗尤榮,當時白起圍著他的時候,看著這種對手怕是在心裡狂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關於歷史的資訊,請關注我!多多參與留言評論,把您的想法分享給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