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留下的文物古蹟自然不少。然而隨著城市的腳步不停地在向前邁進,對於文物古蹟的消極影響也在不斷增加。不經意間,昨天還在我們視線裡的事物忽然間就消失了,遺址、墓葬、石刻造像、寺觀祠廟、會館、民居、名人故居、手工業作坊、近現代建築、工業遺產、少數民族建築等等。今天就為大家聊聊濮陽縣的唐兀公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看看。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唐兀公碑立於濮陽縣楊什八郎村南,建於公元1356年,是元朝蒙漢兩族融合的實證。元朝初期,唐兀公隨皇嗣南征,後帶軍籍來此做地方官。整塊石碑高3.2米,身高0.7米見方,下端每面浮雕斗拱三垛,盝頂,碑碼上圓下方,仰蓮底座,造型奇特,雋秀雅緻。石碑上刻“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碑”,碑文記載了墓主自唐兀臺至唐兀閭馬、達海、崇喜等歷代情況。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這個村名為楊什八郎村,上千名村民也都姓楊,民族屬漢。但是後來經過專家的考證,他們是真正的党項族後裔。党項羌人建立了西夏王朝,有著“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獨創的西夏文字、英姿颯爽的西夏女兵……無不是這個民族輝煌的見證。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西夏王國從1032年-1226一直存在了195年,但最後倒在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之下。從1203年至1226年,西夏舉全國之力抵抗蒙古鐵騎,最終因糧草兵馬不足再加上慘烈的地震無奈投降。而蒙古在佔領西夏後,為紀念之前慘死的將士,最終屠城以洩憤。蒙古統治者將党項人分散遷往各地,在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寧夏等地陸續發現了西夏遺民。而楊什八郎村及附近15個村14000餘名楊姓人皆為西夏党項族的後裔,唐兀公碑就是最直觀的證據。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唐兀公本是西夏的一名將軍,當西夏投降蒙古後,轉而為蒙古南征北戰。1235年,唐兀公奉命保護窩闊臺汗的兩個兒子闊端、闊出兄弟南征南宋,直到1257年,他在軍營中病逝,終年60歲。唐兀公的兒子閭馬在結束軍旅生涯後,攜帶妻兒老小來到河南一處小村莊定居,就是現在的楊什八郎村。1356年,唐兀公的後代們立了一塊兒碑,用以紀念他們家族的歷史。這就是儲存至今的“唐兀公碑”。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此碑從豎立之起至今已有670多年,楊家的後人世世代代在保護著這塊碑。一旦發生戰火、或者是有人想來破壞,楊家人都會將石碑埋好,等到危險過後在將碑挖出來。所以在經歷多次戰亂和上世紀的動亂之後,這塊石碑依舊完好如初,只是上面的文字因為風雨的洗刷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西夏党項人的後裔在哪裡河南濮陽唐兀公碑和14000多楊姓民眾!

至於石碑後面的六座墳冢,其中最大的為唐兀二世的墓,其他的幾座墓主還不知曉。其實濮陽還有很多這樣有意義的文物古蹟,但都在城市發展中消失不見了。那麼,有哪些在你們身邊真實發生的破壞文物古蹟的事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