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舂歌》戚夫人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長得漂亮也有錯嘛”,這句話放在如今,不過是一句開玩笑的自我調侃,但是放在古代,長得漂亮,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有錯。

所謂紅顏禍水,古代女子若是過分標緻,就難免會被送到達官顯貴或君王身邊,迷惑君心,甚至還會爭權奪利,最後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

歷史上,標誌又惑君的女子的確不少,比如當年的妲己,西施等人,他們因美色而魅惑君王,最後無論是自己還是君王,都沒有獨善其身。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而與他們類似的,還有一個人,就是劉邦的愛妾,戚夫人。戚夫人最後被呂雉做成了“人彘”,手法極其殘忍,然而即使這樣也苟延殘喘的活了三天,當真是她的生命力頑強所致?

緣分使然,下嫁劉邦,一心一意為夫君

說起劉邦,當年楚漢相爭,他與項羽都想獨霸天下,在幾次激烈的鬥爭後,劉邦有幸佔了上風,最後消滅了項羽,建立了漢朝。

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女人,那就是呂雉。呂雉是他的原配,當年,劉邦還是一個小小官職的時候,一次去參加達官顯貴的宴會,在宴會上認識了呂太公。

大概是緣分所在,呂太公也是專程來沛縣參加宴會,而在宴會期間,竟然一眼看中了這個膀大腰圓的劉邦。呂太公甚是歡喜,拉著劉邦的手說要把女兒嫁給他。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起初呂雉得到訊息的時候,是不願意的,畢竟自己比劉邦小十歲之餘,然而呂雉是個很乖巧聽話的孩子,她覺得聽父親的總沒錯,便真的與這粗魯的漢子結了婚,這已經算是下嫁了。

劉邦沒有權勢,但有野心,呂雉就用父親的各路資源幫助自己的丈夫打造事業,後來劉邦便參加起義,把一家老小留下,從此呂雉便開始了照顧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什麼粗活累活重活她都幹。

夫君落,和妻過;夫君強,妾滿堂

後來劉邦越來越有權力和威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人也變得放蕩不羈起來,所謂英雄愛美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春風樓裡遇見了戚夫人。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戚夫人自小便生得美麗,但出身貧寒,不過好在學了一身本事,舞蹈跳的十分出色,正是她的驚鴻一舞,惹得劉邦心生歡喜,便把她討來做了自己的女人,還對她寵愛有加。

後來劉邦事業不斷壯大,終於想起家裡的老人妻兒,便派人把自己的家人接了過來,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家人來的路上,劉邦就因項羽的逼迫逃跑了。

等他們來到這座城,卻發現這座城歸了項羽,項羽把劉邦的家人扣了下來,關了四年有餘,而這四年裡,呂雉飽受折磨,這對一個女人來說,實在是痛苦不堪。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呂雉:“這些年的情愛,終究是錯付啦!”

這邊的劉邦帶著戚夫人,一邊打天下,一邊逍遙快活,很快倆人有了一個兒子,劉邦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不久劉邦大獲全勝,終於做了帝王,他把自己的妻兒接回身邊,然而此時的呂雉已然年老色衰,回到丈夫身邊的她發現丈夫身邊有了貌美如花的女人還帶著兒子,心裡自然不爽。

呂雉這些年飽經風霜,早已不像從前的小姑娘那般天真善良,他嫁與劉邦這麼些年,無處不盡心盡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與自己搶奪夫君的男人,自然不會手軟。

可是這呂雉若是光搶奪寵愛也就罷了,呂雉年老色衰也沒啥想斗的,這個女人竟然仗著夫君的寵愛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太子之位原是屬於呂雉的兒子劉盈的。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呂雉這下是真的惱火了,她憑藉著自己的實力,與前朝大臣互相勾結,幾乎所有有威望的老臣都與呂后一個鼻孔出氣,最後劉邦拗不過大臣,無法改立太子,劉邦死後,劉盈順利繼位。

呂雉:“你唱歌,你禮貌嗎”

劉盈繼位後,呂雉成為呂后,權力一手遮天,往常驕橫的戚夫人如今大禍臨頭,呂雉自然不會放過她,起初,呂雉只是讓她去做舂米,受受苦也就罷了。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誰知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戚夫人竟然邊舂米邊唱歌(文章開頭的引用即是),期望自己的兒子來救她,這事傳到了呂雉的耳朵裡,呂雉大怒,便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人彘”的手法極其慘烈,把戚夫人的手腳砍下來,弄壞眼睛,丟到大槓裡,用銅水泡著。

然而這戚夫人整整三日才徹底死去,原來那時所說的手腳,並不是現在我們認為的手和腳,當時,不過是砍掉了戚夫人的手掌和腳趾。

如此一來,便不會因為流血過度而亡。

再加上會按時給她喂藥,吊著精神,自然不會讓她早早解脫,這其實與她的生命力是否頑強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可見呂后有多恨她。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嗎她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嗎!

人要學會知足和識趣,常言道:是自己的終究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永遠留不住。戚夫人只顧著胡鬧,卻看不清眼前的局勢,她若乖順一點,未必是這樣悽慘的結局。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百曉生講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