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千古真隱士陶淵明嫌官小,寄情田園山水間,不願為官為哪般?

陶潛,淵明是他的字,曾經做過彭澤縣令(今天的江西九江),所以又被稱為陶彭澤。陶淵明嗜酒如命,他在當縣令期間享有的三頃田地,被他全部種上了高粱,準備用於釀酒,之後由於妻子的反對,才勉強撥出五十畝種水稻。只可惜,未等到高粱成熟,上級派來了督郵,巡視縣官縣吏,還要求他必須穿戴整齊畢恭畢敬的前去拜見。陶淵明當即解下了官印綬帶,留下了一千古名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千古真隱士陶淵明嫌官小,寄情田園山水間,不願為官為哪般?

或許不做官的想法是由來已久,不管怎麼樣,陶淵明捨棄了那片高粱,辭職下海了。不過他不是去經商,而是從此寄情于山水田園,鄉情花酒。

回到家中,孩子和僕人們已早早等候在門前,陶淵明一路小跑,滿臉歡喜的跑進了自己的家中,松樹和菊花,酒窖和竹籬笆,倚靠在南邊窗下,自斟自飲,他已是有了心中的一片南山田園。“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世界,清新,恬靜,炊煙裊裊,遠處的人家若隱若現。

千古真隱士陶淵明嫌官小,寄情田園山水間,不願為官為哪般?

田園詩人也從此成了他的專屬代名詞。他是一名真隱士,並非為了抬高身價而故作玄虛,他也的確不再出山,公元415年,稱病拒絕朝廷徵召,427年,拒絕檀道濟勸他出仕的好意,連檀帶來的伴手禮都拒之門外。“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陶縣令成了地道的陶農夫,來往的是“披草”的鄉親,關心的是“桑麻”是否有了收成。

千古真隱士陶淵明嫌官小,寄情田園山水間,不願為官為哪般?

陶淵明為何不願做官?因為他彎不下高貴的腰。他的曾祖父陶侃是個風雲人物,官居大將軍,都督八州軍事,兼任二州刺史,雖然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已經破落,可是那血脈中尚存的高傲,不怪陶淵明會稱督郵為“鄉里小人”了。小小縣令之職,哪能入得了他的眼?不幹也罷。

千古真隱士陶淵明嫌官小,寄情田園山水間,不願為官為哪般?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菊花叢中,不經意間看見了南山,如此平淡的意境,成了無數後人心目中最風度翩翩的隱居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