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王伯祿墓出土鑲寶石金簪,修路的剷車鏟開了封存500多年的歷史!

河南省鶴壁市博物館藏文物,明代金飾品,1985年,浚縣東環城路王伯祿墓出土。王伯祿,明代浚縣籍兵部尚書王越的第五個女兒,墓地出土文物金首飾和器具十分精巧,連衣服上的紐扣都是純金打造。據說,王伯祿死時只有26歲。由於王越十分疼愛他的小女兒,王越厚葬女兒,所以隨葬了大量金器。

1985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浚縣城東的王氏墓地,修路的剷車鏟開了一段被封存500多年的歷史。根據出土的墓誌銘得知,墓主人名王伯祿,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監察官和兵部尚書(明代授正二品,相當於國防部長)王越的五女兒。王伯祿生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弘治六年(1493年)卒。王伯祿生前品行端莊、賢椒,深受父母的憐愛和兄弟們的呵護,但因身患疾病,終生未嫁。病逝後其父王越親書碑文,抒發對愛女的憐愛之情和失去愛女的悲傷之心,並按家族的葬制埋葬於王家祖墓地。

據文物專家介紹,在眾多的出土器物中,花瓣託鑲寶石金簪格外引人注目,金飾中所鑲寶石全是純天然的寶石,未被加工過,從這些金器的色澤亮度中可以看出,含金量比較高。浚縣城關鎮南街村王越的後人介紹,王越墓位於現在浚縣交警隊南側,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王越墓地丘冢成林,墓地神道上有石坊、石人、石獸等石刻儀仗。王越墓碑為青石所制,石碑被一位村民運到家中,墊在了牲口食槽下。

1968年,村民平整土地時把王越墓平掉了,當時挖開墓穴,裡面擺放著三口石棺槨和一塊墓誌銘,還有一些金銀器。村裡人把這些金銀器以每克5元的價格賣了,得款800餘元,為村裡買了一架馬車和兩頭騾子。

1985年在對浚縣黃河路進行拓寬改造時,在王越墓西百米處又發現了王越的女兒王伯祿(王越後人為稱為“伯姐”)的墓,墓中出土的金銀器及石槨、墓誌銘等文物,被有關部門收藏。

出生於鶴壁市浚縣的王越,是明朝中期一位文武雙全的重臣,多智謀,鎮守西北三十多年,官至兵部尚書,功勳卓著,博學能文,長詩善賦。傳說,王越心繫桑梓,為老家辦了許多好事,浚縣老家的人多以王越為榮。但是,王越結交奸宦,假公濟私,也被浚縣相鄰的淇縣人所不齒。據說,舊時唱戲的時候,在浚縣,戲中王越的扮相是紅臉,在淇縣,王越就被抹成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