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壞人總是比好人的心理強大?難道壞人不會內疚嗎?

莫言在2012年的諾貝爾獎致詞中,講過一個故事:

他小時候家窮,窮得沒飯吃,過中秋時家裡難得包了一頓餃子,每個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來了個要飯的老人……

莫言說,他當時端出半碗紅薯幹,給乞討老人。不料想,老乞丐頓時發飆了,罵道: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好端端在家吃頓餃子,就被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氣得半死。可這老乞丐的話,卻是義正辭嚴,擲地有聲,但聽起來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但老乞丐最終贏得了道義的勝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餃子。

我們總是以為幹壞事的人會良心發現,總以為那些壞人會備受良心折磨,期望因為良心的存在讓那些壞人、壞事幡然悔悟,懸崖勒馬。

可惜很多情況下,這些都只能是我們的期望而已。心存善念的人,不會去做壞事;能夠受到良心呼喚和良知譴責的人,骨子裡其實還是好人。

辱罵莫言的乞丐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他覺得既然你吃的是餃子,那我得到的應該也是餃子。

他覺得自己的觀念正確無比,而當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他覺得猶太人的存在最終會導致整個人類的滅亡,為了所有人類能夠存活,他必須這樣做。

在希特勒眼中,屠殺猶太人是個正確的決定。

現實中“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的事情並不少,如果拋開道德,我們是應該做壞人,還是應該做好人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認為:你應該做好人。

他有一本很流行的書叫 Give and Take (中文版是《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把人分成了三種:給予者、獲取者、互利者。

給予者愛幫助別人,獲取者只顧自己,互利者強調公平交往。格蘭特說,雖然很多給予者被人利用了混得很不好,但是如果你考察那些地位最高的人,其中也有大量的給予者 ——給予者分佈在社會的兩端。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斯坦福大學的傑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教授 —— 他寫過一本書叫《權力》—— 答案可就不那麼美好了。菲佛認為壞人更容易取得權力。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中講過科普作家傑裡·尤西姆的研究:

有人做實驗,讓受試者看一個演員在餐廳點餐的影片。影片中這個演員的表現如果彬彬有禮,別人對他印象就很一般。如果同樣是這個演員,對服務員傲慢無禮,受試者就會認為他可能有更高的地位。

還有一個實驗更有意思。兩個人坐一起等研究者來跟他們講個事情,其中有一個人是演員扮演的。

第一種情況,這個演員趁著研究者不注意,從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一杯咖啡過來自己喝。第二種情況是,這個演員從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兩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給他同桌的那個人。那請問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對這個偷咖啡的演員的領導力,有什麼評價呢?

第一種情況,人們對他的評價顯然不高,認為他的領導力算是一般吧。但是對第二種情況,受試者認為這樣的人特別適合當領導,而且願意被他領導!

如果這個人不是偷咖啡、而是正大光明地找到咖啡壺,給隊友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咖啡,你猜,別人對他的領導力又是什麼評價呢?

結果是他的領導力評分直線下降。可能人們認為他是更像是個倒咖啡的。

這樣看來,成為壞人反而是個好的選擇!

有人在愛馬仕的專賣店裡做了一個實驗。有顧客來逛商店,拿起一瓶香水看,他就發現服務員看他的眼神好像有點鄙視!好像在說“別看了,你根本買不起”。實驗結果是鄙視的眼神居然促進了奢侈品的銷量,顧客一怒之下會買給你看。

而如果專賣店以這種手段來增加銷量,時間久了就會發生問題。研究者事後訪問當時花了高價的消費者,他們表示剛離開商店就後悔了,說以後再也不會踏入愛馬仕專賣店一步!

萬維鋼老師對此有一句經典的金句:做壞人可能讓你贏得很多次戰役,但是最終你會輸掉整個戰爭。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ive and Take 》、《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