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週末去小區遛娃,碰到了這麼一幕:小孩在地上撿髒東西,母親不讓。

小孩哭了。

母親儘量剋制自己,用冷淡的語氣說:不要鬧,再鬧我們就不要玩了,回家!

這個小孩越哭越兇。

母親直接雙手抱在胸前,站在離孩子兩米遠的地方,異常鎮定地說:別鬧,這沒用。

說實在的,我年輕的時候,還常覺得孩子們發脾氣,太無理取鬧。

像這位母親一樣,對孩子說:“別傻了”“屁大點兒事,有什麼好哭的。”

只是在後來學習心理學時才意識到,儘管父母沒有犯過什麼大錯誤,但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使孩子痛苦不堪。

成年人眼中很小的事情,卻可以成為孩子眼中的大事。

即使孩子的行為需要規範,但是他們的情感釋放,也是完全正確的。

在我們拒絕看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有意無意地避開了孩子的痛苦。

特別當我們表現得太過冷漠,如此冷靜的反應,會使孩子更加憤怒和無助。

為了母親的冷漠,真的離自己好遠,好遠。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在《妻子的浪漫之旅》中,蔡少芬表現得非常出色。

這是一場三人母女共進晚餐。

蔡少芬正忙著和大女兒說話,卻沒有注意到小女兒一直在邊上喊“媽媽”。

這位沒注意到的小東西很著迷,直接開啟嗓門,嚎叫。

沒有責備女兒,蔡少芬也沒制止孩子哭泣,只是輕輕拍拍女兒的背,輕柔地說:“我知道你不開心,你哭吧。”

小姑娘哭了一會兒,情緒似乎有所緩和。

蔡少芬又問女兒:“你舒服嗎?”

小姑娘回答:“我很舒服。”

這種對話,真是太暖了!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什麼地方蔡少芬的作法?

對於孩子哭鬧、發脾氣,家長選擇訓斥、打罵或冷漠處理,無異於對孩子說:“你不能有情緒,你不能發脾氣,但我能。”

這樣不僅對孩子不公平,還會做出不好的示範。

但蔡少芬卻選擇做一位情緒穩定的母親,這先給女兒一個好榜樣;

第二,她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你哭吧”,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親愛的,別擔心你的生氣。

別怕媽媽受不了。

你的情感就在這裡。

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這樣會給孩子很好的安全感。

當孩子長大了,會知道,情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不會吞噬任何人,也不會傷害任何人。

人生就是這樣,有愛有淚。

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性格會更加完整。

她們面對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人,就會足夠強大、足夠皮實,更加適應現實社會。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微信搜尋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心理醫生曾奇峰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小孩對你發脾氣,他說的是兩件事:一是我愛你,一是我無法承受,需要你伸出援手。

這句話是個人的觀點。

假設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能夠從以下兩個角度,“聽”孩子發脾氣背後的潛臺詞,那麼我們的親子交流,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我愛你,媽媽。

這位朋友講述了她自己。

那時她的小女兒才幾個月。

那一天,她在陪小女兒玩耍,大女兒突然莫名的對著媽媽大吼:“你不要帶我玩!

你們眼中只有姐姐!

朋友們知道,大女兒是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愛情。

看起來很生氣,其實背後的潛臺詞是:媽媽,我愛你!害怕失去你!

便抱起了大女兒,溫柔地說:“來吧,寶貝坐在媽媽懷裡,媽媽給你讀繪本。

小人兒,剎那間安靜、柔軟下來。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由於小姑娘從媽媽那裡得到了確認:無論如何,媽媽是愛我的。姐姐沒能奪去媽媽的愛。

有什麼比失去母親的愛更能使孩子恐慌和痛苦的了嗎?

因此,請記住,當孩子對你發脾氣時,可能是用激烈的方式來表達愛。

這時,請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說話的內容上,而不是孩子說話的態度。

您溫和的回答,會使孩子很快安靜下來。

“我撐不住了,需要你幫忙。”

以下這件事,是我個人的經驗。

那一早晨,我兒子顯然起了床。

看到上幼兒園要遲到了,他還賴在床上,哼哼唧唧地鬧情緒。

接著,我費力地把他拖下床,穿衣、刷牙、洗臉。很少到處都不合作,什麼話也不聽。

學校由上午七點半到九點才墨跡。

足足有一小時多了,他的行為很難接近,讓我很生氣。

就在後來,幼兒園的老師打電話給我說,孩子發燒了。

此時,我才後悔自己早上沒能更仔細一點,再耐心點。

各種各樣的人都在發脾氣,只是因為他真的很難受。

語言能力有限的孩子,當他發脾氣,甚至哭泣,尖叫時,很可能只是疲倦,或是生病。

她們會覺得無力,而且沒有辦法處理不舒服的感覺。

只是知道很難受,到無法忍受的程度。

媽媽,救救我吧,我撐不住了。

此時,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一味地容忍孩子那些不可接受的行為;

要做的,是在規範、引導孩子行為的同時,讓孩子有情感;

在反應中加入同情心,這樣我們就能更溫和地處理問題,而不會因為誤解而“誤傷”孩子。

在小孩發脾氣時,其實“共情”是最好​的​反應

微信搜尋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其實,當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對你發脾氣,貌似“無理取鬧”時,這並不是孩子有意要針對你,而是他們自己陷入了痛苦之中。

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去抑制孩子的情緒,而是試著看看,為什麼孩子會這樣。

要象蔡少芬那樣,給孩子身體上的撫摸。

等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再試著為孩子的情緒命名,並適當地加以引導:“寶貝,我看見你很傷心/生氣…你看,這事可不可以這樣…”

總而言之,容許孩子有情緒,甚至反覆有情緒,但每一次都要透過共情和引導,與孩子達成一種“共識”:下次該怎麼辦。

小孩,就是這樣一點點長大。

最後,把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話,送給每一個親愛的你:

無論他的年齡有多大,不要只愛他、接納他,當他可愛、和藹可親、迷人;

愛他,在他有情緒、麻煩、難於親近和憤怒的時候,接納他。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感覺到,自己整個的人,不管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都被父母接受了。

這樣既可以滋養孩子,又能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更完整、健全、強大的人格。

這會滋養孩子,也會讓孩子成長為一個人格更加完整、健全、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