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神醫華佗留給後人的“迷”

華佗,字元化,又名方甫,東漢譙郡亳(今安徽亳州市)人, 是我國東漢時期的著名醫家,這是有史可考的事實。內照法, 又名內照圖、華佗內照圖、華佗先生玄門脈訣內照圖,首見於宋代官修書目崇文總目,是迄今已知的描繪人體內臟解剖內容最早的醫學專著。關於華佗的生卒時間問題代有爭議,而且成為在短期內無法統一的難題。從目前的文獻看,大體有以下幾種說法:生於公元142 年,卒於公元203 年(年齡為61歲)之說;生於公元145年,卒於公元208 年(年齡為63歲)之說;生於公元141年,卒於公元208 年(年齡為67歲)之說;生於公元132年,卒於公元208 年(年齡為76歲)之說;生於公元108年,卒於公元204 年(年齡為97歲)之說。這些說法,都是經過研究者考證的,雖莫衷一是,但各有說詞。

神醫華佗留給後人的“迷”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界定華佗的生年和卒期呢?沒有準確的生卒日期對華佗的研究是否存在重大影響呢?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學學歷史上的陳壽和范曄。作為傳記體作品,生卒日期本應是其基本的要素,也是不能迴避的問題,恐怕也是他們在撰寫三國志和後漢書華佗一章時遇到的尷尬。華佗所處的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動盪激烈的時期之一。頻繁的戰事及由此帶來的饑饉病( 營養匱乏)、心理病、傳染病等,對醫學提出了高度需求,客觀上促進了醫學理論和實踐的快速發展。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植嵩裡行)、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神醫華佗留給後人的“迷”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孔融七哀詩)、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曹植送應氏)。這些詩句裡所蘊含和反映的,正是社會環境與醫學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以華佗為代表的麻醉術、外科術以及急救醫學的進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從這種意義上去認識,個人的人格力量和聰明才華開啟了華佗的成功之門,沉重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因素鋪墊出華佗的卓越成就和成名之路。

神醫華佗留給後人的“迷”

華佗青年時期以醫見業,開始了漫長的醫學之路。他不僅勤奮攻讀,兼通數經,而且虛心求教,遊學徐土,普渡眾生, 服務民眾。他一生到過的地方很多,有學者對相關傳記中的史料和其所治疾病的醫案考證、推斷後認定,他曾先後到過彭城、豐沛、鹽瀆、東陽、山陽、朝歌、許都、甘陵、河內、東城、廣陵、鄴等地,足跡遍及今治的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省份的一些管轄地,實際上是一種傳統走方醫的生涯。被曹操所召,服務於上層的經歷,是華佗晚年時期的事。此時,一方面由於他的成就和名聲在一定範圍內有了較大的影響,一方面由於熟知他情況的地方官吏的鼎力推薦,於是才有了曹操聞而召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