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中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並且,中國的史料記載在全世界都是最完善的。《三國志》就是其中的一部,它的作者就是陳壽,是陳壽在晉朝做官的時候,私自編寫的三國曆史,一共六十五卷,後來,才被合成為《三國志》。

《三國志》是中國“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記載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中國的歷史,算是一部正史。當時,有許多文人都在編寫三國的歷史,卻只有陳壽編寫的《三國志》,得到了很高的評價,連夏侯湛都自愧不如。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那麼,在《三國志》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關於《三國志》背後的故事,要從一塊舊石碑說起。

舊題“沁縣城關關廟碑”(額題“威勝軍新建蜀蕩寇將‘軍漢壽亭’關侯廟記”),這塊碑立於北宋時期,在我國關於廟碑記實物中現存最早的一塊。石碑正面部分有兩千多字,背面則有三千多字。因為,文字篇幅過大,不能一一收錄。

雍正十三年,編撰的《山西通志》中,就對石碑做了詳細的介紹:

>沁州漢壽亭侯廟:宋仁宗時儂智高陷邕州,銅川神虎第七軍以矯捷應募。行次荔浦,禱於祠下。廣源以南地,多深林,蠻伐木塞路。忽大風捲臥木,軍得並進。及戰,有神兵旗幟戈甲,彌亙山野。敵顧望恇怯,軍遂大克。歸建廟。李漢傑撰記。

雖然,沒有瀏覽全篇,但是,這篇碑文中,卻把北宋仁宗朝徵儂智高與神宗朝討伐交趾這兩件事情混為了一談,這就是一個錯誤,該篇碑文被收錄於《山西戲曲碑刻輯考》。據說,這塊石碑是現存的三通舞樓的北宋碑刻之一,所以,非常的稀有。

碑高120釐米,長76釐米,石碑的上方刻著“威勝軍關帝侯新廟記”九個大字,這塊石碑現存於沁縣的博物館之中。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據介紹,這塊石碑的碑文作者是李漢傑,當時的鄉貢進士。而用硃砂將文字寫在石碑上的,則是王汝翼,也是一個進士,這些作者的身份資訊,都被收錄在了乾隆時期所著的《沁州志·選舉》之中,其餘那些參與者,則沒有相關的身份資訊。

文中講到的主要人物是任真,在《沁州志·職官》中,只說他:在元豐年間擔任威勝軍的指揮使。

碑文中還介紹了一些內容,但是,因為錯誤比較多,所以,並不能代表當時的實情。對於“關羽崇拜”信仰的發展,有著濃厚的宗教原因和社會基礎,且這種行為的形成,要早於三國小說的演化程序,因此,可以將“關羽崇拜”看作獨立又相互聯絡的線索。

這塊石碑就是最好的證據,它是當前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民間祭祀和崇拜關羽的紀實,對重新瞭解和梳理宋代祭祀關羽風氣的形成、起因、信眾群體等情況,都有著比較客觀的歷史參考價值。所以,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解釋,才能發現其中的歷史真相。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碑文先記述了北宋對關羽及三國的歷史評價,後對當時立關羽廟的原因,以及立碑人的身份進行了考證,最後一部分內容,則涉及了蘇軾“三分說”的故事。透過《“三分說”與關羽崇拜:以蘇軾為例》一文,我們可以看出:北宋的文人墨客,對於三國史有著極為輕視的態度。

景德二年,宋真宗的“館閣諸臣”就曾說:“《三國志》是那些奸佞之人角逐之事,並沒有什麼值得流傳的。”

范仲淹也在詞中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機關算盡,但是,卻僅僅博得三分天地,還不如喝酒看戲。”

王安石也詠道:“可憐身世兩徒勞。”可見,他也覺得三國曆史只是一場徒勞的戰鬥史。

除此之外,在歐陽修的《正統論》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直接表明“帝魏”的思想。他們認為:曹操才是三國的“正統”。而蘇轍也在《三國論》中提到“蓋劉備之才,近似於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術。”但是,到了宋神宗時期,這種觀點就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在《宋史·王安石傳》中就提到:

一日,講席結束後,宋神宗留下了王安石,並對他說道:“唐太宗有魏徵,劉備得到諸葛亮,他們才能可以成就大業,但是,這兩個人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到了熙寧三年,王安石想要辭掉相位,宋神宗努力挽留,他當時就引用了劉備將身後事託付於諸葛亮的例子。他說道:“你的存在就如同諸葛亮一般,我和你就是當初的他們。”

由此可見,宋朝對三國的態度已經出現了轉變。

這篇碑文的觀點,也從蘇轍提出的“孫不如曹,而劉不如孫”的觀點開始說起:

李漢傑以“逢秋之蒼鷹比喻劉備,以踞山的猛虎來形容孫權,又以跨海的孤鯨比喻曹操。”尤其推崇劉蜀“得士冠於一時。孔明運籌,關、張禦侮,魏與吳不敢出師西顧劍門,忌三人耳。”然後,又將關羽和張飛做比較,“世言魏之張遼,吳之周瑜,可與並驅爭先,”但是,“張遼膽薄,豈孫權之比;周瑜智小,非曹公之敵”。

宋朝文人為什麼對三國很不屑稱曹操、劉備和孫權不如喝酒唱戲

總而言之,碑文的作者雖然沒有像後世理學一樣,貶低曹操和孫權為“漢賊”,但是,它推崇三國中的劉備,關羽及張飛的意圖,卻比較明顯。考慮到碑文撰寫的時間,與蘇軾轉述王彭的“途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相近,但是,為何會如此“尊劉”,實在耐人尋味。

除此之外,立碑的時間也是“孟夏望日”,即:五月十五。鑑於這篇碑文是最早有關“五月祭祀關羽”的記載,所以,也希望廣大讀者能夠仔細留意。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三國志》、《正統論》、《宋史·王安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