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丫鬟出身,無名無分,養育9位國家棟梁,晚年慘死草棚

1995年,在北京香山的梁啟超和夫人李惠仙的墓旁,立了一塊臥碑,碑後種植了一棵白皮松樹,梁啟超的兒女們稱之為‘’母親樹‘’。碑上刻有她的名字:王桂荃。

梁啟超墓

有一種愛卑微而又無私,好似池塘中的野蓮花,卑微而又高貴。

用這句話來形容她與梁啟超的感情是很恰當的。在世人眼中,梁啟超與李蕙仙郎才女貌,天作之合。還養育了九個孩子,個個出類拔萃。其實李蕙仙只養了三個孩子,分別是長子梁思成、長女梁思順、次女梁思莊。其餘皆為王桂荃所生。

梁啟超九個孩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梁啟超在中國近代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然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身後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女人,她無私地為這個家奉獻了全部,更不在乎名分,梁啟超在公開場合也從沒有提過她的名字,即使在家人親戚面前,也只稱呼她為“王姑娘”或“三姨”,其實,梁啟超給她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王桂荃。

父母早亡,賣給李家

光緒十五年,十七歲的梁啟超風華正茂、飽讀詩書。那年他考中舉人,主考官李端棻看中梁啟超,將表妹李蕙仙許配給梁啟超。

光緒十七年,十九歲的梁啟超在京城與李蕙仙成婚,李蕙仙從孃家帶了兩個丫環,一個叫阿好,一個叫王喜來,王喜來便是王桂荃。

王桂荃(右)

1886年,王桂荃生於四川廣元一農戶家中,也是個苦命的孩子,二歲便沒有了母親,在五歲那年,父親又因病去世,這對於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繼母為維持生計,將十歲的王桂荃賣給了一大戶人家做傭人,換取了十塊銀元。

順天府收留,陪嫁梁家

此後,王桂荃自己也不知道被轉手了多少次,她更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最後被賣到北京順天府中,李家見她可憐,便收留在府上。於是她做了李家小姐李蕙仙的丫鬟。

就這樣,王桂荃跟著小姐李蕙仙陪嫁到了梁啟超的家裡。

李蕙仙家境優越,但從小體弱多病,一直被家裡奉為掌上明珠,是個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婚後,李蕙仙因身體原因,不能操持家務,肚子也一直沒有動靜,直到第六年,李蕙仙才生下長子梁思成。

梁思成

所以家裡家外都是王桂荃在操持,王桂荃沒讀過幾天書,但她性格溫順,心地善良,遇事總為別人設想,照顧梁啟超夫婦也是無微不至,深得梁家人喜歡和信任。

因此,梁啟超家中的大事小情,都由王桂荃來打理,即使是家裡的錢財,也是由王桂荃掌管。王桂荃辦事總是讓人覺得穩妥,家中的事物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條,在梁啟超的眼裡,早就將王桂荃當成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僕人。

梁啟超

梁啟超也十分的尊重王桂荃,偶爾有空閒時間,梁啟超還親自教她看書識字。王桂荃頗為感動。在梁家,王桂荃雖有些勞累,但她心滿意足,覺得自己很幸福。

升為側室,不在乎名分

李蕙仙是官宦世家出身,自然思想上有些封建,她十分擔心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影響到梁家的子嗣。每每想到這裡,她內心感到深深的自責。隨著年齡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她越來越想給先生尋一側室。

在側室的要求上,她考慮再三,一是人品要好;二是能為先生延續香火,換言之身體要好;三是能替自己多照顧先生。四是先生能看上的。

梁啟超

想來想去,自己身邊的丫鬟王桂荃是最符合條件的人選。王桂荃是服侍自己多年的丫鬟,人品絕對放心。王桂荃比李蕙仙年輕十多歲,正是女人生育的好時候,而且平常日盡心今日伺候先生,先生對她也是有好感的。

於是,李蕙仙決定讓王桂荃做側室,幫助她為梁家延續香火。一開始,梁啟超是不願意的,因為在戊戌變法中,他曾號召大家,提倡一夫一妻制。如今自己卻表裡不一,傳出去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但是,在李蕙仙每天的軟磨硬泡下,梁啟超只能順從,但是梁啟超提出一個條件,對外不能給她名分,李蕙仙也欣然同意。王桂荃因此成了梁啟超的側室。

王桂荃(後排中間)

在王桂荃看來,梁先生是做大事的人,他飽讀詩書,滿腔熱血,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嫁給梁先生,她不在乎名分,只要讓她服侍梁先生左右,她這輩子就知足了。

儘管她心裡很明白,梁先生愛的是夫人李蕙仙,她也知道,梁先生娶她只是為梁家延續香火,但她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她也心甘情願為梁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快,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她與梁啟超一共陸續生下六個孩子,四男兩女。生下孩子後,她不僅要照顧先生,還要照顧孩子們,雖然每天都很勞累,但她覺得心裡暖暖的。

逃亡日本,為梁家嘔心瀝血

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攜家人逃亡日本。在日本,一家人生活拮据,靠著梁啟超賣文貼補貼家用。全家人衣食住行的重擔落在了王桂荃一人身上。

從苦難中走出的孩子,自然經得起苦難。在日本她很快學會了日語,在家中所有與外界溝通的事物都由她來打理。她已然成為家中重要的一員。她不僅要照顧自己生的六個孩子,對李蕙仙的三個孩子照顧得也是無微不至,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孩子們也無視父親的“規定”,都親切地稱她為“娘”。一時間,她眼淚縱橫,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全家福

有一次,梁啟超因為孩子不好好學習,一氣之下,拿起戒尺向孩子的屁股上打去,王桂荃看到後急忙阻攔,隨後總是耐心的說教,讓孩子以後好好學習。

正是靠著王桂荃的日夜忙碌,一家人才順利地渡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流亡生活。

丈夫去世,將孩子培育成棟樑

1924年,李惠仙因病去世。她的死給了梁啟超沉重的打擊,梁啟超從此一蹶不振,常常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中,王桂荃看到先生如此的傷心,她也不會說什麼大道理,只是在梁啟超身邊默默地照顧他。

1929年3月,梁啟超身患尿血癥,因為醫院割錯了腎,導致他溘然長逝,終年56歲。臨終前,他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對王桂荃說:“這些年你受委屈了,孩子就拜託給你了,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好!”。

“先生,我不辛苦,我這輩子知足了,孩子我一定會教育好的,您放心吧”。王桂荃說道。

梁啟超走後,王桂荃帶著九個孩子一起生活。靠著梁啟超生前積累的財富和影響力,一家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王桂荃成了家裡的頂樑柱。

梁啟超

她雖然沒讀過書,但她深知孩子不能沒有好的教育。她把梁啟超生前的大房子賣了出去,自己也出去打工,補貼家用,但對孩子的教育上,她認為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1941年,小兒子梁思禮高中畢業,她將賣房子的錢湊在一起,又乞求親戚朋友借錢,送兒子出國留學。

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她把九個孩子全部送出國外留學,她深知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是沒有出息的,而且也得不到好的教育。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笑話她,這麼辛苦,做一些沒用的事。但王桂荃缺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在先生的影響下,她深知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王桂荃把九個子女都順利的撫養長大,並培育成才。九個孩子中,有三位院士,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學家梁思禮。此外還有圖書館學家梁思莊,經濟學家梁思達和梁思寧,以及詩詞研究家梁思順等等。

王桂荃沒有辜負當年先生的囑託,她做到了。

長子梁思成、兒媳林徽因

晚年悽慘

後來,經歷了一段特殊的時期,王桂荃的孩子們有的在國外留學,有的自顧不暇,晚年風燭殘年的她生活十分窘迫。只能蝸居在一間破舊不堪的牛棚裡度日。

82歲的她這輩子也知足了,她也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了。她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在她死後第三天才被人發現,附近的村民為她裹上草蓆,埋在了山坡上。

多年後,兒女們來到此地,找到母親的墳墓,子女們滿懷著感恩之心,將母親的墓遷移到梁啟超與李蕙仙的墓旁,只希望她死後,還能陪著她放心不下的梁先生。這樣的母親有多麼的偉大!

兒女們後來回憶她時,總忘不了她生前總提起的那句話:學習不怕笨,就怕懶,看你爹都有這麼大的學問,還每天不停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