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三毛

三毛是著名的臺灣作家,她以優美典雅的文筆塑造了各種鮮活的人物形象,書寫了自己不同階段的人生感悟。在她年幼時,曾經有長達七年的自閉生活,在那段時間裡,她一直封閉自己,不與外界接觸,內心十分孤獨。正是因為這段童年的經歷,三毛格外向往自由與純真的愛情,所以她心甘情願與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過乞丐一樣的生活。

自閉少女三毛

三毛原名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市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名律師 ,薪酬豐厚,一家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舉家移居臺灣。三毛熱愛書本,在五年級時就已經通讀《紅樓夢》,初中時讀遍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在上學期間,三毛偏科嚴重,她能寫出動人的文字 ,但是不能理解數學公式。面對一塌糊塗的數學成績她並不設法搶救,而是順其自然。數學成績自然一落再落,長此以往,她開始厭惡學校的環境,對她來說,學校就是監獄。

三毛似乎天生與眾不同,一節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夢想》,其他同學的夢想是做教師、做醫生,而三毛的夢想是長大後做一個撿破爛的人,能夠呼吸新鮮的空氣,在大街小巷盡情玩耍。如此沒有大志的夢想,氣壞了老師,她簡直就是塊朽木,不可理喻。

雖然三毛的夢想看來是無厘頭的,但是卻有其深意——她嚮往自由自在的人生。三毛初二時上代數課,老師讓她上黑板做題,但是三毛的數學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差,黑板上的題當然不會。代數老師便用毛筆在她臉上畫了兩個大黑圈,底下的學生鬨堂大笑,大大傷害了三毛的自尊心。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三毛本來就覺得學校是禁錮了她自由的監獄,經過代數老師這一操作,學校於三毛就是地獄。從此三毛看見教室就暈,根本不能正常上課。無法只能讓她休學在家,學業由父母親自教導。

不過那時的三毛已經有了自閉傾向,對外界環境根本不予理睬,只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沉溺於內心世界。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曾經天真可愛的女兒變成現在的樣子豈能不痛心?

為了逗她開心,父母想方設法,最終看三毛對繪畫有點興趣,為她請了繪畫老師。經過七年父母的陪伴和老師的悉心教導,三毛終於願意走出封閉的房間。

1964年,三毛已經19歲了,她意識到自己不是小孩子,要與外界進行必要的溝通,她想去上大學。但是三毛曾經自閉時沒有參加大學的 升學考試,只能成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的一名旁聽生。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在大學時,三毛的數學成績仍舊一塌糊塗,好在她在文史方面格外有天賦。她第一次感受到身為正常人的樂趣,還遇到了一名光風霽月的少年——梁光明。

梁光明在校時就已經發表了兩本書,足可見其文學功底。三毛對梁光明心生愛慕,梁光明對俊俏的三毛也頗有好感,兩個互相愛慕的人走到一起。三毛首次嚐到愛情的滋味,但因為她幼年時自閉的經歷,對於這場戀愛並沒有多少安全感。

梁光明臨近畢業,三毛的不安最終爆發,她想要以結婚拴住他,甚至以自殺相逼。但梁光明並不想英年早婚,三毛的步步緊逼導致他加速逃離。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受到情傷的三毛去西班牙馬德里留學,在那裡她第一次見到比她小八歲的荷西,荷西對她一見鍾情,但是三毛並沒有把他放在男朋友的考慮之列。三毛是一名情場浪子,交往過好幾任男朋友,最終決定與一名德國教授安定下來。

兩人訂婚後,三毛回到臺灣 還沒從歡喜的狀態沉靜下來,就聽聞了未婚夫去世的噩耗。再次受到情傷的三毛又一次去到馬德里,沒想到這幾年荷西長成了英俊帥氣的小夥,並且一直在等她,她最終被荷西感動。

苦中作樂的撒哈拉生活

1973年,三毛邀請荷西一起去撒哈拉沙漠,沒想到他毅然辭去喜愛的航海工作,陪自己去荒無人煙的撒哈拉。兩人在撒哈拉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婚房就是在大垃圾場旁邊的一個小房子,從此苦中作樂的生活正式開始。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撒哈拉缺水缺電,黃沙漫天,狂風肆虐,他們打水就要驅車去去幾十裡外的鎮上,傢俱日用品全靠拾荒,而且住房特別簡陋,蒼蠅漫天飛舞。三毛曾經是富家小姐,哪受到過這些苦?

但是她甘願忍受荷西的大男子主義,為他洗手作羹湯操持家務,每天驅車三小時,冒著烈日與狂風接荷西下班回家。生活是苦的,但愛情是甜的,三毛有情飲水飽,只要有愛情,即使生活再艱苦,她也甘之如飴。

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以二人的夫妻生活展開,語言平和、輕快而又不失浪漫,在字裡行間流露著三毛對生活的滿足,以及對丈夫的愛意。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在撒哈拉,三毛自由奔放,她的心找到了歸宿,在這裡有愛人在身邊。所以她才能用細膩的文筆寫出‘’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這樣浪漫優美的句子。

埋下的是你,也是我

1979年9月30日,荷西不幸溺水身亡,得知噩耗的三毛陷入癲狂狀態。荷西就是她生命中的支柱,如今支柱沒了,她也就心死了。

癲狂的三毛只能靠藥物助眠,父母不忍女兒如此頹廢,強制將她帶回臺灣。三毛只能以書寄託哀思,不過這段時期她的作品都是以悲為基調。在《夢裡花落知多少》 一書中,她寫道 ‘’埋下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

荷西的去世對三毛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她嘗受過痛徹心扉,不願父母忍受失去女兒的痛苦 ,否則她死不瞑目。三毛對荷西的去世閉口不談,那是她最沉重的痛。接著三毛恢復了以往的創作,好像她從悲痛中走出來了,但她只是壓下了對荷西的思念。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撿的,只有愛情

每天思念一點點,積少成多,最終三毛熬不住了。她於1991年自殺,享年47歲,奔向她的自由與愛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