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個少數民族是如何從中國歷史中慢慢消失的

文|遊天嬋

粟特人的名字現在大約知道的人不多了,他們在魏晉南北朝到唐朝的時候在中國興旺發達,後來慢慢消融在當地的民族中,成為了他們的一員,從此“粟特人”不再存在,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

他們的國家建在中亞,地處交通要道,他們利用地理優勢,行走四方,以善做生意而聞名。漢唐間東西陸路的經濟文化交流很多都是以粟特人為中介進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他們來到了中國,並興盛了很長一段時間,或是經商,或是做官,很多人還憑著自己的特長討統治者的歡心,在宮廷得勢。

一個少數民族是如何從中國歷史中慢慢消失的

到了唐朝,國家穩定繁榮,粟特人和漢人及其他少數民族的交流加強,其中包括異族通婚,為他們之後的融入和消失埋下了伏筆。在安史之亂之前,在華粟特人一般是在內部通婚,不過這時已有娶漢族女子、被漢化的粟特人。安史之亂中,戰火四燃,很多粟特人的聚落被毀,他們不得不四散各地,與不同民族的人雜居。

在安史之亂後,由於安祿山和史思明皆為胡人,在漢人中間就產生了一股對外族的排斥情緒,很多受到排擠的粟特人就改變自己的姓氏和郡望,希望能抹掉自己的胡人特徵,好繼續生活下去。這種做法使他們進一步漢化。而且在安史之亂後,粟特人內部之間的通婚減少了很多,與漢族的通婚則明顯增加。可以說這是必然結果,畢竟他們的活動區域在不斷加大、漢化也在不斷深入。

一個少數民族是如何從中國歷史中慢慢消失的

不光他們的婚姻關係發生了變化,許多粟特百姓的宗教由於各種原因也發生了變化。粟特人信仰的本是祆教,在絲綢之路沿途的很多城市,如伊州、敦煌、涼州和兩京等都有祆祠,一度香火興隆。以敦煌為例,敦煌的祆寺位於城東的粟特人聚落從化鄉一帶。後來吐蕃和唐朝打仗並佔領了敦煌,從化鄉在戰亂中消失,許多百姓逃往粟特或回鶻地區,留下來的人中很多人為了生計投身寺院,成為寺戶,與當地人生活在一起,其中很多人也像當地人漸漸皈依了佛門。

一個少數民族是如何從中國歷史中慢慢消失的

因此就像這樣,粟特人融入了中華民族,成為了它的一分子。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從未消失,他們反而獲得了更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陸慶夫:《唐宋間敦煌粟特人之漢化》,《歷史研究》,1996年第6期。

劉惠琴、陳海濤:《從通婚的變化看唐代入華粟特人的漢化》,《華夏考古》,2003年第4期。

邵明傑:《論入華粟特人流向的完整線索及最終歸宿——基於粟特人“回鶻化”所作的考察》,《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