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古典時代

:現代德國的所在地是幾個日耳曼部落所組成。羅馬軍團經常與該地區的“野蠻人”發生衝突。一場著名的戰役是

條頓堡森林之戰

,在阿米尼烏斯的指揮下,日耳曼軍隊在該地區殲滅了韋魯斯的三個軍團。阿米紐斯曾是韋魯斯的當地嚮導和紅顏知己。德國人也與凱爾特人作戰,但由於缺乏這些事件的主要來源,記錄仍然模糊不清。日耳曼部落在東部與凱爾特人、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作戰,南部與羅馬人作戰,西部與哥特人、汪達爾人和魯吉人作戰。他們被敵對的部落和文明所包圍。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日耳曼聯軍伏擊羅馬軍團在條頓堡森林,位於德國西北部,來自全面戰爭:羅馬II)

中世紀:

神聖羅馬帝國是統一德國(稱為“第一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次嘗試,它從戰敗的加洛林帝國(公元 800-888 年統治西歐的大部分地區)中崛起。由於他們相信共同的加洛林遺產和“德國性”,德國人幾乎沒有團結起來。德國人後來在東南部與匈牙利人作戰。

到1155年,日耳曼人已經分裂為幾個國家,直到與臭名昭著的巴巴羅薩行動同名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

再次統一。為了使他們團結起來,巴巴羅薩建立了各種包辦婚姻並將現在聯合的軍隊派往義大利,以建立德意志帝國的控制權。當失敗時,軍隊被派往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對抗土耳其人。巴巴羅薩在以哥念戰役中陣亡,現在失去領袖的德國人陷入混亂,大部分撤退。在此期間,

條頓騎士團

也開始掌權。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大約 11 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地圖)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巴巴羅薩:腓特烈一世)

三十年戰爭:

在東邊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西邊的法國人和北邊的瑞典人之間的戰爭中,德國成為了17世紀最致命戰爭的戰場,導致了一場普遍的大規模戰爭。貧困交加再加上三分之一人口流失。雖然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穩定了歐洲的民族國家,但它為未來歐洲鄰國之間的對抗開闢了道路。

18世紀:

普魯士在德意志諸國中嶄露頭角,並根據最近的技術發明和啟蒙運動的原則維持了一支由 80,000人組成的專業軍隊。在

奧地利

王位

繼承戰爭(1740-1748)中

,歐洲大部分地區向奧地利宣戰,以抗議瑪麗亞·特蕾莎登上哈布斯堡王位。日耳曼國家再次陷入交火之中,儘管普魯士的軍事化使其在所有戰線上都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但它已經失去了許多昔日的力量。在

七年戰爭(1754-1763 年)期間

,普魯士堅持反對俄羅斯、瑞典、奧地利、法國,它唯一的盟友是英國。普魯士人堅守陣地直到1762年柏林被佔領,但軍隊仍繼續戰鬥,直到親普魯士的統治者彼得三世在俄羅斯掌權並結束戰爭。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七年戰爭,普魯士一窮二白,一挑四國卻不落下風)

拿破崙戰爭(1805-1815):

拿破崙認為東歐的大部分地區是對法國利益的威脅,他將幾個較小的日耳曼國家組織成

萊茵邦聯,

作為法國支援的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緩衝國,另外兩個主要和最強大的日耳曼國家(此時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解體)。普魯士和奧地利已經被他們所謂的軍事實力麻痺自滿和拿破崙被意外取出迅速

雄偉軍隊圓柱

。然而,在拿破崙在俄羅斯失敗後,普魯士和奧地利加入了

第六次聯軍,

並果斷地結束了他在萊比錫的統治。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拿破崙一世在柏林勃蘭登堡門)

德國統一

:後拿破崙時代充滿了軍事理論的發展,例如

馮·克勞塞維茨

等軍事理論家的興起。克勞塞維茨開創了有關戰爭的現代戰略,強調需要“機敏的指揮官做出快速決策”,並指出:

“戰爭不是一個獨立的現象,而是政治以不同方式的延續……戰爭中的一切都很簡單。但最簡單的事情卻很難……確保和平就是為戰爭做準備。”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的定義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普奧戰爭,普魯士大勝奧地利帝國)

俾斯麥上臺成為普魯士總理,後來在

普奧戰爭 (1866) 中

向德意志邦聯(由較小的日耳曼國家組成)和奧地利宣戰

俾斯麥尋求在文化上團結日耳曼人民的戰爭。拿破崙三世規定,在

普法戰爭(1870-1871)中

,雖然拿破崙三世依靠最近的普魯士敵人來幫助他,但德國人卻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忠於普魯士柏林(奧地利保持獨立和中立) 。 這致使俾斯麥在1871年宣佈統一和我們所知的現代德國。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普法戰爭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德國只是因為與奧匈帝國結盟才參戰。儘管施利芬計劃可以對法國進行快速的襲擊並慢慢將軍隊轉向俄羅斯,但法國人堅守陣地,在長達三年的塹壕戰中束縛了西線德軍。德國在兩條戰線上打了一場戰爭,於1918年簽署了停戰協定,實際上是無條件投降。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一戰,德國依照施裡芬計劃速戰速決)

魏瑪共和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18-1933 年;1939-1945 年):

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因凡爾賽條約而受到公眾的不尊重和羞辱。德國割讓出去了八分之一的土地,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消失殆盡,幾十年都賠不完的戰爭賠款。與此同時還限制了德國兵役制度,不準建立空軍,不準建立軍事培訓機構,也不讓其擁有軍用飛機和坦克等武器。德國人都處於壓抑和憤怒的狀態,時代和歷史提供了一個時機,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登臺了,他洗雪了日耳曼人的屈辱,他使得德國的經濟再次起飛,公民幾乎可以達到同等富裕,他使德國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可以讓英國,法國顏面無存,言聽計從,幾乎廢除了凡爾賽條約,使德國重新團結在一起。然而正是因為他將德國帶入二戰這場無盡的深淵。

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法、普奧戰爭到一戰、二戰,德國真的好戰嗎

(德國坦克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前進,大約 1941 年)

戰後:

戰後,德國一分為二,西德成立於 1951 年,東德成立於 1955 年。一個是北約的一部分,另一個是華沙條約組織,直到 1990 年德國重新統一併加入北約和歐盟。 今天,德國仍然是歐洲政治的主要力量,其領導人默克爾總理被貼上了“自由世界的領袖”的標籤。

個人觀點

德國人由於輕微的文化差異而分裂,導致了幾個小日耳曼國家和解體統一國家的傾向。由於它們位於歐洲的中心位置,它們在歷史上一直被敵人包圍,從古典時代的交戰部落和羅馬的威脅,到東方的法國,以及西方的奧地利、匈牙利和俄羅斯。

在古典時代,日耳曼部落面臨著四面八方的野蠻敵人,與羅馬人等共同敵人的頻繁戰爭,將幾個日耳曼部落聯合成各個邦聯。在中世紀,日耳曼領導人呼籲彼此的共同文化將德國人民聚集在一起。巴巴羅薩試圖透過外交聯姻將德國人團結起來,並派出統一的軍隊去對抗義大利和後來的匈牙利的外部威脅。17 世紀和18世紀奧地利和法國之間的各種戰爭使德國成為全球戰場。拿破崙在前往俄羅斯的途中和返回的途中兩次穿過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見證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國際羞辱。二戰是日耳曼人的救贖和瘋狂的民族榮譽感。

歐洲歷史的特點是頻繁的軍事戰鬥、種族清洗和宗教衝突。德國人並非好戰(希特勒屬於例外),主要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著實比較特殊,他們被敵對的部落和文明所包圍。戰爭只是一種團結人民的普遍方式,而德國人需要這種方式。說到好戰,可能大英帝、大沙俄可能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