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掌閱蓋州觀天下|異地同名"蓋州"淵源深厚

掌閱蓋州觀天下|異地同名"蓋州"淵源深厚

異地同名淵源深厚

文/于學忠(遼寧蓋州)

古詩文中“同名異地”之名山勝水數不勝數。在古典文學中,我們會常常見到通名或專名甚至整個地名均一樣的類似的地名群。以“東”字為倒。就有“河東,江東,山東,關東“等;再以“河”字為例,就有“河內,河外,河東,河西”等。對此,我們有必要說清楚其中的“異地同名”和“同地異名”現象

因而,閱讀古詩文時,稍有不慎,便會“張冠李戴”,造成對作品的某些誤解;因此,閱讀古詩文時,若遇到這類情況,切不可想當然,應該細加考核。

提到“蓋州”這個名稱,一般人大都認為就是古稱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許多人不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異地同名,曾有兩個蓋州。

第一個“蓋州”,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中原,西望黃河,北通幽燕,區位適中,交通便捷的晉城市。

晉城市古稱澤州。素有“中原屏翰,冀南雄鎮”的美譽。戰國初,為韓上黨之地,戰國末兼屬趙、魏(秦趙長平之戰前,馮亭獻韓上黨17城於趙,本境東部屬趙,西部近魏國都城安邑,屬魏),秦漢時期:上黨與河東。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立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晉城西部屬河東郡、東部屬上黨郡。

東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劃全國各郡為13州,全境分屬幷州上黨郡、司州河東郡。在隋開皇初年(公元583年)這裡就設定州府,稱為“澤州”。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分澤州置建州、蓋州、澤州三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蓋州、建州、澤州復併入澤州。

據《澤州府志》記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始以磚築城牆,城周為九里三十步,城內面積約1。6平方里。弘治正德年間相繼修葺,至光緒時,城周仍九里三十步,城牆高三丈,厚四丈餘”,有“列雉一千二百三十七,城樓七,角樓四,敵樓二十三,營坊六,兵洞三十九,將臺三,炮臺三十六”,護城河“池寬二丈餘,深亦如之”。整個古城形狀完善,結構嚴謹。

北宋宋徽宗時期置為“蓋州”,民間自有流傳“宋江徵蓋州”之說。以後雖歷經變化,但管轄範圍大體一致。“湯伐桀,桀居天門,遷於垂”。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裡活動過。自古以來豫北中原文化與晉東南太行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豫風晉韻的中原文化風情。

古典文學《水滸全傳》中在今晉城境內發生的爭戰故事。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全傳》第九十四回,描寫宋江被招安後,時值河北(即黃河以北地區)田虎造反,佔據州郡,改年建號,自稱霸王,打破蓋州(後改為澤州,即今晉城市),威脅衛州(今河南淇縣)。為平田虎之亂,宋天子敕封宋江為平北正先鋒,令其北上太行,攻取蓋州。宋江先令副先鋒盧俊義率兵攻打蓋州要城陵川。李逵、魯智深等大敗陵川守軍,殺死田虎的守將董澄、沈驥,活捉偏將耿恭。耿恭“蒙不殺之恩”,依計帶領由宋軍偽裝的陵川軍卒,以陵川城陷,星夜帶殘部來投之名,詐開高平城門。宋軍將領李逵、鮑旭等及兵士近百人一齊殺入,守兵猝未及防,宋軍輕取高平,守將張禮被斧剁身死。盧俊義“出其不意,連破二城”後,宋江又統領大軍來至高平,隨即兵分五路殺奔蓋州。蓋州守將鈕文忠連戰失利,閉城堅守。宋江幾路軍兵“一連六、七日攻打不下”。後取聲東擊西、裡應外合戰法,攻入蓋城。鈕文忠棄城而走,“被魯智深一禪杖,連盔帶頭,打得粉碎”。時值“宣和五年的元旦”,宋江在蓋州城“大排筵席,慶賀宴賞”,“九十二個頭領,及陣將耿恭,都來賀節,參拜宋江”。是日擇定“初六日吉期”,分兩路,望東、西進徵,合圍威勝(今山西沁源),擒拿田虎。初六日,行將發兵,“忽報蓋州屬縣陽城、沁水兩處軍民拎縛陽城守將寇孚、沁水守將陳凱,解赴軍前”。宋江以寇、陳“知天兵到此,不速來歸順”罪,“斬首祭旗”,然後分兵進發。

其二,蓋州位於渤海遼東灣東岸,依山傍海,物產豐富,是東北的著名的水果之鄉。蓋州市古稱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戰國時期蓋州屬燕國遼東郡;秦統一六國後仍屬遼東郡;遼於建安城置辰州,故蓋縣有古辰州之稱。金代(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改辰州為蓋州。元代置該蓋州路,治所仍設在建安城。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把熊嶽、湯池二縣併入建安縣。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安縣併入蓋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蓋州為蓋州衛。翌年改築新城(今蓋州市區)。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蓋平縣,隸屬奉天府。“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1992年11月3日,民政部批准蓋縣撤縣設市,由蓋縣改名為蓋州市。

據(《奉天通志》第一卷,大事記)記載,元朝(公元1367年)被推翻,元順帝逃到蒙古草原後又延續了若干年,史稱北元。北元仍控制遼東各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軍收復金州、復州和蓋州,並逐漸向北推移至開原附近,建置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北元太尉納哈出進犯蓋州、金州。明遼東都指揮使葉旺、馬雲在蓋州柞河(今大清河)擺下戰場。時當嚴冬,從蓋州城下至連雲島,遍築冰壘為牆,牆前置陷阱、釘板,由葉旺坐鎮;青石關由指揮韋富把守;蓋州城(時稱定遼後衛)由馬雲坐鎮,置伏弩於城下。此戰,北元兵全軍覆沒,納哈出隻身逃往畢嚕河(今碧流河)東。明初曾在此發生過有名的“蓋州之戰”。

昔日輝煌的古蓋州已成為歷史,許多古典史料中,有關於“蓋州”許許多多的故事。兩個“蓋州”同名異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一個自古為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另一個是“名聞八閩,聲達三江”的遼東文化古城。異地同名兩個“蓋州”,都為兵家必爭之地。查閱資料,研究歷史不可不注意,免得兩地弄錯。異地同名,千萬別誤讀了蓋州。

兩者異地同名淵源深厚。由此可見,山西省晉城市的“蓋州”,比遼寧省蓋州市的“蓋州”名字由來歷史沿革早近500年。論築城史而言,遼寧省蓋州市比山西省晉城市早約9年。由此可見,遼寧省蓋州市古城的舊時繁華。

晉商,曾經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晉商在櫛風沐雨、披肝瀝膽的商旅生涯中,始終有一位“忠武仁義”的山西解州老鄉一路保佑護行,這位老鄉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國英雄人物關公,俗稱“關老爺”。

俗話說:“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晉商”,其實,還應該加上一句:“凡是有晉商的地方就有關公”。

蓋州古城裡,有因關岳廟而得名的會館,人們稱它為山西會館。位於城東門外財神廟東隅,這裡的關帝廟始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據民國九年《蓋平縣鄉土志》記載:關岳廟,本邑東門外,原即山西會館,自民國始改今稱。

晉商,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山西館會是山西籍旅蓋同鄉集資修建的,因館內供奉關帝亦名關帝廟,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關岳廟。後來,蓋州古城在晉商中逐漸流傳開來,蓋州古城作為晉商的往來之地,商人們凡是途徑蓋州,必進關岳廟祈禱拜謁,以求護衛保佑。

異地同名淵源深厚,它們是晉商五百年興衰的見證,那裡的一磚一瓦都是晉商文化的再現,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晉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比起他們留下的許多大院,更加珍貴的是晉商的精神。

這就是歷史!而歷史告訴我們後人的是勤與奮,而後人告慰前人的應該是秉承、創新和發展。在這裡,我領略到的是蓋州古城作為晉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淵源,看到的是當時的蓋州古城的繁榮和山西人的智慧,聽到的是古人堅石頑強的腳步,學到的是前人的拼搏精神!

掌閱蓋州觀天下|異地同名"蓋州"淵源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