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伏壽,漢獻帝皇后,琅琊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人,西漢大司徒伏湛八世孫,父親是學者伏完,嫡母為陽安長公主劉華。墓位於許昌市南15公里的冢劉村東北隅,墓高10米,佔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兩小墓,為二皇子墓。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被安上“陰懷妒害,苞藏禍心”的罪名,在冷宮中被囚禁至死。並且,她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處死,伏壽母親盈(可能即樊普姐)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當時主政的並不是皇帝,而是權傾朝野的曹操,所以《後漢書》字裡行間都在向人們暗示一個資訊,那就是:曹操害死了漢獻帝的元配夫人。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那麼,伏皇后的罪行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有心人栽贓的冤情呢?

史料中記載的內容比較充足,但偏偏一些細節自相矛盾。《後漢書》有云:“董承父女因衣帶詔被誅,“後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洩。”《三國志》亦支援了這種說法。由此可見,罪證就是一封書信,這封信是不是伏皇后寫的呢?

事件發生的背景是建安年間,曹操的勢力如日中天。如果的確存在這封書信,那麼,它是怎麼送出去的呢?曹操是個多疑的人,所以不論內宮還是外廷都安插了數之不盡的耳目。曹操根本無需勞心,只要宮裡有一點點風吹草動,訊息便會立即送上家門。所以,如果當時曹操沒有獲取關於這封信的第一手資訊,自不可能在“至十九年”時查清這件事。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伏完是個學術型官員,這一類的官員都很聰明,懂得如何在風口浪尖上明哲保身。例如,建安元年作為皇帝老丈人的他被封為輔國將軍,原本是可以手握兵權的。不過,伏完卻礙於“政在曹操”,主動放棄了令人眼紅的權勢。因為這個緣故,這個活在動盪時期的老人才能壽終正寢。

如果女兒真的給他寫了這樣一封要命的信,且不說他會不會照著女兒說的辦,將原信銷燬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他不考慮自己這把老骨頭,也不會給女兒的安危留下隱患。因此,這件事的真相很可能是這封信並不存在,伏皇后是被栽贓的。

曹操後來操之過急地替漢獻帝選新皇后,或許可視作馬腳:“十一月丁卯,曹操殺皇后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二十年春正月甲子,立貴人曹氏為皇后。”伏皇后剛去世三十六天,曹操便給小皇帝找了個新老婆。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曹操究竟在謀劃什麼,他為何會有如此反常之舉呢?

建安十八年,對於曹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他將原本的十四州重新整合成九州,這樣更便於駕馭各地;

曹操將幽州、幷州劃入屬於自己的冀州,讓自己的地盤更廣;

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全都送到後宮,封她們為夫人,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扶持曹氏後族勢力;

次年春天,曹操還興致勃勃地發動南征,和孫權打了一架。不過,曹操雖御駕親征,但他卻一擊即走,以孫權軍容嚴正為理由撤兵了。

這一切都暴露了曹操偏安的心態——我已經六十歲了,現在取得的成果已經難能可貴了,所以也該守著這份霸業安享晚年了。孫權不足為慮,劉備不成威脅,曹操已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就是因為這種心態,曹操才會產生了患得患失的感覺,他生怕有人會威脅到自己的既得利益,是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那麼,這個睡在曹操臥榻上的傢伙,究竟是誰呢?

就是伏皇后所代表的外戚,時至今日,還能在朝堂上和曹老闆唱反調的,只剩當今皇后的孃家人了。所以,曹操只要解決掉伏皇后,此後他指東滿朝文武絕不敢打西。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抓伏皇后時的一些細節:

“公遣華歆勒兵入宮收後,後閉戶匿壁中。歆壞戶發壁,牽後出。帝時與御史大夫郗慮坐,後被髮徒跣過,執帝手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時也。’帝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

曹老闆要殺人,連當朝天子都攔不住,這是何等的霸道?曹操不容商量的強硬態度,恰恰暴露了他忌憚的東西——伏家的勢力。所以,若伏皇后泉下有知,老天能給她重來一次的機會,“伏皇后聰惠仁明,有聞於內則”的她一定能體會到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為什麼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

當曹老闆的三個女兒被送到宮裡與自己爭寵時,何不將皇后的位置讓出來,何必去執著虛名呢?倘若伏皇后肯放棄這些,曹操想必不會為難這個明事理的女人,亦不會對伏氏族人痛下殺手,幾乎將整個家族屠滅。

畢竟歷史不能重來,未能看清這一切的伏皇后死在了曹操羅織的冤案裡,成了曹操鞏固權勢的犧牲品。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