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學而優則仕”

語出《論語·子張》,儒家大師孔子的弟子子夏說: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意思是當官之餘應該去學習,學習的好,則應該去當官。幾千年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歷代文人學士幾乎皆以此為目標,懸樑刺股、勤奮讀書,然後奔走求官、博取功名、治國平天下。為何古代文人學士鍾情於仕?他們又是透過哪些途徑入仕的?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1。學而優則仕

中國文化幾千年,各種諸子百家從春秋時期就掀起了一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說文化浪潮,而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能長久不衰,影響至今,甚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漢武帝時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學從此成為正統思想,影響大漢江山四百餘年;隋唐以後開創的科舉制,也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宋朝之理學、明清之“經世致用”,無不說明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影響。

儒家思想首先將社會分為

“士農工商”

四個階層,“士”諧音於“仕”,即士大夫,接下來是農民、手工業者,最後是商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官的人高高在上,位於普通眾人仰慕的最高地位,而“重農抑商”的思想則將經商的商人放在了社會的最底層。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儒家思想還提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即先要修養自己的品性,才能管理好家庭,進而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這裡將“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要讀聖賢之書、修君子之道、遵仁禮思想、盡臣民之職。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

以上指出了作為一個文人學士修身的首要重要性,也就是學習。那麼,學習的最終目的又是什麼呢?就是

“治國平天下”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學而優則仕,只有入仕為官了,才有談論治國平天下的資本。否則,學的再多、說的再好,不能為民做一件實事、不能為國盡一份力量,也是一句空談。而古代除了入仕為官這條路,似乎再無其他路可以一展雄心抱負了。

雖然,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入仕為官,但更多的人是為生活所迫,希望透過自己的寒窗苦讀、努力拼搏來改變自己的悽苦命運,成為“人上人”,光耀門楣,封妻廕子。

“千里做官,只為吃穿”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天下文人學士更多的則是寒門士子,杜甫在其貧窮不得志時也說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往大里說,入仕為官,功成名就,光宗耀祖,這是何等的風光榮耀;往小裡說,解決了物質生活問題,不再挨餓受凍、被人看不起,這才是最實際的。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學而優,放在今天可以理解成學子中的佼佼者、優秀者,然而在古代儒家的本意並不是這樣的,是指學習的空閒時候,就是說學習空閒時應該去入仕。這也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的學子都能入仕的,它需要付出比常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成為同輩中的佼佼者和優秀者,才有可能進入仕途。

有競爭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

正因如此,天下莘莘學子、歷代文人學士鍾情於仕、痴迷於仕,窮髮皓首、趨之若鶩。

戰國縱橫家

蘇秦

發憤攻讀,“頭懸樑,錐刺股”,學成後,遊說六國,身佩六國相印,合縱攻秦,名震天下;西漢

匡衡

,借書苦讀,鑿壁偷光,元帝時官至丞相;晉代的

車胤和孫康

,家窮買不起燈油,“囊螢映雪”,寒窗苦讀,終成為尚書和御史一類的高官。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尤其是隋唐開創了科舉制以後,一大批寒門士子可以透過科舉考試來獲取功名,這大大激勵了天下學子發奮讀書的信心,以後科舉制度不斷加以完善,也為朝廷直接從平民中選取人才打通了捷徑。例如寒門出身中透過考取功名的人才就有

孫伏伽、張九齡、范仲淹、歐陽修、文天祥、海瑞

等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元末高明《琵琶記》

以上可見,入仕為官不失為歷代文人學士改變命運、實現抱負的一生追求和最終夢想。然而,入仕為官的道路從來都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的,除了少數靠世襲獲得爵位外,大多數的文人學士都是一路觀光和“陪展”的,只有極少數人才會靠“七分運氣”和“三分才氣”獲得功名。連唐代大詩人李白都借喻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宋代大文豪蘇洵也曾說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那麼歷史上“入仕”的途徑都有哪些呢?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2。入仕的幾種途徑

一、世襲。

先秦時期,我國出現了最早的

“世卿世祿制”

,即卿大夫以上的官職可世代繼承,包括所封的土地及賦稅收入,後來被秦孝公時商鞅變法的“軍功制”所替代。魏晉、明清時世襲制有所呈現,但被限制化了,分成了

世襲罔替和世襲

兩種。前者世襲次數無限,後者每承襲一次,爵位降低一級。

二、薦舉或察舉。

薦舉由來已久,為臣下向君王舉薦人才,舉薦者身份越高,話語權的分量越重。但若被舉薦者出現過錯時,舉薦者要負連帶責任,

“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察舉始於漢,相比薦舉而言又較嚴格,增加了考試環節,是以薦舉為主,考試為輔的一種選拔人才方式。漢惠帝時要求

“孝弟力田”

(有孝悌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漢文帝要求

“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

; 漢武帝時要求

“舉孝廉”

(孝子廉吏的意思);東漢時又從現任官吏中舉

“茂才”

(秀才);魏晉末期,察舉制流於形式,被

“九品中正選官制”

所替代,由此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三、科考。

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取代了魏晉的“九品中正制”,歷經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影響中國1300餘年,是隋唐以後歷代文人學士最為看重的入仕途徑,也是朝廷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獲取人才的方式。

唐時,進士科考主要分

貼經、賦和策

三場;宋仁宗時又增加了

墨義

,四場並試,綜合定奪,並仿唐制每歲一舉;宋英宗起改為三年一舉,分

解試、省試和殿試

三級,殿試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明清時期,科舉分為

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五級,體系龐大、名目繁瑣,真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宣告結束。

四、幕府為官。

在直隸以外的地方幕府供職文吏。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在防備匈奴時,

“以便宜置吏,市

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

;唐朝考中進士而沒有透過吏部的考試的人,大多被安排到地方的節度使方鎮裡去當幕僚,著名詩人

韓愈、李商隱

就曾做過幕僚。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五、詩詞歌賦。

借詩詞歌賦一方面歌功頌德,另一方面展示文采、隱喻求官。西漢武帝時,司馬相如作

《子虛賦》和《上林賦》

,被封為郎;唐玄宗時,李白獻

《大獵賦》

,命供奉翰林;杜甫獻

《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於南郊賦》

“三大禮賦”,命待制集賢院。

總的說來,古代文人學士的求官之路有很多種,除了以上幾種主要的幾種入仕途徑外,其他還有被稱為“賣官鬻爵”的

“捐官”制

、靠祖先功勳的

“門蔭”制

等等。

最後

“學而優則仕”,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易的過程,它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和堅韌不拔的決心,白日為生計而奔波,夜晚與青燈長卷為伴,還要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經世致用。當然,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僅在於此,而是透過各種途徑入仕為官,也只有這樣,古代的文人學士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而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實現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

“學而優則仕”,古代文人學士為何鍾情於仕,又是如何入仕的?

“學而優“不易,“優而仕“更不易。入仕的道路有多條,總有適合你的那一條,如果你還在迷惘中彷徨,請不要失望,或者你不夠優秀,或者你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道路。受古代封建束縛的影響,文人學子似乎除了入仕再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而在社會日益進步的今天,隨著各行業各領域越分越細、人才彙集,“條條大道通羅馬“,在某一方面只要你做得別人強、專得比別人細、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你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古人“學而優則仕”,今人“學而優則強”,今天,你努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