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黃河奪淮十年九荒,1593年為500年來為水災最重一次

得知您沒有關注我,我的心像刀割般的疼,快點關注起來吧。

有緣千里來相聚,今天由我為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我是[名字],請多多指教。

淮河文化光輝燦爛,淮河人民質樸無華。淮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的蚌埠人。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的淮河,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

歷史上淮河水患連年,給沿淮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造成淮河水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明代以後主要是受黃河奪淮影響,渦河成為主泛道之一。懷遠、鳳陽尤其五河受災最重,五河縣治一度議遷。萬曆二十一年(1593)發生近50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淮河水災。

黃河決口,挾渦入淮

黃河奪淮自宋元開始,至明代日盛,主要是從河南境內向南潰堤漫溢,主流由潁、渦二水入淮。明代為鞏固統治,繼續堅持前朝防黃保運的方針,對淮河水患幾無顧及。

明初,黃河主流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商丘、虞城、徐州等地,與泗水匯合,至清流縣匯淮入海。洪武十五年(1382),黃河在滎澤、陽武決口,經由懷遠縣挾渦入淮。渦河歷史上多次受黃河南泛影響,且常為黃河南徙主要入淮通道。《明史·河渠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黃河河水暴溢,這是明代第一次大規模的黃河奪淮。其中,經由鳳陽府境內挾潁、渦二水入淮者,稱為大黃河(當時的鳳陽府轄亳州、潁州等18個州縣,跨淮河兩岸廣大地區)。自洪武元年至建文二年(1400)的32年中,淮河流域共有14年發生洪澇災害,因黃河南侵奪淮的就達13年。《淮系年表》載:永樂元年(1403),“五河縣大水,官舍民居,蕩然如洗”。《明史·河渠志》《明史·成祖本紀》載:永樂七年(1409),淮水“決壽州,泛中都”。永樂十四年(1416),黃河在開封境內大範圍決口,泛及14州縣,其主流流向東南,經懷遠由渦水入淮。至正統十三年(1448),黃河復北決。

歷史上黃河奪淮十年九荒,1593年為500年來為水災最重一次

有雨水災,無雨旱災

由於多年的水患,民怨沸騰。有一首花鼓詞,很形象地道出了因黃河頻繁南侵而引起的這一地區的災荒情形:“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中葉後,黃河奪淮勢頭不減。景泰年間(1450~1456),徐有貞採用堵的辦法治理黃河,黃河水再次經渦水入淮。成化中葉後,著名學者和大臣張昇所作《渡淮》詩中提及:“長淮一道入滄溟,滾滾黃流若建瓴”。弘治二年(1489),黃河北岸決口,白昂、劉大夏奉命治理,仍採用堵的辦法,使河水南流,黃河遂又在開封、封丘決口,洪水四洩,一支匯潁水下塗山入淮,一支入清河下荊山奪淮,一支自亳州挾渦水入淮,蚌埠地域受災嚴重。此後,黃河北岸地方相繼建成,黃河入潁入淮河道逐漸淤塞。正德四年(1509),又分水入渦、潁達淮。十四年(1519),黃河決口,淹沒山東城武縣和單縣,時曹縣人王崇獻寫下《河決歌》,記述了黃河奪淮的水災情形:“八月九日河水溢,賈魯堤防迷舊跡。涓涓起自澗谷間,頃刻岸奔數千尺。我行見此殊銜恤,觀者如堵鹹股慄。怒氣噴卻九天氣,聲若萬雷號鎮日。脯時東注如海倒,平原千里如蒼昊。人家遠近百無存,禾黍高低村一掃。人民湛溺不千數,牛羊畜產何顏顧。倉皇收拾水中糧,擬向他鄉度朝暮。”此情此景,在淮河流域也經常出現。

嘉靖十九年(1540),黃河南遷,在野雞崗決口,河水由渦入淮,此時舊決口俱塞,河患移至鳳陽等沿淮州縣,朝臣甚至一度議遷五河、蒙城縣治,蚌埠地域水患嚴重。嘉靖年間詩人歸有光《淮上作》詩形象地描述了淮患加劇的慘狀:“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併合向東行,終年無。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淮系年表》載: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河縣、盱眙縣淮水暴湧,平地深丈許”;萬曆二十一年(1593),四月初至八月,淮河流域淫雨不止,七八月間又發生多次大暴雨,懷遠,鳳陽、五河等州縣普遍“舟行樹梢,人棲於木”,“大水進城關市幾沒”,為近500年來水災最為嚴重的一次。

歷史上黃河奪淮十年九荒,1593年為500年來為水災最重一次

自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以後的300多年間,黃河南泛入渦河達8次之多,由於黃泛主流量大流急,渦河本幹上中游河床被刷深蝕寬,河水漫出河槽後水淺流緩,年復一年,使臨河兩岸形成2公里寬的高地,有“水不逾渦”之說,其中游河道岸高河深,排水條件良好,下游受淮水頂託,流速變緩,泥沙沉積,河床淤淺,致使河道平漕洩量中游大下游小。至清代前期,渦水已嚴重淤塞,過載船舶不能通行。

自建文二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的455年間,淮河流域共有45年發生洪水和特大洪澇災害,因黃河決口導致的就達39年,淮河流域包括蚌埠地區的洪澇災害比以往更加沉重,並形成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悽苦境況。直到1855年黃河河道北徙,才結束其奪淮奪泗的局面,但其形成的災難性影響至今仍未徹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