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作為封建時代最優越的選官制度,科舉制自誕生之後,便被歷代統治者沿用了1300餘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與科舉考試有關的歷史故事也不可勝數。在科舉的體系中,殿試中的第一名被稱作“狀元”,而1300多年裡出的狀元加起來也不過400多人。作為科舉考試中的頭一號,狀元郎自然也有許多傳奇故事。本文要介紹的,便是清朝兩百多年裡唯一的一位四川籍狀元——駱成驤。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駱成驤

駱成驤,字公驌,祖籍重慶酉陽,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出生於四川資中。幼年喪父後,便隨母親前往繼父家中,繼父視他如同親子,並在他九歲之時遷居成都,送他到錦江書院讀書。駱成驤從小就很聰明,讀書也很用功,14歲參加州試時,寫就的文章令知州高培谷及考官楊銳等人眼前一亮,公推為歲試第一,將其送入成都尊經書院深造。在尊經書院就學期間,駱成驤因敏悟勤奮,深受書院主講王壬秋的器重。

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駱成驤參加了四川鄉試,以全省第三的成績(榮獲經魁)考中舉人。雖然次年參加春闈時不幸落榜,但駱成驤毫不氣餒,潛心苦學三年後他得以前往京城貢院應試。這一次,駱成驤終於如願考取進士功名。會試放榜後就是確定名次的殿試,駱成驤對此胸有成竹,與眾多新科進士一起踏入金鑾殿,叩見光緒皇帝,然後靜靜等待皇帝宣佈考題。

由於晚清時局鉅變,殿試遂不再考察八股,而是改成了有關時政的策論,而且還要提出詳細可行的解決之道。這可難住了不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不過可是這沒有難住駱成驤,瞭解時局的他當即提筆,在金鑾殿上洋洋灑灑寫就數百字的策論。收卷之後,正考官尚書徐桐、副考官侍郎李若農將試卷收回並密封,然後送呈皇帝定奪。

這期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我們知道,按照清代殿試的規矩,其題目不外乎就是關於兵、農、禮、財等專案的策對撰寫而已,只要所作文章在題意之中,且符合祖制即可,但書法卻十分重要。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徐桐

當時的正考官是當朝的大學士徐桐,副考官則各有十名,且各自閱卷三十本,等到閱覽結束之後,便從這三十本中推薦出一本,並最終由主考官擬定十名考生的順序,然後再呈給皇帝御覽,最後確定出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

有趣的是,當徐桐準備將前三名的次序上呈皇帝時,副考官李若農便對所舉薦的一份試卷說:“這篇該點元,這篇該點元”;但是徐桐卻說:“字寫得不好,不應該點元”。李若農接著說道:“我看著試卷上的字力透紙背,功力很深,如何不該?”徐桐迴應道:“這莫不是你那廣東同鄉康有為的試卷?”

兩人爭論不休,最後還是在其他考官的調解之後,才決定將這份試卷放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上。等到第二天光緒帝臨朝時,光緒帝看後便欽點了第三名為狀元。而這份試卷便是駱成驤的。就這樣,駱成驤就成了光緒朝的狀元及第!

而關於駱成驤試卷上都寫了什麼,很多人都說只有八個大字,即“君憂臣辱,主辱臣死”。據說光緒帝看見之後,非常的感動,於是便對滿朝文武大臣說道:“欽點此人為狀元”。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但其實我們都被“騙”了。嚴格來說的話,這一說法並不正確,實際上在殿試上的策對中,駱成驤寫了很多內容,且都是主張朝廷實行改革的,如果說單單只是這八個字,並不能說服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因為如果你細看這句話就會發現,這其實有點溜鬚拍馬的意思在裡面。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為了為國選材,所以斷然不會如此輕率!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駱成驤之所以能被光緒帝欽點為狀元,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

我們都知道,自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多次侵入中國,光緒二十一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清朝大敗,而究其原因還是自身國力的問題。所以這時候,光緒帝便想著要透過改革以圖自強。而在駱成驤的策對中,言明瞭今日清朝之諸多弊政,如不實施改革,就毫無出路可言。駱成驤針對國家現狀,提出了一系列富國強兵之計,其字數總計1600餘字之多,句句在理,深深打動了光緒帝,所以才被欽點為狀元的!

所以說,駱成驤在殿試的考卷上只寫八字就被欽點為狀元,實際上是不正確的!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光緒皇帝劇照

事實證明,光緒皇帝的眼光確實不錯,在三年後的“戊戌變法”時,駱成驤給光緒帝出過不少治世良策。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這場救亡圖存的變法僅僅百日就不幸夭折,響應變法的官員不是被殺,就是流放,駱成驤雖在他人庇護下保住了性命,但也就此明白大清已經日薄西山,所以歸隱田園不問政事,一心教導故鄉學子。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駱成驤被眾人公推為四川省議會議長,卸任後陸續在桂林法政學校、四川高等學校(川大前身)、成都高等師範學校等地執教,加上在前清時曾任貴州和廣西鄉試主考官、山西提學使、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首席提調,駱成驤一輩子基本都在同教育打交道,所以梁啟超調侃稱“狀元公教書有癮”。

清朝最牛狀元,殿試時在考卷上寫8字,光緒看後落淚:狀元就他了

辛亥革命紀念館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川“五老七賢”核心人物之一的駱成驤病逝於家中,蓉城百姓聽聞後家家懸掛白蟠。出葬時,數萬成都百姓為其送行,哭聲震天。值得一提的是,駱成驤雖為官多年,但卻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僅給後人留下“天下無如吃飯難,世上唯有讀書高”的家訓,令川人動容不已,民間尊稱為“布衣狀元”。

參考文獻:《清史稿》